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年政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年政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 Word版含解析

学业水平过关(十)一、单项选择题Ⅰ1.“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同庆中秋节是( )A.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中华民族身份的唯一标志C.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源泉D.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解析:“举国同庆中秋节”即庆祝民族节日,故A符合;B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答案:A2.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重庆、湖北等地的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等地安家落户,他们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文化变迁产生着极大影响。

这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解析: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属于人口迁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3.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

所以②说法错误。

答案:C4.下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项即可。

答案:A5.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

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装冷饮茶。

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

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为主。

不同国家饮茶文化各有差异是因为( )A.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C.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D.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解析:A与题干要求无关;CD是文化差异的表现,故不符。

答案:B6.有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它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B.是片面的,它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C.是错误的,它没有看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D.是全面的,它客观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解析: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而没有看到消极作用,因而是片面的。

A、D两项错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传统文化的作用没有关系,排除C项。

答案:B7.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

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

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解析: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推陈出新,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是对文化创新重要性的考查。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②的说法正相反,是错误的,不选。

答案:B9.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印刷术的发明B.电子和络的发展C.印刷媒体的推广D.报纸、杂志等的出现解析:依据教材可知,C符合题意。

10.“抬头看春晚,低头抢红包”,人们“点、按、戳、摇”各尽所能,“抢红包”成为狗年热词。

春节派红包的习俗始于压岁钱风俗,流传至今少说也有近千年历史了,原本是长者向幼者表达爱护祝福之意的红包,在狗年到来之际演变为“现象级”的公众行为。

这说明( )A.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C.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解析:春节派红包的习俗始于压岁钱风俗,在狗年到来之际演变为“现象级”的公众行为,体现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项符合题意。

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A项错误。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但不是根本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B项错误。

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C11.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同时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大大加快。

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 )A.欢迎世界一切文化在中国的传播B.防止外域文化冲击中华文化的传统C.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决定作用D.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动学习先进文化解析:我们欢迎世界一切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项说法错误;B项是封闭主义的表现,不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决定作用;D项说法正确。

答案:D12.数字技术、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鉴赏文化的渠道和方式,既极大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也为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体现了科技进步( )A.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B.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C.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D.往往会催生社会变革解析:材料强调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C项说法正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D项说法错误。

答案:C13.“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丧失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

中华文化要进行创新,就必须(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立足实践,服务于实践④吸收人类一切文化成果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人类文化成果有积极成分和消极成分,④说法错误,不选。

14.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理念。

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解析: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具有两重性,③观点错误;发展先进文化应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说法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A15.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

对此( )①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②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③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④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全面接受外来文化”的观点是错误的,②不选。

“汉语”不是世界文化遗产,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与题意不符,④不选。

①③正确,故选B项。

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Ⅱ16.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着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看,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③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④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足点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解析: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①说法正确;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人们又享用着文化,感受文化的影响,③说法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立足点,④说法错误。

答案:D17.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赋、散文、楹联、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

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 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解析:由与西方艺术风格不同可知,D符合题意。

答案:D要说明( )A.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B.文化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解析:题干主要强调文化创新对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意义,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

答案:D19.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中蕴含的道理是(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C.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D.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解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和动力,故B正确;A不符合题意;CD说法错误。

答案:B20.每座历史建筑,年代不同,建筑材料、结构也有所不同。

杭州市文物保护部门为每一处历史建筑编撰了专属的《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使得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都能有的放矢,修旧如旧。

该做法能够( )①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③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④批判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杭州市保护历史建筑的措施能够提高文物保护能力,保存城市的历史文脉,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①②符合题意;杭州市保护历史建筑的措施是“修旧如旧”,这并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项。

答案:A21.《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员工到社区开展敬老活动。

这表明( )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②民族节日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应积极保护③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④传统习俗培育文明风尚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②说法错误,民族节日不属于文化遗产;④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①③正确,符答案:A22.有人大代表指出:把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设立为法定节假日,通过宣传金婚老人、和睦家庭等载体,大力宣扬爱情忠贞、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扭转当前不断被西方文化腐蚀的社会道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