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训练学2(1)(1) (1)

运动训练学2(1)(1) (1)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引论一、名词解释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二、填空题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为:(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

2、第一届夏季运动会与(1896 )年在(希腊雅典)举行。

3、竞技体育的构成包括( 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竞技体育管理) 四个组成部分。

4、竞技体育的特点有(竞争性)、规性、(集群性)、(公平性)、(公开性) 、(观赏性) 、功利性。

三、判断题1、竞技体育是以创造优异成绩的社会教育活动。

(错是体育活动)2、竞技体育有选材、训练、竞赛三部分组成。

(错还有竞技体育管理)3、竞技体育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竞“和”技“两个方面。

(对)四、简答题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有哪些答:1)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精神2)推进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3)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品味4)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5)显示国家(地区)和社会(地区)团体的综合实力6)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7)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8)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第二节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一、名词解释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二、判断题1、运动训练理论课分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错还有项群训练理论)2、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错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3、运动员是训练的主体(错还有教练员)4、运动训练学对你从事的专项训练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错5、运动训练理论二个层次中,项群理论研究适用于所有项目的规律性问题(错,三个层次)三、填空题1、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2、依理论所覆盖的领域,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3、(本源性)、(综合性)、(实践性) 是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四、论述或简答竞技体育各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答:从不同的实践过程中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1.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战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

2.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3.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成人,满足社会的需要。

4.无论是运动选材、运动训练、还是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下才能获得实施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节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名词解释运动成绩: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的综合评定。

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运动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二、判断题1、运动成绩也就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胜负或者比赛名次。

(错还包括竞技水平)2、运动训练过程的始发点是确定训练目标。

----------3、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竞技能力。

(错参加竞赛并取胜)4、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主要包括运动成绩诊断和竞技能力诊断。

(错还有训练负荷诊断)5、运动成绩是由运动员自身在比赛中的表现和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决定的。

(错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11、人体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即竞技体育。

(错)12、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就是其训练水平。

(错)13、竞技能力由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三者所构成。

(错还有心理和运动智能)14、训练水平既可以反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又可以表达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的能力。

(对)15、运动员竞技能力要素中某种能力的缺陷,其总体竞技能力就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填空题1、竞技能力构成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力)、(心理能力)五个方面。

2、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成为(竞技水平)。

3、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包括(对手在比赛中的成绩) 、(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 、(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三个方面。

4、训练目标建立的指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训练负荷指标)。

5、负荷包括(负荷量)、(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四、简答题1、状态诊断的意义何在?答:1)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了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3)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2、训练目标的建立意义何在?答: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2)提出制订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3、如何理解运动训练学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答: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具体表现在:1.综合性:运动训练学和其他的学科有着紧密的横向联系。

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化等生物学学科,教与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和运动心理学及其他相应专业的理论。

2.应用性: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为何练,练什么,怎么练和怎么练的问题。

4、运动训练的目的和任务?答: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具体任务包括:(1)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2)提高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知识;(3)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4)自我训练的能力(5)思想政治教育五、论述题简述运动训练学及各训练理论层次的关系。

答:(1)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和科学专项训练理论是阐明各专项训练规律及有效组织各专项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2)运动训练学与专项训练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运动训练学源于专项训练理论,是以专项训练理论为基础,从各专项训练理论中总结,提炼出带有广泛适用性的共性规律,并使其上升为对不同项目的运动训练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第二章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一、名词解释运动训练管理:是指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二、填空题1、运动训练管理包括(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三个管理层次。

2、(国家体育总局)行使运动训练宏观管理的职能。

3、运动队训练管理工作体系包括(训练决策系统)、(训练实施系统) 、科技服务系统、(生活与物质保障系统)、(医学保障系统)。

4、根据功能可以把教练员分为(总教练)、主教练、(主带教练)、(助理教练)、(科研教练)。

5、我国在( 1987 )年在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6、高校优秀运动员的来源有(退役队员) 、(体育特长生) 两条途径。

7、高校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经费主要途径有:( 学校拨款) 、(学校外行政拨款)、(自筹资金) 、与企业、体育局合作。

8、职业俱乐部球员来源有( 二线、三线队伍的输送) 、(球员转会) 、(引进外籍球员) 。

9、(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的突出特点。

10、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是金字塔结构体制。

三、判断题1、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显著特点。

(对)2、优秀运动员成才一般5-6年,(错)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其实质是对优秀运动员的管理。

(错)4、职业俱乐部可以买卖球员。

(错可以租借,转会)5、职业俱乐部管理模式一般是总经理领导下教练员负责制。

(错董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6、1995年我国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同年在高校招收优秀运动员。

(错后者是1987年)7、国家体育总局代表我国政府行使竞技体育相关事宜的管理权力。

( 错)8、运动训练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错)9、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

(错)四、简答题1、运动训练管理工作体系分为哪几个子系统?各承担什么功能?P31-38答:1)训练决策系统2)训练实施系统3)科学支持系统4)医学保障系统5)生活与物质保障系统五、论述题新的社会环境背景下,请结合自身谈谈对“举国体制”的认识。

答:第三章运动员选材一、名词解释1、运动员选材: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门人才的过程。

2、遗传度:指某一个特定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决定于遗传,有多大比例决定于环境因素,一般采用百分率表示。

3、骨龄:一个骨骼发育的程度,即骨骼年龄。

二、判断题1、运动员选材对象是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少年。

(错)2、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的起点。

( 对)3、运动员选材的最终任务是为竞技体育选拔、培养和贮备一批优秀后备人才。

(对)4、运动员选材可以分为经验选材和科学选材。

(错科学选材)5、环境是诱发基因突变的基本条件。

(对)6、遗传度越大说明性状受遗传影响越大。

(对)7、原则上,遗传度小于30%的指标不作为选材指标。

(错应该是50%)8、骨龄代表个体的生活年龄。

(错生物年龄)9、早发育即骨龄超过生活年龄2.0岁以上者。

(错)10、正常发育延展型很难成才。

(错)三、填空题1、运动员选材的对象是( 训练的专门人才) 。

2、运动员选材可以分为( 自然选材) 、(经验选材)、(科学选材) 三个阶段。

3、竞技能力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

4、基因遗传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两种方式。

5、竞技能力遗传具有(连续性)、(相关性)、(阶段性)的规律。

6、遗传变异的原因主要有(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彷徨变异)三种。

7、(环境) 是诱发突变的基本条件。

8、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有(阶段性和程序性)、(不均衡性)、(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9、克托莱指数= (体重(KG))与(身高(CM))的比值×10010、个体的年龄包括( 生活年龄和生物年龄两种。

四、简答(论述)以某一项目为例,简述该项目选材的基本步骤。

答:P83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1、运动训练原则: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科学的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3、适宜负荷和适时恢复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4、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