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运行规范标准

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运行规范标准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引用标准 1第三章设备的验收 2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管理8第五章运行巡视检查项目及要求12第六章缺陷管理及异常处理15第七章培训要求18第八章设备技术管理20第九章备品备件管理22第十章更新改造2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消弧线圈装置设备管理机制,使其达到制度化、规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是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提出了对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在设备投产、验收、检修、运行巡视和维护、缺陷和事故处理、运行和检修评估分析、改造和更新、培训以及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规定。

第四条本规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围10kV~66kV消弧线圈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五条以下为本规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10229-1988 电抗器GB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GB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1094.5-2003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1094.10-2003 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GB6451-1999 三相油浸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6450-1986 干式电力变压器CEEIA104-2003 电力变压器质量评价导则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7626-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J148-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3-19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 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B/T 16435.1—1996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 (电气特性)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第三章设备的验收第六条新设备验收的项目及要求1.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

2.消弧线圈器身外观应整洁,无锈蚀或损伤。

3.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4.油浸式消弧线圈油位正常,密封良好,无渗油现象。

5.干式消弧线圈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和受潮现象。

6.本体及附件齐全、无损伤。

7.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齐全。

8. 运行单位要参加安装、检修中间和投运前验收,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

第七条消弧线圈装置安装、试验完毕后的验收(一)一般要求1. 本体及所有附件应无缺陷且不渗油。

2. 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应正确。

3. 器顶盖上应无遗留杂物。

4. 建筑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中的有关规定。

5. 事故排油设施应完好,消防设施齐全。

6.接地引下线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应可靠。

7. 储油柜和有载分接开关的油位正常,指示清晰,呼吸器硅胶应无变色。

8.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确,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

9. 接地变压器绕组的接线组别应符合要求。

10. 测温装置指示应正确,整定值符合要求。

11. 接地变压器、阻尼电阻和消弧线圈的全部电气试验应合格,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

12. 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应采用镀锌制品并符合相关要求。

13. 干式消弧线圈表面应光滑、无裂纹和受潮现象。

(二)交接试验项目齐全、试验结果符合要求(根据不同设备选择以下试验项目)1.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3.接地变压器的结线组别和消弧线圈极性。

4.接地变压器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5.消弧线圈伏安特性曲线。

6.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

7.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8.绝缘油试验。

9.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10.干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以及进行器身检查的油浸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应测量铁芯绝缘、绑扎钢带绝缘。

11.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12.调匝式消弧线圈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13.检查相位。

14.控制器模拟试验。

15.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

(三)竣工资料应完整无缺1.消弧线圈装置订货技术合同。

2.产品合格证明书。

3.安装使用说明书。

4.出厂试验报告。

5.安装、调试记录。

6.交接试验报告。

7.实际施工图以及变更设计的技术文件。

8.备品配件和专用工具移交清单。

9.监理报告。

10.安装竣工图纸。

(四)验收和审批1. 消弧线圈装置整体验收的条件(1)消弧线圈装置及附件已安装调试完毕。

(2)交接试验合格,施工图、竣工图、各项调试及试验报告、监理报告等技术资料和文件已整理完毕。

(3)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缺陷已消除。

(4)施工场所已清理完毕。

(5)备品备件已按清单移交。

2. 消弧线圈装置整体验收的要求和容(1)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与项目负责单位签订质量保修书,作为合同附件。

质量保修书的主要容应包括:质量保修的主要容及围;质量保修期;质量保修责任;质量保修金的支付方法。

(2)项目负责单位应在工程竣工前提前通知有关单位准备工程竣工验收,并组织相关单位、监理单位配合。

(3)验收单位应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在验收中检查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单位并限期整改,经复验合格后方可投运。

(4)必须经验收合格后的设备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5)在投产设备质保期发现质量问题,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处理。

3.审批验收结束后,将验收报告交启动委员会审核、批准。

第八条检修后设备的验收(一)验收的项目和要求1.所有缺陷已消除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2. 一、二次接线端子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3. 消弧线圈装置本体及附件无渗、漏油,油位指示正常。

