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历史开卷资料

安徽历史开卷资料

吴头楚尾话安徽——安徽历史开卷2012-1-10第1课历史悠久的安徽★★杰出政治家管仲,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颍上人,齐国之相。

★先秦时期江淮地区经济的初步发展:⑴寿县安丰塘,原名芍陂,楚国政治家孙叔敖主持兴建,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项水利水利工程。

⑵安徽地区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战国时以寿春(今寿县)。

⑶战国中期,楚国的吴起变法加速了安徽地区的封建化进程。

■李耳、庄周和道教文化:⑴李耳即老子,春秋末年人,今涡阳人,道家创始人。

⑵庄子,今蒙城人。

二人并称“老庄”。

▲第2课秦汉时期的安徽★■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今宿州市,以淮北农民为主体的农民军。

■★江淮与皖南经济的发展:⑴总体水平上,淮北比较发达,江淮属于过渡地带,江南比较落后。

⑵东汉时水利专家王景任庐江太守,清理芍陂,大力推广牛耕、铁农具。

■★璀璨绚丽的江淮文化:⑴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编成《淮南子》,集道家思想之大成,涉及政治、历史、哲学、天文和地理,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⑵桓谭,今淮北市人,东汉初年的无神论者,著有《新论》。

⑶华佗,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

制成“麻沸散”,创制了“五禽戏”。

⑷《孔雀东南飞》,诞生于东汉建安年间江淮地区,被誉为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叙写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第3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安徽★■曹操、孙权鏖战江淮:⑴曹操,今亳州市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⑵张辽威震逍遥津发生于215年,地点合肥。

■★★南北对峙和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江淮屯田和皖南的开发:⑴今贵池市东北梅花根冶是当时皖南也是全国最大冶铸中心之一。

⑵南陵县大工山古铜矿遗址群,是始于西周的我国目前发现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硫化矿采冶铜遗址群,堪称中国冶金史上的奇迹。

■★三曹与建安文学:⑴曹操,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拓者。

曹丕,《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著。

曹植。

▲第4课隋唐时期的安徽★■唐朝前期江淮地区经济发展:丝织技术:亳州的绢纱质量居全国首位,宣州的红线毯也很有名。

■吴王杨行密崛起庐州:保护了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

■★群星璀璨的安徽诗坛:⑴盛唐“诗仙”李白游踪、绝唱、归仙处。

⑵中唐诗人李绅、张籍,是白居易掀起的诗歌改革的中坚力量。

⑶晚唐诗人杜荀鹤。

■★驰名中外的文房四宝:隋唐时期,安徽兴起文房四宝手工业。

⑴宣纸,产于宣州泾县,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之誉。

⑵徽墨,歙州特产,宋徽宗时改歙州为徽州。

⑶宣笔,产于宣州泾县,是历代贡品。

⑷歙砚,产自于歙州。

▲第5课五代、宋、元时期的安徽★■分裂至统一期间的安徽政局:采石之战,南宋与金之战,虞允文指挥,南宋以少胜多,遏制了金兵南下,稳定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长江以南社会得以安定。

■★农业生产的新气象:⑴北宋时,宣城、芜湖至池州,出现千亩以上旱涝保收的“圩田”。

⑵水稻栽培技术有了进步,出现了“烤田”的田间管理方法。

⑶占城稻成为皖南早稻的主要品种。

⑷皖南丘陵地区,已用高转筒车,引水上山,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⑸南宋后期,印度棉花从两广、福建扩展到安徽。

甘蔗、柑枯等生产在皖南也很兴旺。

■清正廉明的政治家包拯:包拯,庐州(今合肥市)人,闻名古今的大清官。

■★光彩夺目的科技文化:⑴元朝初年,王祯任安徽旌德县令时创制的木活字使活字印刷术得以迅速发展。

⑵1259年,南宋防守寿春的士兵发明了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标志着兵器制造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⑶南宋时,安徽词人张孝祥与北宋诗人梅尧臣。

