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概论之船体几何形状

船舶概论之船体几何形状


第一节 船舶主要尺度 ●干舷F:船长中点处,沿船舷自设计水线至上层连 续甲板边缘的垂直距离,即型深与吃水之差值: F= D - d 注:
▼ 船舶主要尺度通常指型尺寸,即从船体外板内表面(型表 面)度量的尺寸,称为型尺寸。 ▼水线一般指夏季载重水线。
第二节 船型系数 船型系数
1、水线面系数 CW: 船舶设计水线面面积AW与矩形LWL×B 面积的比值。 即:CW=AW/Lwl×B —表征水线面的丰满度,对船舶稳性和快速性均有影响。
第二节 船舶尺度比与船型系数
2、中剖面系数CM : 中横剖面水下部分面积AM与矩形面积B×T的比值。 即:CM=AM/B×d —反映中横剖面的丰满度,CM的大小与船舶舱室内部容积 有关。CM若接近于1,则横剖面近于矩形,对船舱内部布置 等有利。
第二节 船舶尺度比与船型系数
3、方形系数CB : 船舶水下部分体积▽与长方体体积L×B×d的比值。
第三节 船体线型图
● 中横剖面(舯剖面):通过船长中点(以符号 表示)的横 向垂直平面(将船分成前后两段) 中横剖面(舯剖面)→横剖线图 横剖面与横剖线-点击播放 横剖线图 用一系列平行于中横剖面的平面剖切船体所得的曲线。 由于船体左右舷对称,所以横剖线图只表示横剖线的一半即 可,习惯上右艏左艉。 一般将船长分为10~20站,即取10 ~20个剖切面,编号自 艉至艏。
首垂线——通过首柱前缘和设计水线面的交点,并垂直于设计水线面的铅 垂线。 尾垂线——通过艉柱后缘和设计水线面的交点,并垂直于设计水线面的铅
垂线。若无尾柱,以上舵杆中心线为尾垂线。
第二章 船舶的几何形状 第一节 船舶主要尺度
2.船宽
●最大船宽Bmax——包括外板和永久性突出物在内的
船舶最大宽度。
●型宽B:沿船舶设计水线自一舷的肋骨外缘至另一舷肋骨 外缘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 ●登记宽度BR——船舶的最大宽度处的宽度,包括两
舷外板,但不包括固定突出物。
第一节 船舶主要尺度 • 3、船深
●最大高度Dmax:从空载水线面量到船舶最高固定点的垂直距离。 ●型深D:船长中点处,沿舷侧自平板龙骨上缘至上层连续甲板横 梁上缘的垂直距离;对于甲板转角为弧形的船舶,则由平板龙骨 上缘量至横梁上缘延伸线与肋骨外缘延伸线的交点。 ●登记深度DR:在中纵剖面的登记长度的中点处,从上甲板龙骨上 缘量到内龙骨顶板上缘的垂直距离。若是双层底船,则从上甲板 横梁上缘量到内底板上缘的垂直距离。内底板铺有木板时,量到 木板上缘的垂直距离。
第一节 船舶主要尺度
• 4、吃水 ● 吃水d:船长中点处从平板龙骨上缘至夏季载重水线的垂直 距离,当船舶具有尾纵倾时,首吃水df是自首垂线与平板龙骨顶线(及
其延伸线)的交点至夏季载重水线的垂直距离;尾吃水da是自尾垂线与 平板龙骨(及其延伸线)的交点至夏季载重水线的垂直距离。 (1)型吃水dm:从龙骨板上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实际吃水d:从龙骨板下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设计吃水(夏季满载吃水)ds:船舶装载设计要求的载荷重量时,在 正浮的情况下,中横剖面处从船底基线量到设计(夏季满载)水线面的 垂直距离。
即: CB=▽/Lwl×B×d
—表示方型系数CB的大小表征船体水下部分的丰满程度。由于它的大
小反映了排水量和排水重量的大小,所以也称为排水量系数。通常方 形趸船的CB接近于1,驳船的CB也很大,货船次之,客船较小。以航 速而言,低速船的CB较大,高速船则较小。
第二节 船舶尺度比与船型系数
4、纵向棱形系数 CP : 船舶排水体积▽与断面为AM、长度为L的棱柱体体积AM× Lwl 的比值。 即: CP=▽/AM×Lwl 显然 CP= CB/CM —反映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分布情况。 其值越大,即AM越小,则表示排水体积沿船长分布较均匀; 其值越小,即AM越大,则表示船舶的排水体积集中于中部。 该系数与船舶的快速性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三个垂直剖面-动画-点击播放
第三节 船体线型图 型线形成原理动画-点击播放 三个互相垂直的基准投影面为:
● 纵中剖面:通过船体甲板中心线的纵向垂直平面
(将船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纵中剖面→纵剖线图
剖线动画-点击播放
纵剖线图 : 用一系列平行于中纵剖面的平面(一般在1/2船宽内 取 3~4道)剖切船体所得的曲线称为纵剖线,在其他两个 投影面上为直线。
●设计水线长LWL:也称满载水线长,是沿夏季载重水 线自船首垂线至尾端点的距离。 ●登记长度LR:量自龙骨板上缘的最小型深的85%处的水 线长度的96%,或沿该水线面从首柱前缘量到上舵杆 中心线的长度,两者取较大者。
第二章 船舶的几何形状 第一节 船舶主要尺度
●垂线间长LPP:艏垂线与艉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是沿设计夏 季载重水线由艏柱前缘至舵柱后缘的距离;对于无舵柱船舶, 则量至舵杆中心线。
船 舶 概 论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魏斌 luoye@ QQ:251286238
第二章 船舶的几何形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船舶主要尺度 第二节 船舶尺度比与船型系数 第三节 船体线型图 第四节 船舶外部形状

学习目标:
1、理解船舶主要尺度定义的含义 2、理解船型系数及尺度比定义的含义及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3、理解线型图的表达内容 4、一般了解船舶的主要外部形状
第二节 船舶尺度比与船型系数
4、 垂向棱形系数 Cpv :
设计水线或夏季满载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Vm 与相应的水线面面积Aw、型吃水d两者的乘积的比值。
即: CPv=VM/AW×d
第三节 船体线型图 – 一、型船体
• 钢质船舶的主甲板下表面与 船壳板内表面所围成的体积。 – 二、三个基本平面 • 1、基平面(Base plan)——过船舶龙骨线与型线图中站面的 交点,并与设计水线面平行的平面。 • 2、中线面(Central longitudinal plan)——沿船舶首尾方 向设置,并与基平面垂直的平面。 • 3、中站面(Mid station plan)——位于船舶垂线间长或设 计水线面长的中点,并垂直与基平面和中线面的平面。
第二章 船舶的几何形状 第一节 船舶主要尺度
在学习船舶主尺度前先要建立型尺寸的概念!
1.船长
●总长LOA:船首前端量到船尾后端的水 Lmax: 船首前端量到船尾后端的水平距离,包括 船壳板厚度及其他突出附体。
第二章 船舶的几何形状 第一节 船舶主要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