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怎样预防血吸虫病?-卫生常识
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 解放前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 严重危害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解放后, 在党的领导下, 南方各地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 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已经大大缩小了.血吸虫病可以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两种.急性期的症状有长期发高烧, 头疼, 腹疼, 四肢酸疼, 干咳少痰, 大便带血, 食欲不振, 体力疲乏, 肝脏肿大, 等等.慢性期的症状主要是腹疼, 消化不良, 腹泻, 贫血, 肝硬化.到了后期, 腹中积水, 肚子胀得像鼓一样, 所以又叫大肚子病.
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 不但人会感染这种病, 其他哺乳动物, 如猪、马、牛、羊、狗、猫等, 也会感染这种病.特别是耕牛感染最为常见.得了血吸虫病的人或牲畜, 粪便中带有很多虫卵.虫卵在水里孵化成毛蚴;毛蚴钻到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 然后又钻出螺体浮游在水面上.尾蚴在水里遇到人或牲畜, 几秒钟就能钻进人或牲畜的皮肤, 进入血管, 由血管再到肺脏、心脏和肝脏.尾蚴在人或牲畜的体内发育成虫, 产出大量虫卵, 同时放出大量毒素, 破坏人或牲畜的内脏器官.最后, 虫卵又随粪便排出体外.这就是血吸虫的生活史, 也是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从血吸虫的生活史,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病人和病畜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而粪便、水、钉螺, 则是传染血吸虫病的媒介.我们要消灭血吸虫, 就必须针对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掐断血吸虫的生路.办法就是: 开展对血吸虫病的普遍治疗, 治好病人和病畜, 消灭传染源;搞好粪便管理, 不让虫卵和水接触;彻底消灭钉螺, 不让毛蚴有寄生的地方.这些办法靠一两个人是实行不了的, 必须在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领导下, 发动群众, 大家动手.除了这些办法以外, 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 个人也应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 例如: 不到有钉螺的河里去游泳, 不在有钉螺的河里淘米、洗菜、摸鱼、捉蟹, 不喝生水, 不赤脚在河边行走.下稻田劳动, 穿上用1%氯硝柳胺浸泡过的裤袜, 能防止尾蚴钻进皮肤.如果感染了血吸虫病, 不要担心害怕, 只要一发现症状就去医院检查, 服从医生的治疗, 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但是自己不要随便乱吃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