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秩序,提高安全生产培训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等,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机构从事安全生产培训(以下统称“安全培训”)活动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培训工作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安全培训活动是指以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
(一)安全监管人员是指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的人员,以及经委托承担安全监管工作职责的乡镇(街道)在编工作人员。
(二)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本单位生产经营负全面责任,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通常情况指法定代表人或者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负责人。
具体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分公司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务局)局长、矿长、站长、店长等(含实际控制人)。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
指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专兼职管理人员;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
3、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范围详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4、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外,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所有人员,包括其他负责人、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等。
(三)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是指从事安全培训工作- 3 -的教师,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的登记人员和承担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的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助理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人员等。
第四条安全培训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教考分离的原则。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安全监管局)负责指导全省安全培训工作,依法对全省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设区的市(地)、省直管县(市)、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统称市级安全监管局),县(市、区)、省农垦总局各管理局、省森工总局各林管局及所属林业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统称县级安全监管局)依法对本辖区内的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安全培训机构第五条安全培训机构是指从事安全培训或受生产经营单位委托从事安全培训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中介组织等。
第六条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具备从事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要的条件。
从事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与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与安全生产工作相关人员培训的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定期将教师、教学和实习实- 4 -训设施等情况书面报告省安全监管局。
从事除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与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工作相关人员以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培训的安全培训机构,应定期将教师、教学和设施等情况书面报告所在地市级安全监管局。
第七条安全培训机构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合格后上岗制度,保证教师定期参加继续教育。
安全培训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二)具有一定的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三年以上现场实践经历或相关工作经历;(三)具备与教学内容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或助理级以上职称;(四)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
(五)其它作为教师的基本条件。
第八条安全培训教师应当按照培训大纲要求接受培训,并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安全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应不少于56学时,- 5 -继续教育时间每年应不少于40学时。
第九条安全培训教师岗位证书不得出借、出租给其他机构或者个人。
第十条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安全培训工作制度和人员培训档案,落实安全培训计划。
安全培训相关情况,应当记录备查。
第十一条安全培训机构从事安全培训工作的收费,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行业自律标准或者指导性标准收费。
第十二条安全培训机构应积极参加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社会组织,鼓励安全生产相关社会组织对安全培训机构实行自律管理。
第三章安全培训第十三条安全培训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培训大纲进行。
安全监管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及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助理注册安全工程师除外)的安全培训大纲,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
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由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制定。
第十四条省安全监管局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教师授课评比,优秀课件、优秀培训教材的评选工作。
- 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机构应优先使用优秀安全培训教材。
第十五条省安全监管局负责全省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省属生产经营单位、本辖区内中央企业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组织、指导、监督安全培训教师、助理注册安全工程师等的安全培训工作。
市级、县级安全监管局组织、指导、监督本辖区除中央企业、省属生产经营单位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生产经营单位或受生产经营单位委托的安全培训机构组织实施。
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的登记人员和承担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的人员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安全培训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所需经费,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所从事岗位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从事采用新工- 7 -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岗位,应当对其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档备查。
第十七条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也可以委托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健全落实班组长安全培训责任制,要把班组长安全培训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体系,制定班组长安全培训实施方案,保证安全培训落实到位。
在岗的班组长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对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制度,把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积极组织或选送农民工参加有关培训,并保证安全培训所需资金。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的农民工首次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其他行业农民工首次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 8 -少于24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
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培训前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文化课补习。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完善师傅带徒弟制度,组织新上岗职工签订师傅带徒弟协议。
师傅一般应该具备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3年以上相应工作经历,成绩突出,善于“传、帮、带”,没有发生过“三违”行为等条件。
非煤矿山新招的井下作业人员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新招的危险工艺操作岗位人员,以及新转岗到上述岗位的其他从业人员除按照规定进行安全培训外,还应当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2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实习情况应记入个人安全培训档案。
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应当符合以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 9 -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已经取得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及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持学历证明经省安全监管局同意可以免予参加初次培训,实际操作培训除外;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的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注册安全工程师、助理注册安全工程师在每个注册周期内须参加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得少于48学时。
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的登记人员,承担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的人员及其他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培训时间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对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对生产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特种作业人员要重新参加安全培训。
要组织事故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
- 10 -第二十三条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选聘一线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安全培训教师。
第二十四条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培训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安全培训,包括远程培训、视频培训等。
第四章安全培训考核第二十五条安全培训考核坚持教考分离、统一标准、统一题库、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二十六条安全监管人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及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助理注册安全工程师除外)的考核标准,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
除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矿山企业以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考核标准,由省安全监管部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