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流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只是一个实现了SQL标准的数据库产品,并非SQL标准;Sybase: Sybase公司。
微软的SQL数据库当初是和Sybase合作开发的,两者非常相似;Oracle 8i:符合SQL标准的数据库产品中最流行,属Oracle公司,但该产品价格昂贵;DB2 :属IBM公司,SQL标准由DB2数据库演化而来,DB2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商业化数据库产品。
2.MySQL是一个快速、多线程、多用户、网络化数据库服务器,由瑞典TcX公司负责开发和维护。
3.信息的特征:表征性,可传播性,可处理性,可用性、可增值性等
4.数据的特征:1)数据是客体属性的反映,这是数据的内容;2)数据是记录信息的符号,这是数据的形式。
5在计算机环境下,数据管理技术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6.
7.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数据是分布的;数据是逻辑相关的;结点的自治性。
8.面向对象数据库
9.多媒体数据的主要特点:数据量大;结构复杂;时序性;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10.数据仓库
11.数据库系统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有关人员。
12.三级模式的结构特征:即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13.两级映射:外模式/模式映射、模式/内模式映射。
14.外模式又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对应于用户级。
它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模式又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对应于概念级。
它是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对应于物理级。
它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是数据库最低一级的逻辑描述
15.外模式/模式映射:定义某一个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模式改变时,外模式/
模式的映射要作相应的改变,以保证外模式保持不变。
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射:定义数据逻辑结构(模式)和存储结构(内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同样,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模式/内模式的映射也必须作相应的修改,使得模式保持不变。
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6.三级模式的优点:保证数据的独立性;简化了用户接口,方便了用户使用;有利于数据共享;有利于数据安全保密。
17.概念模型基本概念: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属性是指实体或联系所具有的特征;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描述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例如,学生
(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班级)是一个实体型;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例如,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联系是实体集之间关系的抽象;域某个(些)属性的取值范围;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关键字;
18.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19.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20.基本数据模型主要有层次、网状和关系
21.关系数据模型简称关系模型,由三部分组成:数据结构、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和关系操作。
22.关系数据库有型和值之分,关系数据库的型由若干个关系模式构成;关系数据库的值由在某一时刻各关系模式对应的关系构成。
23.DBMS一般都提供了以下三类完整性约束机制:实体完整性约束规则、引用(参照)完整性约束规则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24.
第二章
1.VFP的名称命名规则:名称中只能包含字母、汉字、下划线(_)和数字符号;名称的开头只能是字母、汉字或下划线,而不能是数字;除了自由表的字段名、表的索引标识名至多只能有10个字符外,其余名称的长度可以在1~128个字符之间;避免使用VFP系统的保留字,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文件的命名还必须符合所用操作系统的规定。
2.变量的创建:如:字符型:STORE "VFP" TO cSoft或cSoft = “VFP”
日期型:dStartDate = {^2003-09-07}
逻辑型:isTrue = .T.
3.控制变量访问:变量只有在应用程序运行时或创建它的VFP工作区中才存在。
用LOCAL 指定局部变量:只能在创建它们的程序中使用和修改,不能被更高层或更低层的程序访问。
用PRIV ATE指定私有变量:将调用程序中定义的变量在当前程序中隐藏起来,使得在当前程序中可以重新使用这些变量名。
用PUBLIC指定全局(公共)变量:任何运行的程序都能使用和修改。
4.访问变量:?ame && 显示变量cName的值;?m->cName && 显示变量cName的值;?cName && 显示字段cName的内容
5.显示内存变量:
? 命令
DISPLAY MEMORY 命令
LIST MEMORY 命令
其中“?”命令用于显示指定的变量;后两条命令用于显示所有的变量(包括系统内存变量)包括变量名、类型、当前值等,并列出所有菜单、菜单项、弹出式菜单以及逻辑窗口。
6.释放内存变量:
关闭系统:变量(包括系统变量)自动释放。
RELEASE命令:有选择地释放变量。
如:RELEASE nA, nB, nC &&释放nA, nB, nC三个变
量;RELEASE ALL LIKE c* &&释放以c开头的所有变量;RELEASE ALL EXCEPT c* &&
释放除了以c开头的所有变量
CLEAR MEMORY命令:释放除系统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
7.保存和恢复内存变量:
SA VE TO命令:将用户定义的变量写入一个文件中(缺省扩展名为.mem)。
该命令可以选择要保存的变量类型。
命令格式如下:SA VE TO FileName [ ALL LIKE | ALL EXCEPT Skeleton ]
RESTORE FROM命令:将一个内存变量文件中的变量恢复到内存中。
命令格式如下:RESTORE FROM FileName [ ADDITIVE ]
如:SA VE ALL LIKE c* TO myfile
&& 将所有以c开头的变量存入myfile.mem 文件
RESTORE FROM myfile
&& 从myfile.mem 文件中恢复所有变量
8.数组的声明:用LOCAL命令声明局部数组;用DECLARE或DIMENSION命令声明私有数组;用PUBLIC命令声明全局数组。
注:数组在声明之后,每个元素被默认地赋予“.F.”值。
9.为数组元素赋值:
DIMENSION aName[6,3] && 创建一个6×3的二维数组
aName = 123 && 给aName的所有元素赋以相同的值123
aName[1,2] = …A‟ && 给aName第一行的第二列元素赋以字符A
aName[3,3] = .T. && 给aName第三行的第三列元素赋以布尔值.T.
10.数组与表之间的数据传送:
将数据从表传至数组:
SCA TTER命令:将一张表当前记录的数据传送至数组。
COPY TO ARRAY命令:将当前表中多条记录传送至数组。
SELECT-SQL命令:可以将查询结果传送至数组。
将数据从数组传至表:
GA THER命令:将数组中的数据传送到当前表中的当前记录。
APPEND FROM ARRAY命令:在当前表的末尾添加新记录,并用数组中的数据填充这些新增的记录。
INSERT-SQL命令:向表中增添一条新记录,并以数组中的数据填充这条记录。
11.字段和对象:
字段是表记录中拥有特定数据类型的命名位置。
字段可以是VFP允许的任意数据类型。
命名字段是在表设计器中设置其数据类型的,或者是在运行时由CREATE TABLE命令来确定的。
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于拥有数据和一定行为特征的对象集合的描述。
每个对象都有其属性和方法,并能响应特定的事件。
可以通过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来处理对象。
可以利用对象来完成应用程序中需要一致性和依赖性的行为,减少代码量并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
VFP中的对象可以是表单、表单集或控件。
可以使用表单设计器或使用CREATE OBJECT()函数来创建对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