⑷北宋画家李公麟今舒城人,被后人誉为“宋画第一”和“天下绝艺”。

擅长“白描”画法⑸安徽地区最早的书院是槐溪书院,另有歙县的紫阳书院、当涂的天门书院、黟县的石鼓书院、无为的林泉书院、六安的龙山书院都比较著名。

▲第6课明清时期的安徽★■朱元璋建立明朝:休宁人朱升的九字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胡宗宪、戚继光的抗倭斗争:⑴胡宗宪,绩溪人。

⑵戚继光,定远人,明代杰出军事家,抗倭民族英雄。

■★“雄飞中国商界”的徽商:徽骆驼、儒商⑴徽商,即徽州商帮,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帮之一。

⑵特点:资本雄厚,活动范围广泛,经营项目较多,商人爱读书。

⑶自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称雄中国商界近300年。

⑷作用:徽商的活动,在生产交换间架起了桥梁,活跃了商品经济,特别在江南各地尤为活跃,从而促进了江南市镇的兴起和繁荣,有“无徽不成镇”之谚。

徽商极重视文化教育,他们在家乡热心于办社学、助书院,还积极投资徽州的印刷业,为明清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⑸明末黟县人张小泉,在杭州锻制剪刀,“张小泉剪刀”誉满国内外。

⑹鸦片战争后,徽商开始衰落。

但徽商仍有一定势力。

如:侨居浙江吴兴的休宁商人张传颂,富甲江南的绩溪“红顶商人”胡光墉即胡雪岩,经营出口蚕丝等,在抵制西方列强的“商战”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名家如林的科技文化:⑴明清时期,安徽的科技精英:①程大位,休宁人,明代普及珠算的应用数学家,著作《算法统宗》;②梅文鼎,宣城人,清代著名数学家,巨著《中西数学通》,他还是一位天文学家。

③方以智,桐城人,明末清初科学家、思想家。

④王贞仪,天长人,清初女科学家。

著有《星象图解》、《月食解》《地圆论》。

⑵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

桐城三祖:方苞(开创者)、刘大、姚鼐。

⑶《儒林外史》,清初著名小说家、我国讽刺小说的开山鼻祖吴敬梓(全椒人)的代表作。

⑷明清时期徽州涌现名医近500人,形成独树一帜的医学流派“新安医派”。

⑸芜湖铁画,为清康熙年间著名铁工汤鹏(字天池)所创。

创作手法:以铁为墨,以锤代笔,以炉为砚,以砧为案。

作品特点:黑白相间、虚实相衬、苍劲挺秀、朴实古雅、豪放潇洒,神似国画而又有强烈立体感。

一时称为绝技。

⑹黟县西递村约百户相连的明清民居建筑群是徽州古民居的代表。

石牌坊是微州建筑的又一大特色,歙县明代大学士许国的八角牌坊,是古牌坊中的瑰宝。

■★安徽建省:1667年,康熙六年,安徽布政司建立,从此安徽省正式建立。

全省政治中心是安庆,经济、商业比较繁荣的是徽州。

简称皖。

▲第7课鸦片战争时期的安徽★■安徽人民的抗金斗争:⑴鸦片战争爆发后,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驰援江浙抗英前线,参加了著名的定海保卫战。

王锡朋、郑国鸿、葛云飞被定海人民亲切地称为“定海三总兵”。

⑵桐城人姚莹在鸦片战争期间率军抗英,为保卫祖国宝岛立下赫赫战功。

■正视现实的皖籍进步思想家:⑴姚莹,桐城人。

最先呼吁重视西藏问题,《康輶纪行》提醒人们警惕英国人对西藏的觊觎之心,非常有远见。

⑵包世臣,泾县人。

“以夷攻夷”思想。

⑶王茂荫,歙县人。

他的货币理论具有一定影响。

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第8课太平天国时期的安徽★■太平天国安徽根据地的开辟;⑴1953年9月,庐州大捷,使天京有了北部屏障,也使太平天国安徽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和发展有了保证。

