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园本课程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园本课程

龙源期刊网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园本课程
作者:景灵红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06期
【摘要】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幼儿园教育入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孩子接受先进的、当地特色文化的熏陶,并更好的将文化传承下去。

文中结合卓尼地区的文化资源特点,分析了开发园本课程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卓尼文化;特色化;园本课程;开发策略
所谓园本即是“本园”,是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发展情况所开展的课程,园本课程需要充分体现出幼儿园的特色,确保幼儿园教学课程与孩子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生活相贴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的教学目标。

园本课程理念提出以来,得到了各区域幼儿园的认可,卓尼县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对园本课程的开发十分有利。

一、挖掘卓尼文化特色,合理设计园本课程内容
开发具有卓尼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要求幼儿园教师深度的挖掘卓尼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抓住其中正面、向上的内容,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风俗习惯,以优秀文化传承标准衡量卓尼文化中的精华。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教育与其他阶段的教育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因为这个阶段内孩子的思想并不成熟,对待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对于缺少趣味性,并且比较复杂的事物往往没有过多的兴趣。

卓尼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藏族、回族、土家族、满足等十多个民族都在这里生活。

园本课程的开展,需要教师充分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信仰风俗,卓尼县最为突出的文化资源包括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这与当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多民族的形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卓尼文化中包含着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而每一个故事的背后,也都蕴含着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在开展园本课程时,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好这些资源,利用当地特色的传说故事开展幼儿阶段的道德培养。

比如“三角石”的传说,“禅定寺”在历史变迁中的故事、卓尼县独具特色的“土司文化”等等,都是开展园本课程的重要体裁和内容。

二、结合卓尼文化特点,开展特色园本活动
幼儿园阶段,小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和领悟能力,对身边的事物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掌握能力。

开展特色化的园本课程,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卓尼文化的特点,结合当地的一些特色化的民俗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本课程活动,这样既可以全面的丰富园本课程的内容,也能够加深孩子对于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影响和认同感,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卓尼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也有着不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