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负载试验
⑴试验目的
根据时能否直接测取被试电机的输出功率和对电机效率求取方法的规定不同,负载试验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求取被测电机的满载或者规定负载的效率,功率因数,电流,转矩及其转差率或者转速,对于要求效率的求取采用直接测定法,负载试验的目的则是为了测取可直接用于计算效率的输入及其输出功率。
另外还有用于计算满载功率因素的定子输入电流及其绘制工作曲线的其他有关数据,对于不能直接显示被试电机输出功率或者输出载距的负债设备。
或者不论采用任何负载设备但是效率要求采用间接测定法,负载试验的目的则是为了准确求得被试电机的效率,功率因素及其转差率等而测取一些有关数据,一般为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时的若干组不同输出功率或者输入功率下的定子电流,三相输入功率,转差率或者定子电阻等。
⑵试验接线图
图3-11负载试验接线图
⑶试验方法—额定电压负载法
①实验设备可以直接显示被试电机输出功率或者输出转矩时
所用设备可以直接显示时,让被试电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及额定负载下运行到温升稳定,然后调节负载,在1.5到0.25倍额定功率范围内测取6个点读数,允许增加点的测量个数,测量越多对准确度越好,每个点都应该测取三相线电流,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或者输出载距,转速,定子绕组,直流电阻(无条件时,可最后停机时尽快测量得到)或者温度,试验过程中,每个点都应该保持被试电机定子电压和频率为额定值。
上述实验方法可用下列流程图显示:
1.5P N开始保持U=U N 测取I1,P1,P2,s或n,R1 6—9个点
0.25P N 断电停电测取R1
②当实验设备不能显示输出机械功率或者转矩时
所用设备不能直接心事输出机械功率或者输出载矩,则使被试电机在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及额定功率下运行到温升稳定后,调节负载,在1.5—0.5倍额定电流之间测取6点读数,读数包括三相电流,输入功率及转差率或者转速,定子直流电阻或者温度,试验中,各测点都应该保持被试电机所加电压及频率为额定值。
当对试验的准确度要求十分严格,可在上述试验结束后,尽快停机测出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对热试验后立即进行本项饰演者,可不测,而用热试验后测的电阻值代替。
上述实验方法可用下列流程图显示:
1.5P N开始保持U=U N ,f=f N 测取I1,P1,s或n,R16—9
个点0.5I N 断电停电测取R1
⑷直接负载法—降低电压负载法
首先使被试电机在额定频率,1/2额定电压和1/2额定电流下运行到接近热稳定状态,然后保持额定频率和1/2额定电压不变,在0.6倍额定电流至空载电流范围内测取6—7个点,每个点读数包括三相线电流,输入功率、转差率。
上述实验结束后,立即停机测取定子直流电阻。
上述实验方法可用下列流程图显示:
0.6I N开始保持U=0.5U N ,f=f N 测取I1,P1,s或n,R16—7
个点I0 断电停电测取R1
⑸试验结果的计算
①求出各测量点的三相线电流平均值I1。
②将试验前测的的冷态(温度为θ0)定子直流电阻(三线电阻平均值)Rt 修正到规定温度θj时的线电阻值R1,下式子用于铜线绕组,若为其他材料的绕组,式子中的常数235将改变,例如铝绕组为225
R1 = R t 235+θj
235+θ0(3-12)
在国家标准GB/T 1032—2005中,将环境温度确定为一个固定值,一般为25℃,此时上式中的θj应该更换为
θj= θN—θA+25
其中θN—额定负载热试验结束时测的的定子绕组最高温度,℃
θA—额定负载热试验结束时的冷却介质温度,℃
③用修正到规定温度θj时的线电阻值R1和各个试验点的定子线电流I1计算各试验点的定子铜耗P Cu1(W)
P Cu1 = 1.5 I12 R1
④转差率s的求取
求取各个试验点的转差率S t:当试验不是采用仪表直接测的各点的转差率时,则应根据实际试验测量法求取。
交流异步电机的转差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是电子转子转速n与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n s(成为异步电机的同步转速)之差占定子旋转磁场转速的百分数。
用式子表示即为
S= n s-n
n s×100%
(3-13)
对各个试验点转差率s t进行温度修正:将用仪器直接测的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求得的各个点转差率值修正到规定温度,其意义和方法与定子绕组直流电阻的修正相同,修正公式如下
S r = K+θj
K+θ2·s t (3-14)
式中s r
——修正到规定温度时的转差率率
S t—试验时测得或求得的转差率
K—电阻温度常数
θj—规定温度。
℃
θ2—规定转差率时,转子绕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