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头部常用穴位及经络PPT精选课件

头部常用穴位及经络PPT精选课件


胆经运行时间
深夜23:00—01:00子时,子时血气流注于胆, 称为「足少阳胆经」,此时天地磁场最强, 胆经会引导人体阳气下降,是身体进入休养 及修复的开端;勿熬夜,熬夜会致胆火上逆, 引发失眠、头痛、忧愁易思等多种神经症状, 因此宜多休养。
14
经脉的走行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
,沿食指内侧,通过合谷穴,向
头部经脉和常用穴位
1
《黄帝内经》提出“头 为诸阳之会”就是人一 生的所有阳气都汇集于 头顶的“百会穴”。中 医里说“发为血之余”。 身体健康了,头发自然 乌黑光亮。头上有七条 经脉:手足三阳经、督 脉和常用的十大穴位, 所以,养生要从“头” 开始。
养生
从头开始
2
目录
认识头部经络及常用穴位 经络的走行及运行时间 头部常用穴位及作用 头部养生的好处
3
头部经络和常用穴位
七条经脉
十个常用穴位
督脉 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神庭
上星
囟会
前顶
百会
后顶
强间
脑户
风府
哑门
4
经脉的走行
督脉: 起于腹内,
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 于脊柱的内部,上达 项后风府,进入脑内 ,再上行巅顶,沿前 额下行于鼻柱,属督 脉。
20
十个常用穴位位置及作用
囟会:上星后一寸处。 有颞浅动脉吻合的动脉 网,分布着三叉神经的 第一支额神经。
作用:小儿暴癲、惊风 、脑痛如破、头眩、鼻 塞。
21
十个常用穴位位置及作用
前顶:囟会后一寸五 分处。有左右颞浅动脉 吻合网,分布着三叉神 经的第一支额神经。
作用:小儿惊痛、头 风目眩、顶中痛、清鼻 涕多、面赤肿。
6
经脉的走行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
内眦( zì),至上额,交 会于巅顶,从头顶入里联 络于脑,再回出分开下行 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挟 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 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 脏,属于膀胱。
7
膀胱经运行时间
下午15:00—17:00 申时。申时血气流注 于膀胱,称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 为肾之腑,两者都属水,因此这段时间 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 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16
经脉的走行
足阳明胃经:起于迎香穴,
上行于鼻根部,与旁侧足太
阳交会,向下沿鼻外侧(承
泣穴)进入上齿龈内,回出
环绕唇,向下交会于承浆穴
,后沿口腮下方,出于大迎
处,沿着颊车,上于耳前、
下关、发际到前额。面部支
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喉
进入缺盆部,通过横膈,联
络脾脏,属于胃。
17
胃经运行时间
早上07:00—09:00辰时,辰时血气流注于胃, 称为「足阳明胃经」。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 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 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一定 要吃早餐。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 素。
上进入两筋间,沿前臂前方至肘
部,沿上臂外侧上至肩端,出于
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向下进入缺
盆部,联络肺通过横膈,属于大
肠。缺盆支脉,上于颈部、面颊
,下于齿龈,回上唇,交叉于人
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
于鼻旁迎香穴,与足阳5:00—07:00卯时。卯时血气流注于 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 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 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 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 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 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5
督脉的作用
督脉是总督,督促人体精、气、神的意 思。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含 义。从循行路线上看,督脉救主要在背部, 背为阳。说明督脉对人体全身的阳经气脉 有统率和督促的作用。督脉行脊里,入络 脑。《本草刚目》称“脑为元神之府”。 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所以督 脉与人的神智、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22
十个常用穴位位置及作用
百会:(又名三阳五会 )前顶后一寸五分处。 浅动脉和枕动脉的吻合 网,分布着枕大神经。
作用:癲狂疾走、惊悸 、健忘、中风、头痛、 耳鸣、脱肛等……….
10
经脉的走行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
末端,向上出4和5掌骨间,沿
腕背,前臂外侧,向上通过肘
尖,于上臂外到达肩部,于足
少阳经后面,向前进入缺盆部
,分中胸联络心包经,从胸至
腹,属于上、中三焦。于耳部
分支,从耳后至耳中到耳前,
与前脉在面颊部到达目外眦,
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11
三焦经运行时间
晚上21:00—23:00亥时。亥时血气流注于三 焦经,称为「手少阳三焦经」,掌管人体诸 气通往各脏腑,是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特 别是人体上肢,以及排水的肾脏均属三焦经 掌管范畴;此时阴盛,要安五脏以利睡眠, 注意睡眠时不要压迫到某侧的手部,容易水 肿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
8
经脉的走行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
手小指外侧,沿手背外
侧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出
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
,交汇于大椎,向下进
入缺盆部,联络心脏,
沿着食管,到达胃部,
属小肠。而缺盆部支脉
,于目眶、鼻旁、到目
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
相接。
9
小肠经运行时间
下午13:00—15:00 未时。肠胃要休息 未时血 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 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 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 外;未时过后,肠胃开始休息,此后的晚餐 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 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18
十个常用穴位位置及作用
神庭:中上发际线五分
处。额动脉分支,分布 着三叉神经第一支额神 经。
作用:癫痫惊悸、失眠 、头痛、流泪等……….
19
十个常用穴位位置及作用
上星:前发际入发一寸 处。额动脉分支,分布 着三叉神经的第一支额 神经。
作用:头昏头痛、头皮 肿、目痛不能远视、鼻 塞。
12
经脉的走行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
向上达额面部,下行至耳后, 沿颈部行于手少阳经前面到达 肩,出于手少阳经后面,向下 进入缺盆部。耳部支脉,从耳 后进,经耳中,耳前出,到目 外眦后方,外眦支脉于人迎, 会合手少阳到达目眦下,下行 经颊车、颈部向下会合缺盆后 向下进入胸中,再联络肝脏,
13
属于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