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度衢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报告衢州市国土资源局二○一二年二月一、概况(一)衢州市概况衢州市地处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西段,浙赣铁路横贯全境,公路有杭金衢高速公路,为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
市域东接金华市、兰溪市,东南接遂昌县,南部与福建省南平市相交,西部与江西省上饶地区、景德镇市为邻,西北部与安徽省黄山市接壤,北面与淳安县、建德市毗连,东西宽127.5公里,南北长140.25公里,辖江山一个县级市和龙游、常山、开化三个县及柯城、衢江二个区,总面积8836.52平方公里,总人口249.86万人。
(二)矿产资源基本情况衢州市地处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地层发育较全,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全市已发现矿产50种,目前条件下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有三十余种,以非金属矿产占主导地位。
(三)主要矿产资源现状衢州市的矿产资源中非金属矿产(如萤石等)具有优势,金属矿产探明资源储量有限。
主要有建材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有色金属矿产等五大类矿产,石灰岩、石煤、黄铁矿的地质资源量居全省前列,叶腊石为全省四大产区之一。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一)矿山企业基本情况2011年底全市持证矿山数214个,从业人员4568人,矿石产量2910.77万吨,矿业总产值84756.88万元,利润总额10804.27万元。
详见表2-1。
矿山企业经济类型2011年度衢州市矿山企业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集体企业为主,国有矿山数2家,仅占0.93%,从业人员占10%,产值仅占1.13%。
矿山企业规模受资源储量和矿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我市矿山以小型为主,其中,大型矿山6个、中型矿山32个、小型矿山155个、小矿21个。
详见图2-2。
(二)矿业结构2011年,全市开发利用的矿产27种,其中有色金属矿产有矿山企业5个,占总矿山数的2.34%、从业人员占0.81%、产值占0.53%;冶金辅助矿产矿山企业9个,占总矿山数的4.21%、从业人员占3.15%、产值占2.83%;化工原料矿产矿山企业2个,占矿山总数的0.93%、从业人员占8.69%、产值占0.86%;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矿山企业196个,占矿山总数的91.59%、从业人员占86.47%、产值占95.55%;矿泉水开采企业2个,占矿山总数的0.93%、从业人员占0.88%、产值占0.23%。
在开采的矿产中,建材类和其他非金属矿产无论产量还是产值均居主导地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次之,有色金属矿产与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再次之,水气及其他矿产所占比重很小。
详见表2-2。
表2-2二〇一一年度衢州市矿业构成情况统计表1、普通建筑材料矿产占主导地位随着各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普通建筑材料矿产的需求日益增加。
衢州市普通建筑材料矿产,即砂、石、粘土矿产(有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页岩、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砂岩、建筑用凝灰岩等7个矿种),其矿山数量、从业人数、矿业产值、利润总额均超过了其他各类矿产的总和而雄居榜首,2011年矿业产值56636.53万元,同比增长了27.93%,利润总额7571.1万元,同比增长了68. 17%,分别约占全市矿业总产值、利润总额的66.82%和70.08%。
2、非金属矿产具有发展优势非金属矿产是指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其它非金属矿产等四大类固体矿产。
它们在衢州的矿业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值仅次于普通建筑材料矿产。
我市对于有市场又有资源条件的非金属矿产多已开发利用,以水泥用灰岩和饰面用板岩为主,按产值排序为:水泥用灰岩11509.94万元、制灰用石灰岩4095.9万元、萤石2048.99万元、水泥配料用页岩1671.67万元、方解石1488.2万元、饰面用花岗岩1395万元、饰面用板岩1352.8万元、叶蜡石1300.8万元、水泥配料用砂岩1267.17万元、冶金用白云岩283.92万元、陶瓷土144万元、饰面用辉绿岩96.3万元、耐火粘土63.27万元、饰面用大理岩36.4万元。
3、金属及其他矿产比重小全市金属矿矿山企业仅有7家(铜矿、锌矿、钨矿和硫铁矿),产量11. 15万吨,产值1173.99万元;矿泉水企业全市仅2家,产量0.9万吨,产值192万元。
综上所述,衢州市2011年矿业构成以普通建筑用砂、石、粘土等乙类矿产为主,甲类矿产中的非金属矿产次之,金属矿产及其他矿产所占比重甚微。
(三)地区分布衢州市矿山为省厅和县(市、区)局发证,没有市局发证矿山。
从各县(市、区)采矿业开发利用情况来看,常山县、龙游县、江山市开发强度大,其矿业总产值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常山县24113.8万元、龙游县23898.87万元、江山市18691.41万元,分别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28.45%、28.2%、22.05 %,三个县(市)的产值总和达到衢州全市的78.7%。
其它三个县、区矿业产值依次为衢江区14295.52万元、开化县2657万元、柯城区1100.2万元,分别仅占全市的16.87%、3.13%、1.3%。
详见表2-3。
表2-3二〇一一年度各县(市、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表三、主要矿产开发利用情况2011年衢州市矿产开发以乙类矿产为主,非金属矿产开发优势明显,全市主要矿产多为此二类。
