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4《诗词曲五首》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4《诗词曲五首》PPT课件


重点词语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②累累③。” 兔从狗窦④入,雉从梁上飞。
①道:在路上。
[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 ②冢:坟墓。 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路上碰到
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 还有什么人?”
③累累:连续不断的 样子。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
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 ④窦:洞穴。
前(却)看见兔子从狗洞里出进,
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的说法,此诗晋诗已谱入乐府, 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 。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 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 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 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 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 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 社会现实。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①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后两句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 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选取了象征死 亡的坟墓来暗示主人公亲友的离世。
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民生凋敝,批判不 合理的兵役制度。
品味赏析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 上生旅葵。
这四句描写老兵故居的破落和荒凉。
近景描写,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一幅家中无人、 庭院芜杂的荒凉破败的景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715--770),江陵 (今湖北)人。他与高适齐名, 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 表。他多年生活在西北边疆, 对边塞自然风光军旅生活有深 切体会。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 读之令人兴奋。此诗是他在轮 台幕府送武判官回京城时写的, 抒发了无限惆怅之情。
唐代天宝年间,西北、西南、 东北一带边疆,汉民族和其他民 族不断发生战争。边塞战争是唐 代现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许多 诗人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接触到 这方面的题材。他们描写边塞奇 异雄伟的风光,反映边塞将士艰 苦的生活。天宝十三年,岑参任 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本诗是他在 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归京时所作的 一首送别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3、诗词曲五首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五首诗 词曲,理解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 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①冷难着。
瀚海②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③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译文]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 角弓, 都护的铁甲冰冷仍 然穿著。沙漠结冰百丈纵 横有裂纹, 万里长空凝聚 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 酒为归客饯行, 胡琴琵琶 羌笛合奏来助兴。
重点词语
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中庭生旅①谷,井上生旅葵②。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重点词语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③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①旅:旅生,植物未经 播种而野生。
[译文] 院子里长满野谷,野生 ②葵:葵菜,嫩叶可
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
以吃。
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
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 ③饴:送,赠送。
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 表现出其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将哀景推向 极致,为结尾抒情蓄势。
品味赏析
5.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两句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 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 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从军之久: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远望: 松柏冢累累
北风卷地白草折①,胡天八即飞雪。 重点词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折:折断,刮倒。
散入珠帘湿罗幕②,狐裘不暖锦衾③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百 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
②罗幕:帐幕,帐篷。
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
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 ③锦衾:丝绸的被子。
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
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

十 五
回乡所见:

狗窦:兔入

梁上:雉飞


近看 中庭:生旅谷
军 征
井上:生旅葵 行动:舂谷、做饭、采葵、作羹
来 的 沉 重

回乡心情: 泪沾我衣

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役制 度的汉代乐府民歌,以白描手法勾勒 了一位应征多年的老兵的回乡见闻, 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 凄凉遭遇,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 动人民带来的苦难,反映了劳动人民 在当时黑暗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诗人抓住野兔钻进狗洞中,野鸡惊飞落到屋内 梁上的情景;只摄取了中庭、井边随意生长的 谷物和葵菜两个“镜头”,侧面表现主人公从 军时间之久,以至物是人非,揭露了战争给人 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品味赏析
4.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这四句记叙老兵回到故居后的生活。
动作描写,生动刻画了主人公内心对家人 团聚的期盼与最终失望哀伤的心情。
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
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
横洒落在征衣上。
品味赏析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两句用夸张的修辞,极言主人公从军 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思念 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 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
品味赏析
2.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①铁衣:铁制的铠甲。
②瀚海:沙漠。
③中军:主帅的营帐。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①红旗冻不翻。轮 重点词语
台东门送君去,去时②雪满天山路。
①掣:拉,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③。
[译文]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 不停, 红旗冻硬了风也无 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 你回京去, 你去时大雪盖 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 折已看不见你, 雪上只留 下一串马蹄印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