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

第十一章--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


2)带状发展和蔓延
海滨风景区,特别是 那些缺乏规划控制的 地方其基础设施往往 沿海岸线蔓延,以图 方便。

3)基础设施超负荷
4)与本地居民隔离

风景区与周围村庄分 割,造成隔阂,旅游 者享受的接待设施, 村民不能享受,与旅 游者不能融合
5)交通堵塞
不同的交通方式互为障碍 风景区某些地段超负荷 停车场供需不符

2、旅游者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黄山在20年时间内, 分别在天都峰等 处发生5次火灾, 烧毁森林公里, 损失惨重,均与 旅游用或不慎有 关
3、任意砍伐树木做烧柴和帐篷,改变 森林的树龄结构
1955年以前黄山森林覆 盖率为75%,现在56%, 黄山北海景区号称万 松林,现在成百松林。 年均砍伐木材500立 方米

非洲政府认识到,发展旅游可 以赚取外汇,而发展旅游必须 保护旅游资源,特别是要保护 好野生动物,到20世纪80年代 东非和南非已建立了207200平 方公里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 保护野生动物最多的地区
4、旅游使采取行政的和规划的 控制成为可能
四、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与植物 1、对鲜花、苗木和真菌的采集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 家公园有益于某些野 生动物的大量繁殖, 从而刺激争夺食物的 战争
旅游者购买动物纪念品导致大量野生 动物被猎杀

非洲至少每年有1000 头大象被杀,在肯尼 亚每年有25000张斑马 皮出售
3)旅游、野生动物和居民之间的关系
(1)保护野生动物占用大量耕地

人口增长需要扩大耕 地、放牧面积,保护 野生动物需要大量的 土地。如非洲其人口 增长每年为每年35%, 每对夫妇平均生于 6—7个

2、旅游对基础设施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用地更为紧张
交通堵塞
噪音增加影响居民生活
第三节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一、旅游地居民从欢迎到赠畏
二、产生示范效应

1 、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积极效应
1

旅游以其自身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 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 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成示范 效应。
2、旅游增加值

旅游总收入扣除外购的物品和服务支出 的费用直接旅游增加值
旅游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
旅游经济增加值=直接旅游增加值+
旅游间接增加值
第二节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1、独立关系 2、共生关系 3、冲突关系

二、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一)、旅游与环境共生关系的促成因素 1、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公园是改善 城市居民生活的良方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 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 地理区位。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收入低、失业和待业 程度高,工业发展水平低,极大地依赖农业出口获取 外汇。

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 化的一种手段
1、出口初级产品的不利之处 1)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和外贸条件的控制 2)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集中在有限的品 种上 3)初级产品出口的市场不稳定 4)加速资源破坏,加剧国内市场短缺
2、过多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加 剧富营养化的过程
3、氧的供给和分布变化对水生 动植物产生影响

游轮泄漏、游艇排放 造成大量油物污染, 对氧的供给造成危害
4、汽油会增加水体的危害程度

汽油中含有大量的铅 化合物,沉入水底会 对某些生物造成危害
(三)、旅游与大气质量
噪音污染
煤作燃料污染
交通工具污染
国内亿 3522.36 3878
增长% 10.5% 10.1
9100
13187
—7
5.5 —1.1 2.7
8.7
16.10亿 17.12 19.02
—0.9
15.5% 6.3% 1.1%
173
419.19 408.43 397
—14.8
23.5% —2.6% —2.9%
3442
7770.62 8749.30 1.02万亿
4、大量垃圾堆放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
5、步行旅游者和汽车交通直接 对植物产生影响

当超过生态容量时就 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 响
(二)旅游与水质量
1、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水体

1994年,单霞山每天至少有240 吨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锦江,
表7、1984年黄山各景区排放生活 污水
黄山景点 温泉 北海 玉屏楼 排放污水量 3.32 万吨 2.98 万吨 1.54 万吨

2、观光旅游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质量
3、自然资源有限,对其利用要 强调有效性
4、环境保护在生态方面受到了重视
5、环境保护已使旅游业得到了经济效益
(二)、旅游对环境的保护形式

1、旅游促进了对历史遗迹、古建筑、纪 念馆的恢复
2、旅游促进一些旧的建筑改造 为新的旅游设施
3、旅游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提供了推动力

