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


七、让就:
要求字内的点画不是机械的摆 放,而是点画之变,单字内,相同的点 画、部分要变化,如“炎”字; 相邻两字间,如有雷同的点画、 偏旁部首也要变化。如图8:
九、连贯:
严格来讲,连贯理应划归用笔部 分,在结字规律中提出,强调了点画 安排的有机整体性。字内的所有点画 的形状、布置都应该团结一体、血脉 相连的。楷书相对行草书来说是静态 的,静态中安排点画的连贯,更加含 蓄。如图10:
2、落款字体的选择
传统的惯例是“今不越古,动不制静”。 如隶不用篆、楷不用隶。因为篆隶是静态 的,行草是动态的,所以行书和草书不用 楷书、隶书和篆书题款。一般地说,传统 的搭配方法是正文是篆书的,款就用隶书 和楷书,正文是楷书的,款就用楷书或行 书。从实践看,用行书落款的比较普遍, 行书适用于任何一种字体。
欧阳询小传:
欧阳询(577-641)唐初著名书法家。字 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经陈、 隋、唐三个朝代,阅历丰富,聪敏过人,勤奋 好学,博通经史。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 之)书,兼取汉隶、北碑,博采众长,勤学苦 练,细心揣摩,渐得书法之道,从摹体中脱出, 形成自家体势、风格,其书以险劲的独特风貌 而令人耳目一新。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 称为“初唐四大家”。
5.关于行笔 如何中锋行笔?笔尖在笔画
之内 6.悬肘与枕肘
基本笔画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竖的写法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撇的写法
此碑书法笔力强健,结构紧 密。早《九成宫》一年而书, 故风格极相似,但谨严有余舒 展不足。元赵孟俯评论云:“ 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 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 最善者也。”清代金石家翁方 化 纲对此碑书法评价极高,认为 度 此碑胜于《九成宫醴泉铭》。 寺 赞誉虽嫌过头,但可以说明此 碑 碑的书法确有其独到的地方。
印章有朱文、白文和朱、白相间三种视具体情况使用。如
横披、手卷、匾额、榜书等,可盖在署名的左边。一般用 朱、白两枚姓名章,加起首章。 名章大小要与款字相协调,印不能与款字等同,约占款字 的三分之二至二分之一为宜。 2、闲章 主要起衬托、装饰作用。内容多为警句、格言、成语、诗 句,主要表达书者的情怀的感受。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起首章。多为长方形、椭圆形、圆形。一般盖在作品 第一行第一、第二字之间的右侧。 (2)压角章。多为斋馆和籍贯的方形章,或用腰圆形和扁 方形章。绘画多盖在左下角,书法多盖在右下角,起到稳 定重心的作用。 (3)腰章。竖幅尺幅比较长,可盖在第一行一半偏下。
一、大小:
楷书最忌“字如算子”,大 小长扁,各尽其势方为妙。印刷 字给我们阅读带来方便,也给我 们对楷书理解造成些不好影响, 如许多学生理解为字字一样大, 字要写满格等。如图1: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二、平正:
2019/12/2
平正是对字重心的平衡把握,楷书要求平稳 端正。平,平稳,在视觉上感觉字是平衡的,没 有失去重心;正,相对欹侧而言。楷书一般要求 书写得端正,少有行草书的欹侧状。结字以“正” 为入门,然后由正求险,正、险相生,便得结字 奥妙。不要把平正简单理解为横平竖直,在楷书 中水平的横是少有的,横一般左低右高形成一定 斜度。垂直竖能起到安稳重心的作用,要注意的 是许多竖并非垂直状。如“曰”、“七”等字。 注意有些字平正的处理方法,如“力”、 “乃”“戈”、“母”等字。如图2:
1、知白守黑:黑白对比有两层意思。 对一个字来说,点画是黑,点画间的空隙 是白,就整幅作品而言,每个字是黑,其 他空余处是白。欧体相比较其他字体(比 如颜体)来说,字写得比较紧密,字里的 空间相对较小,所以字与字、行与行之间 的空间要相对大一些。而颜体字里的空间 相对大一些,字距和行距就相对小一些。
询所书《虞恭公碑》已达到了
艺术的化境,细观此碑书法已
脱离了“欧体”在《九成宫》,
《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严
虞 谨的特征,而更趋于自然流畅。
恭 公 碑
此时欧阳询作楷书已能随心所 欲,运笔自如。
皇 甫 诞 碑
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 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 撰文,此碑现存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碑 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 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 阳询早年所书。《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 刚劲不挠。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 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 杨宾在《大瓢偶笔》中说:“信本碑版方严 莫过于《邕禅师》,秀劲莫过于《醴泉铭》, 险峭莫过于《皇甫诞碑》,而险绝尤为难, 此《皇甫碑》所以贵也。”
•点画呼应,笔势连贯,相同的点画并列要求变 化。
•竖画多与字心取相背之势,与颜体之外拓 相反
•捺画中平捺的落笔多用折笔藏锋,斜捺落 笔多为露锋,而且捺脚都驻笔成方,提笔 出锋,弧度很小。
•钩画特殊,竖钩形小而丰满;竖弯钩取法 如隶书的“波画”;而卧钩戈钩则翻笔如 魏碑。
1.关于毛笔 1)羊毫2)狼毫 2.毛笔结构 3.关于握笔 具体方法 4.关于用笔 1)藏锋2)露锋
《九成宫醴泉铭》特点
此碑高2.7米,宽0.93米,碑文为一寸见方楷书,每行 49字,共24行,刻工精良。欧阳询在书写时法度森严,腴润 中见峭劲,尤其讲究用笔之法,其特点是:
