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施行时间为(2014年7月1日)。
2.企业是以单项还是以组合的方式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取决于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
(正确)
1.以下各项中,不属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好处的是(能够有效的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2.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正确)
1.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实物上是否可能,应当考虑的因素是(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实物特征)。
2.不履约风险,是指企业不履行义务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正确)
1.不存在其他更适当的形式时,企业应当披露本准则要求的量化信息的形式为(表格)。
2.企业应披露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在各层次之间转换的金额和原因,每一层次的转入与转出应当分别披露。
(正确)
1.在确定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时,适用的会计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2.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实物上是否可能,应当考虑的因素是(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实物特征)。
3.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4.下列情形中,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不可以变更的是(市场情况稳定)。
5.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3 )个层次。
6.市场风险或信用风险可抵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仅指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错误)
7.对于已持有资产适当的市场报价应该是当时卖方的要价;对于已发行的负债,适当的市场报价应该是当时买方的出价。
(错误)
8.企业采用脱手价值而非进入价值入账。
(正确)
9.企业在确定市场参与者时,应当考虑所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以及在该市场上与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参与者等因素,从总体上识别市场参与者。
(正确)
10.当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与其当前用途不同时,企业应当披露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正确)
1.反映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的是(可观察输入值)。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信息的是(计入当期损益的已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
3.企业判断初始确认时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否与其交易价格相等的依据是(交易性质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
4.下列各项中,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使用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是(固定资产)。
5.下列关于公允价值级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计量级次越高,要求披露的信息越多)。
6.企业在确定市场参与者时,应当考虑所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该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以及在该市场上与企业进行交易的市场参与者等因素,从总体上识别市场参与者。
(正确)
7.企业在识别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时,应当考虑所有可合理取得的信息,需要考察所有市场。
(错误)
8.主要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
(错误)
9.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
计量》。
(错误)
10.企业应披露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在各层次之间转换的金额和原因,每一层次的转入与转出应当分别披露。
(正确)
1.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通常指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是(成本法)。
2.下列情形中,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不可以变更的是(市场情况稳定)。
3. 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施行时间为(2014年7月1日)。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信息的是(计入当期损益的已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
5.反映市场参与者在对相关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设的是(可观察输入值)。
6. 企业按照本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的公允价值的,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面临的特定市场风险及其期限实质上应当相同。
(正确)
7. 企业不可以使用内部数据作为不可观察输入值。
(错误)
8. 企业采用脱手价值而非进入价值入账。
(正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施行日之前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应进行追溯调整。
(错误)
10.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在发行时附有不可分割的第三方信用增级的负债,发行人应当披露这一事实,无需进行其他说明。
(错误)
1. 下列关于有序交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有序交易的资产或负债已经在市场上存在,时间上并不要求连续存在)。
2. 下列各项中,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使用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是(固定资产)。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和负债信息的是(计入当期损益的已实现利得或损失总额)。
4.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好处的是(能够有效的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5. 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实物上是否可能,应当考虑的因素是(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定价时考虑的资产实物特征)。
6. 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正确)
7. 主要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的市场。
(错误)
8.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施行日之前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本准则要求不一致的,企业应进行追溯调整。
(错误)
9.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在发行时附有不可分割的第三方信用增级的负债,发行人应当披露这一事实,无需进行其他说明。
(错误)
10. 企业应披露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每组资产在各层次之间转换的金额和原因,每一层次的转入与转出应当分别披露。
(正确)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2014 第39号
一、选择题
1、资产组认定的最关键因素是()。
能否独立产生现金流入
2、下列关于有序交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有序交易的资产或负债已经在市场上存
3、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的计量基础是()。
公允价值
5、反映当前要求重置相关资产服务能力所需金额(通常指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是(
6、企业判断初始确认时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否与其交易价格相等的依据是()。
交易
7、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发生变动的差额计入()。
公允
8、以下各项中,不属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好处的是()。
能够有效的控
9、下列情形中,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不可以变更的是()。
市场情况稳定
10、市场参与者单独使用一项非金融资产产生最大价值的,该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是
12、企业判断非金融资产的用途在实物上是否可能,应当考虑的因素是()。
市场参与者
13、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取决于()。
估值技术的输入值
14、下列各项中,按要求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持续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是()。
交易性
15、下列各项中,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使用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的是()。
固定资产
16、不存在其他更适当的形式时,企业应当披露本准则要求的量化信息的形式为()。
表
18、对于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披露的信息不包括()。
输出值
19、在确定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时,适用的会计准则是()。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
20、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个层次。
3
21、下列关于有序交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有序交易的资产或负债已经在市场上存
23、下列关于公允价值级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计量级次越高,要求披露的信息越
24、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层次,取决于()。
估值技术的输入值
6、企业在估值技术的应用中,必须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
()错误
9、企业可以使用出价计量资产头寸、使用要价计量负债头寸。
()正确
10、对于已持有资产适当的市场报价应该是当时卖方的要价;对于已发行的负债,适当的市
11、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正确
12、不履约风险,是指企业不履行义务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正
13、企业不可以使用内部数据作为不可观察输入值。
()错误
14、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时首先应该寻求第一层次计量。
()正确
15、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