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单元内容
五、分类(P38―――P41)
教材简析
分类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
教学要求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备注
单元内容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第32页――――第37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难点、关键: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1.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用数学的能力)
单元计划表
小学数学科一年任课教师
单元内容
一、数一数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
教学要求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到20各数。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难点、关键: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教学重点、难点、关行不同的分类。
在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备注
单元内容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P42――――P83)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备注
单元内容
八、认识钟表(第91页-------第95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认识钟表》的内容有认识钟表、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认识半时(钟表和电子表)。
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二、比一比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 、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丙个部分: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1、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数概念的形成
3、6―――10的加减法
备注
单元计划表
小学数学科一年任课教师
单元内容
七、11到20各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到20各数的读数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口算题。
教学要求
备注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单元计划表
小学数学科一年任课教师
单元内容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备注
单元计划表
小学数学科一年任课教师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备注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
单元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多少,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
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难点、关键:
1、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难点、关键:
1、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2、会看、会写整时、半时。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备注
单元计划表
小学数学科一年任课教师
单元内容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即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