•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笔势灵活生动。
•用笔精细,动作幅度小。
•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特别是横竖 画的起笔,多用凌空取势折锋起笔,收笔亦须回 锋。
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
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亦称《温彦博碑》。岑文本撰
文,欧阳询书,唐贞观十一年
(公元637)十月立。楷书36
行,行77字,碑额阳文篆书“
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
公碑”十六字。
明赵涵评云:“此碑字比
《皇甫》,《九成》稍小,而
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
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
楷法精妙如此。”诚然,欧阳
五、错落:
错落有致要求字不可平头平脚 ,而是上下左右错落位置,反而 生动,从中也可以看出书家创造 性的一些表现。如图5:
六、收放:
“正楷字就是方块字”的概念化理解 影响了我们对楷书结字的深入理解,楷 书的收放伸缩变化是极丰富的。没练过 书法的人结字上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懂 收放。收放规律包括:A点画的收放变化 ;B点画组合的收放变化;C点画对应字 的中宫的集中程度。如图6: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捺的写法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钩的写法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长沙)人,楷书
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唐)、柳公权(唐)、赵孟頫 (宋))之一。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
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 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 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欧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 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 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 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 法,即:“如高峰之坠石、 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
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 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 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 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 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用印 书法印章,有着“方寸之地,气象万千” 之誉,它与书法作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色彩上讲,墨 是黑色的,纸是白色的,印是红色的,是黑、白、红三种色 彩的经典搭配,就象一张白皙漂亮的脸,嘴上涂上口 红一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可谓是“画龙点睛”。
印章分为“名章”和“闲章”两大类。 1、名章 印章刻着书者名字的章叫名章,一般盖在下款的下 方,一是起到“验明正身”的作用,二是起到疏密 调节、补救虚实的作用。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折的写法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结字法
2019/12/2
结字法是一个字的点画安排与形势布置的 方法。结字又叫间架结构。书法初学者字写 不好绝大多数问题是出在结字上,结字不好, 根本原因是没有深刻理解结字的基本规律并 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检查个人的书写。结字 无非是如何处理好字的变化与和谐关系。经 过一段时间训练,把结字处理得工整美观不 太难,结字有韵味、耐看却难。
魏征撰,欧阳询书,
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
时发现泉水之事。碑立于
唐贞观六年(632)。此碑
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
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
匀称,间架开阔稳健。明
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
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
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
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九 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
成 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