2、旅游作为无形出口产业的优越之处
1、旅游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不破坏能 源即可创汇 2)旅游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本国控制 3)旅游收入是现汇收入

4)换汇成本低,收入高

中国的旅游换汇成本明显低于贸易出口 换汇成本,一般为贸易换汇成本的2/3左 右。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1.发展旅游业的要目的:赚取外汇,改善 收支平衡状况。 2.扩大国家外汇收入的途径: 贸易外汇 非贸易外汇
五、旅游与税收

旅游税收包括: 公司企业及职工所得税 进口关税 营业税 机场税 入境 汽油税 烟酒与奢侈品税 护照签证手续费及各种执照税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对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发 生一定的影响
七、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渡超前发展 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健康因素、主要客源国经济危机
中国旅游业历年总收入
年 接待人数(万人次) 旅游收入(亿(美)元)
国际 01 02 03 07 08 1300 09 12648 8901 9791
增长% 6.7 9.99
国内亿 7.84 8.78
增长% 5.3 12.01
国际 美元
177 203
增长% 9.7 14.57
—11.2
24.7%。 12 16.4%
表2 2003年主要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与收入
表 2 2003 年主要城市入境旅游接待与收入情况
序 城 市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 海 北 京 深 圳 厦 门 大 连 青 岛 西 安 昆 明 重 庆 桂 林 国际收入 (万美元) 205266 190355 130103 30153 25120 18061 14637 11325 11323 10939 增长 (%) 人数 增长 (%) -10.2 -40.4 -3.2 -18.4 -24.0 -17.8 -54.7 -39.0 -49.2 -54.7

旅游外汇收入对收支平衡的贡献 —旅游净收入

旅游的净收入=旅游外汇收入—旅游外汇 成本或漏损
外汇漏损
1、旅游者所用进口商品成本; 2、旅游设施投资的外汇成本; 3、 以下列形式支付带出国的费用: 外国旅游公司汇出国的利润和成本; 外国员工汇出国的工资; 外国贷款的利息; 管理费和支付外国旅行社和代理商的费用; 国外广告、推销、培训员工费 本地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额外消费
表8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气环境主要污 染物变化
检测 地 时时间 点 污染物浓度 SO2 总 平 均均 锣 鼓 塔 比较 6被 9倍 84.9 86.9 0.02 0.195 日 均 瞬时 NOX 总平均 日均 瞬时 最高值 0.008 0.0077 0.21 0.1009 TSP 总平均 瞬时 最高值 0.387 0.1384
(2)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地带大量被开垦 对野生动物产生危害

丧失栖息地

加剧食肉动物与被食肉动物之 间关系的压力
限制迁徙运动
实例分析——中国自然保护区 保护问题
1、当地人口与经济收入 2、偷猎 3、旅游与旅游收入 4、污染

四、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1)建筑污染 风景区内建筑特点不能与自然没有记得融为一 体,就会产生建筑污染,由于建筑风格、体量、 色彩与环境不协调造成。
旅游者到目的地的消费也是高消费,不代 表他们在居住地的消费水平,这种失真 的高消费现象,对目的地居民,特别是 青年人的影响较大
3、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也因旅 游业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4、出现国内和国际性移民
1、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积极效应


落后地区的居民通过模仿和学习,其行为 举止、卫生习惯、经商意识度可以得到改 善和提高,如西双版纳傣族农民、大理白 族、云南路南萨尼农民不仅保脱了贫困, 而且文化修养,商品经济观念独有了飞跃 发展,一些人能用英、日、德语与外国人
2、市镇的高消费形象对当地居民的影 响较大
最最高值最最高值 0.038 0.234 0.068 0.621 0.001
最高值 0.002 0.000
043 6
4、旅游与野生动物
1)直接影响 l 野生动物的捕食和繁衍规律破坏

捕猎和钓鱼使野生动物下降
食肉动物与被食肉动物之间的 关系破坏
2)旅游对野生动物的间接影响
使某些野生动物大量繁殖
第十一章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一、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第一、旅游业提供的是无形服务 第二、旅游者购买的不是旅游资源和设 施,而是美好的经历和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