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PPT教学课件
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PPT教学课件
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乙
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 滴加的稀盐酸不足量
。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 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Ⅲ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加水溶解并滴 加酚酞
②取样品滴加稀盐酸
【提出问题】 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硫酸)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 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H2。
三、设计化学实验的一般思路 实验原理→所需药品和仪器→整体规划出实验基本步骤→分段设计(包 括每个细节),首尾呼应。
四、实验方案的评价方法 从原理是否正确,操作是否简便,是否经济合理,是否安全,是否有 利于环保,推理是否严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
1.(2015·孝感)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 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 究。
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Ⅲ成立
【思考】 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 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 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 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难溶的碳酸钙。
3.(2015·资阳)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老 师叫各小组开展探究。
【总结反思】 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 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 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 硫酸。 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 (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 不能 (填“能”或“不能 ”)。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 NaOH(氢氧化钠) 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 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专题十一 实验探究
一、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 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二、化学实验方案包括的内容 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实验原理;④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 格);⑤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的装配和操作);⑥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 果的处理;⑦问题和讨论。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实 验
丙同学实 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 少许于试管中,将表 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
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 少许于试管中,向试 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
酞试液
铝片逐渐溶液,并有 大量气泡冒出,收集 气体点燃,火焰呈淡
蓝色
溶液变_红___色
猜想(2)成立 猜想(3)成立
2.(2015·乐山)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工业上通过 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 CaCO3=高==温==CaO+CO2↑。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哪些成分? 【猜想】Ⅰ.只有氧化钙 Ⅱ.只有碳酸钙 Ⅲ.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 子里。由此猜想: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 中某一种溶液。 【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 (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氯化钠(NaCl)溶液 。 (2)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 碳酸氢钠和硝酸钠的化学式中钠的原子个数为1,而标签中为2(或碳酸 氢根和硝酸根化合价为-1价,而标签中显示推断酸根为-2价)。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 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中入一定量的水、振荡,
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Ⅱ成立。乙同
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Ⅱ成立,其理由
是 沉淀也可能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
。
(2)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
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