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处方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调配流程

中药处方调配流程
中药调剂是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及责任性很强的工作。

中药处方调剂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医院医疗水平的好坏,更直接关系到病患者的生命安危。

因此,调剂人员不仅要对医师负责,更应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

中药调配工作流程可分为审方、调配、复核、发药四个环节。

一、审查处方:调剂人员收到处方后,要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将处方的全部内容彻底了解,然后着重审查以下项目。

(1)处方前记的审核:包括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婚否、单位或住址、处方日期、费用类别(是否医保及医保类别)。

(2)处方正文的审核,中药名书写是否清楚正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尤需注意。

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药物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有脚注;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3)审方人员无权涂改医师处方。

审核合格的处方由审方人签名,审方中若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予以修订。

决不能药师随意处理。

二、调配处方
(1)调剂人员接方后,应再次进行审方:应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药;特殊管理的毒性药或麻醉药处方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需临时炮制或特殊中药,剂量是否有误。

(2)调剂人员应随时清洁工作台面及器具,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有序;经常检查校对秤的剂量准确性,配方时,一定要精神集中,认真仔细,按处方药味顺序逐一称量,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以利检查核对。

(3)一方多剂量时,不得以手代秤,可一次称取总量,按等量递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4)调剂人员应熟练掌握地方规定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按规定合理给付不同炮制规格的饮片。

所调配的饮片应清洁、无杂质,符合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若发现有霉变、虫蛀、酸败、走油及假冒现象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并将问题上报有关负责人,予以处理。

(5)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不论有否脚注,都应按调剂规程的要求处理(应分单计量包,注明用法后与其它药一并装袋)。

(6)调剂称量时,首先要确认药名与药斗名称相符,取时要小心、仔细,避免饮片散落,造成前后药斗的串斗现象,用后应立即将药斗关好,以免其他药物撒落而造成混斗现象;瓶装药应立即将瓶塞盖好,以免张冠李戴。

(7)调剂时,一张处方未调配完决不允许调配第二张处方,以免混淆。

一张处方也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重配或漏配。

(8)含毒麻药处方的调配按《医疗用毒药、麻醉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9)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应按处方要求,对所调配的品种
逐个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签名,交复核人员再次核对。

四、复核
复核是调剂工作的把关环节,除对所调剂药品按处方要求逐一核对外,对处方的内容也要逐项审查,防止调配错误和遗漏,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1)调配完毕的饮片必须经富有经验的复核人员按处方要求逐一复核,若发现有错味、漏味、重味、重量有误、该临时炮制的未炮制等现象,应及时给与纠正。

(2)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是否按要求都作了特殊处理,是否做到另外包装,并注明处理要求。

若有未做到者,应及时纠正。


(3)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有虫蛀、霉变和假冒饮片应及时更换。

(4)毒性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恰当。

(5)经核对无误后,即可分剂包装,并入药袋,药袋上注明病人姓名,中药剂数等信息。

复核合格后,复核人员签名,即可发药。

四、发药: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环,发药人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姓名、剂数等,做到详细交代,耐心解释,以保证患者服药的安全和有效。

(1)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

查外用药包装标志,
(2)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有无禁忌,并答复患
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3)发药人签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