现根据对矿种矿业总产值排序,结合矿石产量、矿业利润情况,对我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情况作如下说明。
1、砖瓦用粘土及页岩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技术的手段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快速发展。
受政策控制,2011年砖瓦用粘土及页岩矿山数与从业人数延续了逐渐萎缩的势头,但受新农村建设—旧城改造对砖块需求量上升的影响,多孔砖、条砖等销售价格及产量稳步提升,2010年度平均销售价格约130元/吨,2011年提高到平均约160元/吨,工业总产值和矿山利润总额较去年增长较大。
其中,矿石年产量390.61万吨,较上年提高了26.17%;矿业总产值42573.3万元,同比增长17.57%;利润总额5236.6万元,同比增长50.57%。
2、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灰岩是我市重要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强度一直很大。
同2010年相比,2011年全市水泥用灰岩矿山15个,减少3个,下降了16.67%;产量由910.02万吨增长至1063.71万吨,上升了16.89%;矿业总产值由10440.06万元增长至11509.94万元,提高了10.25%;利润总额由1385.93万元增长为1647.2万元,上升了18.85%。
水泥用灰岩生产在矿山数压缩的情况下,矿石产量、产值、利润明显升高,表明其矿产品的价格在逐步提升,但生产效率仍有待提高。
3、建筑石料用灰岩衢州市建筑石料矿山以建筑石料用灰岩为主,其各项经济指标均占全市建筑石料矿山总数的50%以上。
同2010年相比,2011年全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减少2个,下降了10.53%;从业人员增加5人,上升了1.81%;矿石产量增长362.42万吨,上升了125.84 %;矿业总产值增加6436.21万元,上升了123.93%;利润总额增长1230.1万元,上升了181.19%。
表3-1 主采矿种2011年度与2010年度开发利用情况对比表四、2011年度矿产开发特点2011年,我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初见成效,矿山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
与2010年相比,全市矿山数与从业人数继续减少,但受新农村建设—旧城改造与杭长铁路客运专线等工程建设的影响,2011年度矿石产量、矿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均出现了较大的增长,矿山规模不断扩大,矿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1年全市共有生产矿山214家,比2010年减少17家,同比下降7.36%;从业人员4568人,比2010年减少355人,同比下降7.21 %;矿石产量2910.77万吨,比2010年上升799.37万吨,同比增长37.86%;实现矿业总产值84756.88万元,比2010年增长15442.5万元,同比增长22.28 %;利润总额10804.27万元,比2010年增加4886.52万元,同比增长82.57 %。
表4—1 2009—2011年衢州市矿业主要指标一览表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存在主要问题1、通过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矿山布局日趋合理,但仍存在矿产资源开采方式粗放、落后的现象,也暴露出规划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不足。
大多数私营、个体矿山存在着"小、散、低"的现象,资源利用率较低,矿山经济效益不理想。
2、科技投入不足,非金属矿深度开发利用研究不够,造成优质矿产资源的浪费。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缓慢,产业链短,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非金属矿产应用研究投入较少,可供开发利用成果不多。
3、开采矿量的核准和储量的核减不及时,采矿权许可证年限太短,采矿权人对矿产资源储量不够重视。
4、具体负责年报的矿管人员不固定,培训不及时到位,他们对填报年报的要求不清楚,出现填报不准确,审核不到位的现象,造成上一级年报审查难度。
5、采矿权人对待年报的态度不端正,填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个私企业填报的产量、产值“缩水”现象比较严重,年报表的数据存在问题较多,但又难以核实,造成数据失真。
(二)对策和建议1、深入开展储量动态监管,加强矿区储量核查。
认真贯彻实施《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和统计的管理工作。
2、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开放探矿权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地质勘查工作,如对萤石矿产的重点勘查。
另外,还要探索由政府出资勘查矿产资源形成采矿权进行出让的新路子。
3、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工作,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对矿山企业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的审查,促进科学地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
4、加强矿产资源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数据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
挑选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分)局懂业务,肯钻研,工作责任性强的同志担任此项工作,人员相对固定。
同时对统计年报人员进行培训,把好基础报表填报关。
5、加强与经贸、水利、公安、安监等部门的联系,从多方位对我市生产能力低下、竞争能力差的砖瓦企业进行指标压缩,设立粘土企业淘汰指标,制定淘汰实施方案,进一步维护衢州市域范围内砖瓦市场的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