⑵翼王石达开安庆易制。

■★枞阳会议和三河大捷:⑴1858年8月,陈玉成与各路太平军将领在安徽枞阳镇望龙庵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采取联合作战的方针,同心协国解除清军对天京的的包围。

⑵1858年11月,三河大捷,使李续宾自杀,曾国华被击毙,既胜利地保卫了安徽根据地,又扭转了天京事变后的危局。

■雉河集捻党会盟:1855年8月“十八铺”捻头齐集雉河集,公推张乐行为盟主,祭旗起义,改变了原来涣散的局面,势力迅速扩大到整个淮河中游地区。

以安徽淮北地区为中心的捻军起义得以坚持16年之久。

■★★李鸿章与淮军:⑴李鸿章,合肥人。

从1861年开始,李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开始筹建淮军,成为淮军创始人。

⑵淮军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军阀武装集团。

⑶淮军的角色:是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的刽子手;也充当了国防军,一旦边陲危急,淮军则随处调防,在某些反侵略、保卫祖国斗争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其将领有的也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⑷淮军的主要将领有刘铭传、丁汝昌、周盛波、聂士成等。

⑸全盛时期:从1865年到1868年,在镇压捻军的过程中,淮军人数扩至7万人以上,进入全盛时期。

▲第9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前后的安徽★■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1876年9月,中英签订《烟台条约》,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

第二年4月,芜湖正式设立海关,对外开埠,这是资本主义列强在长江流域扩张侵略势力的结果。

■近代安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⑴安庆、芜湖、霍山教案。

⑵皖籍淮军名将:刘铭传(肥西县人,在中法战争期间,坚守宝岛8个月,保卫了台湾。

1885年被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丁汝昌(庐江人,甲午战争中参加黄海大战与威海卫战役,力战不胜,自杀殉国)、聂士成(合肥人,参加过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壮烈牺牲。

)■★安徽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⑴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是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的械所。

聘请徐寿、华蘅芳为工程师,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蒸汽机,并于1866年制成我国第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

⑵安徽近代工矿业以1877年杨德创设的池州煤矿为开端。

⑶芜湖被誉为“万货之会”,特别是1882年芜湖被辟为米市以后,[无锡、九江、长沙、芜湖]四大米市之一。

芜湖工商业更是盛极一时。

■★安徽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⑴《安徽俗语报》在安徽地区播下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火种,它在思想上准备了辛亥革命的到来,又成为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的前奏。

⑵程长庚既是徽剧艺术的集大成者,又是京剧的开山传人,集艺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戏曲大师,被中外学者誉为“老生泰斗”、“京剧鼻祖”。

⑶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等地的采茶调。

⑷庐剧,原名“倒七戏”、“小捣戏”,流行于皖中、皖西一带。

⑸凤阳花鼓,被誉为“东方芭蕾”。

⑹1840年以后,安徽的封建教育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近代资本主义教育。

1898年安徽求是学堂的创办,成为安徽近代教育兴起的标志。

▲第10课辛亥革命的安徽★■安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岳王会:1905年,芜湖,陈独秀任会长。

岳王会的成立,标志着安徽的革命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安庆徐锡麟起义和马炮营起义:⑴光复会首领徐锡麟于1907年7月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就义。

⑵1908年11月,驻扎在安庆外的马营和炮营举火为号同时起义,失败。

虽遭失败,但促进了全省乃至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黄花岗起义中的安徽三英烈:⑴宋玉琳,怀远人。

⑵石德宽,寿县人。

⑶程良,怀远人。

■安徽的光复和柏文蔚督皖:⑴1912年7月1日,寿县人柏文蔚就任安徽都督。

一是在安徽破天荒地进行了议会选举,并正式成立省议会;二是发展教育事业;三是为扭转财政困难,在省内发行公债。

四是不畏列强,严厉禁烟。

取得了禁烟斗争的最后胜利,受到孙中山的高度评价。

■孙中山巡视安庆、芜湖:1912年10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