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交大闵行校区减速带设置的建议
提案人:夏骐萌5091619059
联系方式:************.cn
【案据】
在闵行校区内拥有众多的减速带,类型分为3种,第一种为无间隔,第二种在中间有间隔,第三种中间有两条间隔。
具体请看附图。
根据我在人人网()上做的调查,在参与投票的148人中,86人(58%)在遇到减速带时第一选择是“绕过去”。
而在设置了减速带的地方,尤其是第一种减速带,能提供给学生们“绕过去”的空间只有两边狭小的区域,每边每次最多通过1辆自行车。
在许多地方,每隔不到30米就有一根减速带,而且以第一种减速带最为常见。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7、8辆自行车骑行在路上,一碰到减速带,立刻两边分开,排着队有序地通过两边的平地“过道”。
在同学们的眼中,设置了减速带的路面瞬间就从如此宽阔压缩到如此狭窄。
宽阔的道路因为减速带而失去了意义。
在交大,走路去上课的同学也不在少数,有时候人行道被树挡住,或者人多的时候,通常都会选择贴着人行道行走。
而这个区域正是减速带的“平地过道”,于是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人和车为了通过这个“过道”而争先恐后的场面。
【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同学碰到减速带选择“绕过去”的理由,都是觉得直接骑过去会在减速带上颠一下,很不舒服,也容易折损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所以如果情况允许,总是会选择绕路。
事实上,交大校区内并没有非常多的机动车流量,与自行车的庞大军团相比,机动车几乎可以忽略不记。
因此我认为根本没必要设置那么多那么密集的减速带。
另外有些减速带的设置非常不合理,像思源北路横穿A4的那段区域,已经设置了不让机动车通过的隔离栏杆,却又设置了减速带,无疑是多此一举,非但无效,还给学生们添了许多麻烦。
相比较而言,第2第3种减速带的通行能力要强出许多。
它们既能起到减速的作用,“过道”也比较多,尤其中间也有通路,大大增强了通行能力。
如果减速带需要保留的话,把占绝大多数,通行能力差的第一种减速带换成第二或第三种效果会比较好。
【建议】
撤消类似思源北路A4段的无用减速带,将主要道路上的所有第一种减速带换成第二或者第三种。
附图1:第一种减速带附图2:第二种减速带附图3:第三种减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