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商法的价值

论商法的价值

内容提要商法作为维护商事信用,都具有独立的价值。

从商法的发展历史来看,主要是商人阶层的发展促进了商法的发展,商人阶层是商法的历史基础。

而商法在现代法中的原则和价值取向更加表明了商法具有不同于民法的价值,也是构建商法价值体系的基础,对商法的价值和探究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占很重要的比例,也是确保社会经济秩序是否顺畅的关键,保障经济安全运行的重点,和谐的商法基本原则可以正确的反映商法的时代价值,本文从商法价值内涵界定,商法的价值形态,分析了商法价值的冲突与解决思考策略。

关键词:商法商法价值商法价值内涵Abstractommercial law as the maintenance of commercial credit, businessmen or business hall of safeguarding the legal standard of value orientation,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commercial law value system, and explore the value of commercial law in the running of the economy as a whole, the percentage is very important, was the key to ensure whether the social economic order, guarante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economy, the focus of the harmonious basic principles of commercial law can correctly reflect the value of commercial law,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independenc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mercial law an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mercial law, to illustrate the value of commercial law.Keywords: commercial value; The basic principle; The basic content of commercial law目录一、商法价值内涵界定 (4)(一)法律价值的内涵 (4)(二)商法的价值内涵 (4)二、商法的价值形态 (5)(一)效益优先价值 (5)(二)自由价值 (6)(三)秩序价值 (6)(四)公平价值 (6)三、商法价值的冲突与解决思考 (7)(一)商法价值的冲突 (7)(二)商法价值冲突的解决 (7)论商法的价值一、商法价值内涵界定(一)法律价值的内涵从学术用语的角度来考察,其并非中国法律传统中固有的概念,而是自西方法学移植而来的一个概念。

我国一位法理学家曾经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法律价值’刚被提出来研究的时候,法学界有人批判它是资产阶级法学的概念。

但是,不久,法律价值研究就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兴奋点,而且‘法律价值’被作为法学的基本范畴”。

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价值可以从两个基本的方面来理解:首先,价值是一个表征关系的范畴,它反映的是人与外界物—自然、社会的关系,揭示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动机和目的。

其次,价值是一个表征意义的范畴,是用以表示事物所具有的对主体有意义的、可以满足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的概念。

可见无论从哪个方面理解,价值都是存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范畴。

从关系角度讲,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从意义角度讲,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法的价值是指法这种规范体系(客体)有哪些为人(主体)所重视、珍视的性状、属性和作用。

而在法学研究中,法的价值这一术语的含义可以因如下三种不同的使用方式而有所不同:第一种使用方式是用法的价值来指称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护和增加哪些价值。

……比如秩序、自由、效率和正义1。

法律发挥社会作用的目的就在于对这些有价值的事物予以保护并促进其增加。

这种价值构成了法律所追求的理想和目的,因此,可以称之为法的“目的价值”。

凯尔森认为,法律是一种有关人的行为的强制性秩序,法律秩序所实施的强制主要不是一种心理上的强制,法律所运用的强制是外在的制裁。

这与商法的强制主义立法和客观主义设计理念不谋而合,显然商法的发展正是按照这一实证思想的方向进行的。

凯尔森还认为,法律是高层规范对低层规范的认可,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厘清商法与民法的关系。

有一部分人认为,商法源自民法,商法是民法的子法,如果这样说是正确的,那就是在表明民法相对于商法而言是高层的法律规范,但实际上民法和商法是并行于宪法之下的部门法律规范,这显然是矛盾的,而只有用凯尔森的观点解释才顺理成章。

(二)商法的价值内涵第二种使用方式是用“法的价值”来指称法律所包含的价值评价标准。

比如生产力标准、人道主义标准、现实主义标准、历史主义标准。

第三种使用方式是用“法的价值”来指称法律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因素。

此种意义上的法的价值可称为法的“形式价值”,它与法的目的价值不同,并不是指法律所追求的社会目的和社会理想,而仅仅是指法律在形式上应当具备哪些值得肯定或“好”的品质,如法律的简明扼要、逻辑严谨、明确易懂等。

我国学者对于商法价值的论述在开始本文对于商法价值的论述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商法学界对于商法价值所做出的研究。

胡鸿高教授认为,商法的价值是指商事法律规范对于社会和个人及其群体的积极意义。

它体现商法精神,商法是基于个人主义的私法本质,为那些精于识别自己的利益并且毫无顾忌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极端自私和聪明的人而设计的。

