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气候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我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点、难点处理恰当,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过程,突出一个“用”字。
天气与气候本节课有许多成功之处,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
成功之处:
1、教学设计紧密联系学生实际。
教学设计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设计了天气与气候、天气预报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三大模块的内容,比较贴近学生,使他们感受地理如同身边的事物一样鲜活,师生沟通也找到了最好的支点。
整堂课教学设计严谨,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师的启发提问,源于学生的是生活经验。
2、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我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
一是以提问导读,以图片导思(图示法),以活动导学(活动法),列表比较(比较法),使学生学会从课本知识到应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是通过学生讨论激发了学生们自主探究的精神。
天气与气候这一内容我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是本节课教学设计中的一大亮点。
不仅调动全班同学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竞争、合作、参与意识。
同学在相互协作、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还有小组讨论等,把整堂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是该课教学设计的又一大亮点。
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在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
三是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愿意研究自己身边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愿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
不足之处:
1、在小组讨论合作过程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
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能总是精英们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达到面向全体,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的“角色扮演”。
2、师生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
在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生活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地把学生的思维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去引,教师不能强加于学生。
3、虽然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系列活动等创建和谐氛围,但并没有通过自己的语言,情感的释放,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表现机会并给以肯定和鼓励。
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才能有提高,这是我上完公开课的些许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