4. 三相相序标志正确,接线端子标志清晰,运行编号完备。

7. 消弧线圈装置需要接地的各部位应接地良好。

8. 金属部件油漆完整,整体擦洗干净。

9.预防事故措施符合相关要求。

(二) 试验项目(根据检修容选择以下试验项目)1.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3.接地变压器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4.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

5.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6.绝缘油试验。

7.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8.干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以及进行器身检查的油浸式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器,应测量铁芯绝缘。

9.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大修后)。

10.调匝式消弧线圈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11.检查相位(大修后)。

(三) 竣工资料1.缺陷检修记录。

2.缺陷消除后质检报告。

3.检修报告。

4.各种试验报告。

(四) 验收和审批1.消弧线圈装置整体验收的条件(1)消弧线圈装置及附件已检修、调试完毕。

(2)交接试验合格,调试报告等技术资料和文件已整理完毕。

(3)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缺陷已消除。

(4)施工场所已清理完毕。

2. 消弧线圈装置整体验收的容要求(1)项目负责单位应提前通知验收单位准备工程竣工验收,并组织检修单位配合。

(2)验收单位应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在验收中检查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单位并限期整改,经验收合格后的设备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3.审批验收结束后,将验收报告报请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九条投运前设备的验收容。

(一)一般要求1.构架基础符合相关基建要求。

2.设备外观清洁完整无缺损。

3.一、二次接线端子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4.消弧线圈装置本体及附件无渗漏油,油位指示正常。

5.三相相序标志正确,接线端子标志清晰,运行编号完备。

6. 消弧线圈装置需要接地的各部位应接地良好。

7.反事故措施符合相关要求。

8.油漆应完整,相色应正确。

9.验收时应移交详细技术资料和文件。

10.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11.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12.安装的技术记录、器身检查记录及修试记录完备。

13.竣工图纸完备。

14.试验报告并且试验结果合格。

(二)消弧线圈装置投运前验收的条件。

1. 消弧线圈装置及附件工作已结束,人员已退场,施工场所已清理完毕。

2.各项调试、试验合格。

3.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缺陷已消除。

(三)消弧线圈装置投运前验收的容1.项目负责单位应通知运行维护单位进行验收并组织相关单位配合。

2.在验收中检查发现缺陷,应要求相关单位立即处理,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第十条消弧线圈装置的日常维护(一)一般要求1. 消弧线圈、阻尼电阻箱、接地变压器等均应有标明基本技术参数的铭牌标志,消弧线圈技术参数必须满足装设地点运行工况的要求。

2. 消弧线圈、阻尼电阻箱、接地变压器等均应有明显的接地符号标志,接地端子应与设备底座可靠连接。

接地螺栓直径应不小于12mm,引下线截面应满足安装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

3. 消弧线圈装置的引线安装,应保证运行中一次端子承受的机械负载不超过制造厂规定的允许值。

4. 消弧线圈装置本体及附件的安装位置应在变电站(所)直击雷保护围之。

5. 停运半年及以上的消弧线圈装置应按有关规定试验检查合格后方可投运。

6. 消弧线圈装置投入运行前,调度部门必须按系统的要求调整保护定值,确定运行档位。

7.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应运行于过补偿状态。

8. 中性点位移电压小于15%相电压时,允许长期运行。

9. 接地变压器二次绕组所接负荷应在规定的围。

10. 运行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弧线圈装置运行工况的分析。

分析的容包括系统接地的次数,起止时间,故障原因,整套装置是否正常等,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十一条消弧线圈装置的操作(一)消弧线圈装置运行中从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切换到另一台时,必须先将消弧线圈断开后再切换。

不得将两台变压器的中性点同时接到一台消弧线圈上。

(二)主变压器和消弧线圈装置一起停电时,应先拉开消弧线圈的隔离开关,再停主变,送电时相反。

(三)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禁止操作或手动调节该段母线上的消弧线圈,有人值守变电站应监视并记录下列数据:1. 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运行情况。

2. 阻尼电阻箱运行情况。

3. 微机调谐器显示参数:电容电流、残流、脱谐度、中性点电压和电流、分接开关档位和分接开关动作次数等。

4. 单相接地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5. 单相接地线路及单相接地原因。

6. 天气状况。

(四)装置参数设定后应作记录,记录设定时间、设定值等,以便分析、查询。

(五)若巡视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向调度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