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八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八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施工测量与地形测量的异同?
答:施工测量和地形测量一样,也应遵循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由高级至低级”的基本原则,即必须先进行总体的施工控制测量,再以此为依据进行建筑物主轴线和细部的施工放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地形测量是将地面上地物和地貌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测绘到图纸上,而施工测量则相反,是将图纸上设计建筑物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测设到地面上。

2、施工测量的基本测设有哪几项?
答:水平角测设、距离测设和高程的测设为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设。

3、测设水平角时,如何确定放样所需的方向线?
答: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取盘左、盘右的平均方向作为放样方向线。

用单测角度改正法时,先将盘左测设的方向作为概略方向,然后按测回法检测该方向,并以改正后的方向作为放样方向线。

一般单测角度改正法的精度优于前一种方法。

4、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H A,用水准仪在B点测设高程
H,
B
若水准点A 上为后视读数为a ,则前视点B 处标尺读数为多少时尺底高程刚好为所需测设的高程B H ?如何测设?
答:安置水准仪,以水准点A 为后视,由其标尺读数a ,得视线高程a H H A I +=,则前视B 点标尺的读数应为 b =B I H H -,然后在B 点木桩侧面上下移动标尺,直至水准仪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恰好等于b ,在木桩侧面沿尺底画一横线,即为B 点设计高程B H 的位置。

5、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有哪几种?在什么条件下采用?测设数据是什么?
答: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常用方法有:直角坐标法、交会法(角度交会和距离交会)、极坐标法。

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作为施工控制,适于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特征点的测设,所需测设数据为待测点相对于角点(控制点)的纵、横坐标增量。

在不宜到达的场地适于用交会法进行点位的测设。

常用的交会法为角度交会,所需测设数据为交会角(至少2个);也可采用距离交会,所需测设数据为交会距离(至少2个)。

极坐标法控制网的形式可以灵活布置,且测设方法较简单,故对一般施工场地的点位测设均适用,所需测设数据为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