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课件-微观部分-第三章-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课件-微观部分-第三章-效用论
4. 消费者剩余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 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 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距。
pa
p0
0
b Q
Q0
1.效用论概述
Q0
cs=∫0 f(Q)dQ- P0 Q0
特写:效用的衡量
在19世纪,一些哲学家相信,消费物品和劳务 所获得的福利或效用确确实实是可以衡量的。 他们的想法是,把人放在某种机器上,让他吃1 个馅饼,然后从机器的计量表上读到他从这个 馅饼中所获得的“快乐”或效用的数量。
学时分配与重点难点
学时:6 重点难点:消费者均衡,效用,边际,无
差异曲线,预算线的概念和规律。难点是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什么是效用? 基数效用论
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 消费者均衡 3. 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 4. 消费者剩余
1.效用论概述
什么是效用?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
与限制条件4X1+5X2=1000联立,
可得消费者最优选择为:X1=125,X2=100
1.效用论概述
3. 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 出发点: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依据: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
推出: 商品的需求价格随MU的递减而递减 即:需求价格随消费量增加而下降
1.效用论概述
1.效用论概述
基数效用论
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总效用(T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 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 量的总和。TU=f(Q)
- 边际效用(M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 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 量的增量。MU= ∆TU(Q)/∆Q
∆Q 0 MU=lim ∆TU(Q)/∆Q
例: 分别是P1=4元,P2=5元,消费 者收入为1000元,试求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先求出边际效用
MU1
1 2
1 1
X1 2X22
消费者均衡条件是:
MU2
1 2
1
X12
1
X2 2
1 2
1
X1 2
1
X22
1 2
1
X12
1
X2 2
4
5
化简为4X1=5X2
x2=6
则消费者的总效用为: (11+10)+(19+17+15+13+12+10)=107
如果消费者购买4单位商品1和4单位商品2,就 会出现 MU1/P1=8/1 < 13/1= MU2/P2 MU2/P2 消费者会增加对2的购买而减少对1的购买
如果消费者购买1单位商品1和7单位商品2,就 会出现MU1/P1=11/1 > 8/1= MU2/P2 消费者会增加对1的购买而减少对2的购买
Q
TU
MU
1
12
12
2
18
6
3
21
3
4
22
1
5
22
0
6
20
-2
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呢?
一是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生理上得到 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就递减了。
另一种解释是设想每种物品都有几种用途,再假定消费者把用途按 重要性分成几个等级,当他只有一个单位的物品时,作为有理性的 人之理性的行为,他一定会将该物品用于满足最重要的需要,而不 会用于次要的用途上;当他可以支配使用的物品共有两个单位时, 其中之一会用在次要的用途上;有三个单位时,将以其中之一用在 第三级用途上,如此等等。
=dTU(Q)/dQ
1.效用论概述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产品或劳务具有效用是 形成产品价值的必要条件,但产品真正具 有价值是由物品的稀缺性,从而是由产品 或劳务的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即 MU)决定的。
1.效用论概述
决定商品价格的是商品的边际效用
200多年前,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 钻石和水的价值悖论:
例:
商品的数量Q 商品1的边际效用MU1 商品2的边际效用MU2
1 2 345678 11 10 9 8 7 6 5 4 19 17 15 13 12 10 8 6
消费者的收入为8元,P1=1元,P2=1元 则在均衡时有:
P1X1 P2X2 12168
MU1 MU2 10
P1
P2 1
最优解:X1=2
怎样才能使得花费一定量货币所买得的各种一定量的商 品的总效用达于极大值呢?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 P1 x1+P2x2…+Pnxn= I(限制条件) 所- 购M买U的1/各P种1 =商M品U的2边/P际2 效=…用.之.=比M等U于n/它Pn们=的λ(价均格之衡比条,件就)是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他花费的每一元钱所买进的每种商品之边 际效用都相等。
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 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萨缪尔森的“狗尾巴摇动狗身子”。
1.效用论概述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 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 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 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 减的。(类似地,货币的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用来解释需求规律 (定理)的一种理论观点。
我们没有办法严格证明边际效用递减,但是,如果边际效用不是 递减的,那么,世界上所有的食物也许不够一个人吃。
1.效用论概述
2.消费者均衡
是指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 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说,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
的满足程度。
基数效用
边际效用
效用
序数效用
无差异 曲线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 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萨缪尔森:幸效 欲 福用 望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 (1)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
第三章 效用论
你不可能永远得到你想到的
——Mick Jagger
教学内容
效用论概述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消费者均衡 价格的变化和收入的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市场需求曲线 不确定性和风险(了解即可) 小结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等基本 概念;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 率递减规律和无差异曲线分析;学习运用 效用最大化来分析解释问题;掌握消费者 均衡实现的条件和需求曲线推导方法。
但是,由于这样的机器至今仍然没有制造出来, 因而效用是无法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