商,在法律上而言,泛指以营利为目的,从[1] 张恒山的《法理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第206-207页。

事媒介交易的行为。

从以上不难看出,作为规范商事行为的商法应以效益优先价值作为其本位。

所谓效益优先价值,即商主体以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作为其存在的基础,对利润的追求是商的基本特征,自然也是商法的基本精神所在。

从商法的确立的历史过程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商法始终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发展的。

而商品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追求经济效益,调动全社会的一切资源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商法担当的任务就是为商主体实现营利的目的提供法律保障。

商事法以规定商事主体和商事行为为已任。

而这些规定的本质集中地表现为规范营利行为。

商事法的营利性并不表现为指导人们如何营利,而在于以法律制度构造自身营利的统一有机体。

或者,以法律制度规范以营利为动机的商事行为。

吴爱辉先生认为,商法的本位与其价值取向息息相关,二者犹如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商法的本位即“营利”决定了高效、安全、公平为商法的价值选择,而“利己不损人”则为商法的精神追求。

我国的现实决定了高效成为众多价值取向之首选。

需要指出的是,论者此处所说的“高效”与学者们所说的“效率”并无二致。

喻磊先生认为,商事活动自身要求效益、安全和公平。

这三类属性的理论即为商法价值的基础内容,商法价值基础决定了商法的特征与意义,确立了商法基本原则。

陈帮锋先生认为,商法的价值是商法规范的上位渊源,其顺序为:商法的价值—商法的原则一商法规范2。

而商人伦理属于道德范畴,它对商法规范的影响是通过对商法的价值进行影响来完成的。

商人伦理的主要内容是:自爱、自律、诚实、公平、勤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开竞争、格守诺言、公平交易、在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而商法的主要价值是:自由、正义、秩序、安全与效率。

二、商法的价值形态(一)效益优先价值效益优先体现在商法原则和商法制度的各个方面:首先商事的主体制度在范围上延伸到了公司领域。

公司制度的出现不但使主体范围由单纯的自然人扩及到了不具有自然思维能力的社团组织、使主体资本的筹集超出了单个自然人的能力和财力的限制,使主体人格不再依附于自然人的寿命而可以永久存续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是完全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地地道道的经济人。

就行为来说,商事交易完全以营利为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力求交易的迅速完成。

因为只有交易迅捷,从事商事交易之人才能通过多次反复交易而实现其营利目的。

因此在商事法上,为了实现商事交易之迅捷要求,采取了很多具体制度,包括:短期消灭时效主义;交易的定型化;权利证券化;行为的要式性和强调行为的外观效力等。

商法不但以效益作为其最高价值目标,而且为了实现效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牺牲公平,典型的如有限责任制度和票据无因性制度。

商法不仅表达商主体的利益需求,而且通过商主体间接表达全社会人们的现实利益与要求。

商主体的角色早已不再仅仅是社会的普通成员,他们肩负着表达全社会整体利益需求的使命。

商主体的行为再也不被看作是其满足个欲的丑恶行径,而是被群体与社会赋予了客观公正的性质评价。

社会由人们的个人之欲表现[2] 胡鸿高的《商法价值论》,载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编《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55页出来的各种集体愿望所调节,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以不同秩序作为共同心声。

而隐藏在这背后的却是利益的呼唤和要求。

(二)自由价值在商法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自由作为商法从习惯法走向成文法的历史过程的价值,充分体现了商人追求独立地位的心声和渴望,并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商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商法自由价值在更深层次上契合了市场经济的客观求。

市场经济是伦理经济,权利经济,法治经济,更是自由经济。

但这些自由不是绝对的,是要受到限制的。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总有一支无形手在调控着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

为了在市场上站住脚,商主体在把握市场的过程中,其自由意志、自由竞争、风险自负和效益自负是一个很主观的过程,因而要赋予其充分的自由。

商品经济的开放性,商品追求营利的最大化,要求建构自由的经济秩序,一方面要求商人能够自由的选择交易对象、交易方式、交易内容、交易时间,以获取利益为目的,在商法的庇护下,最大限度地保障市场交易中自由自在。

而另一方面,自由的追求利益也是被规制在有限的自由内的,事实是为创造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努力,这正是商法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的一个体现。

例如财产自由,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可任意自由地处置其财产,而要受不损害或妨碍他人、社会和国家利益的限制;缔约自由,缔约人所订契约的内容和形式要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强行性规定等。

(三)秩序价值美国法理学家博登海默认为,秩序“意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商法的秩序价值则指商法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调整和维护作用以及其对市场机制的健全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