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本章中关于天气与气候的常识知识,比较贴近生活,如果引导切入得当,学生容易理解接受。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充分认识天气与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在生活生产中能够利用有利天气、避免不利,并逐渐形成保护我们周围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 .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播放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的图片,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 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启发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第四章世界气候
第一节天气与气侯
1、播放“ 晴、雨、大风、雪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感受如何?(要求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回答天气变化快还是慢?)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学生通过读书来。


2、播放民间有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让同学们探讨交流天气是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活跃课堂气氛)
3、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展示与天气预报的课件--- 卫星云图及其意义。

(1)蓝色:(2)绿色:(3)白色:
然后让学生看图回答,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
4、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
播放“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让学生以二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模仿天气预报员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5、(1)播放“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什么地区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播放“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注意: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风向的判断;风级的表示方法。

活动:让学生以二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以“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模仿天气预报员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以教材后面的图,解答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天气状况安排户外活动。

6、播放让学生谈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图片,让学生谈谈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候,浏览课本,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7、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①风和日丽②暴风骤雨③四季如春
④阴转多云(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8、阅读“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知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的质量,列举一
些事实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问: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呢?(学生分组讨论)
小结:谈谈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
板书设计
天气与气候
二、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符号
反思:
本节课多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使传授知识充满了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地理知识,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形式灵
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达到教学目标。

但在时间分配上,需要更加合理科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