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邓纪念馆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天津水上公园风景区,1998 年2月28 日,正值周恩来百年华诞之际隆重开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两位政治家一对夫妻并建一处的纪念馆。
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等荣誉称号。
纪念馆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25 平方米。
纪念馆基本陈列分为三大展区即主展厅、按1:1 比例仿建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题陈列厅和专机陈列厅。
主展厅内有: "人民总理周恩来"周恩来生平展、邓颖超-20 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以及邓颖超专题展三部分组成; 西花厅专题陈列厅设有实物实景的复原陈列和主题文物展"伟大的情怀",展现了两位伟人的爱情,亲情和友情。
专机陈列厅陈列着苏联政府赠送给周恩来总理的伊尔-14 型678 号专机,为国家二级文物。
现在我们所在就基本陈列展区的瞻仰厅,正面耸立着周恩来,邓颖超的汉白玉雕像,通高4 米,题名为《情满江山》。
背景是一幅大型纯羊毛手工编制的壁毯,高8 米宽15 米,呈现出两位伟人耸立高山之巅,俯瞰碧海的宏大磅礴景象,寓意两位伟人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两侧是青石浮雕墙。
西侧记录的是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周恩来参与过的重大历史事件。
东侧描绘出开国大典、四化建设,举世景仰的激昂场景。
下面大家随我进入生平厅,
第一部分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
周恩来字翔宇,号飞飞。
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
周总理年少励志“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1913年周恩来从沈阳来到天津,考入南开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学识基础。
1917年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中学时代,东渡前往日本留学,来到日本后阅读了大量源于新思潮的书籍,初涉马克思主义。
1919年,周恩来回到天津,立即投入到五四运动中,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
后远赴欧洲,经过认真考察和比较,最终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
第二部分为民族解放建立功勋
1927年8月1日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贺龙等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
1934年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1935年,在遵义会议中周恩来全力推举毛泽东来领导红军今后的行动。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1936年周恩来参与西安事变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团结抗战。
第三部分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恩来出任总理,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担任总理的26年间,中国同世界上101个国家奠定了外交关系。
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
1966年,我国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
1976年周总理与世长辞。
享年78岁。
接下来大家随我进入邓颖超专题展厅。
邓颖超是周恩来的夫人,是20 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这里展示了邓颖超在各个时期,团结领导各界妇女,为创建新中国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邓颖超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事业奋斗了一生,探索妇女解放之路,团结各界妇女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引领广大妇女投身国家建设,开辟与国际妇女运动相结合的新局面。
1992 年7 月11 日,邓颖超因病去世,享年88 岁,遵照她的遗愿,将她的骨灰放在盛放过周恩来骨灰的骨灰盒中,撒在了天津海河。
大家随我前行,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按照中南海1:1 复原的西花厅,占地1 万余平方米,前院用于周恩来和邓颖超接见重要国内外宾客,后院是周恩来与邓颖超工作和生活的区域,室内陈设均为原貌。
邓颖超的卧室中,展出了许多他们的书信和纪念品,从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的工作十分的繁重,但在百忙之中仍心系彼此,他们之间的爱已经超越了地域。
邓颖超曾在《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中说道:“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12 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
”深深的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思念。
在花
厅中能感受到周恩来和邓颖超之间的弄弄情谊,他们因革命信仰走在一起,共同为了国家人民相伴终生。
周恩来和邓颖超把他们对国家,对人民,对彼此的一片深情凝在了西花厅,人们也把那一份永恒的怀念留在了西花厅。
到这里,今天的参观就结束了,最后让我们记住这满园的海棠,记住这院子里承载的那段历史,永远记住西花厅的主人-周恩来和邓颖超。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