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第十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审计学》第十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一、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二、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ຫໍສະໝຸດ 一、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一)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目标 (二)筹资活动的关键内部控制 (三)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测试 (四)分析评价筹资活动内部控制
(一)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目标
1.借款和所有者权益账面余额在资产负债表结账日确 实存在,借款利息费用和已支付的股利是由被审计期 间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引起的。 2.借款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及其利息和股利已登 记入账。 3.借款均为被审计单位承担的债务,所有者权益代表 3 所有者的法定求偿权。 4.借款和所有者权益的期末余额正确。 5.借款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正确。
分析提示: 1.由证券部直接支取款项使授权与执行职务未得到分 离,不易使款项安全。该公司从资金账户支取款项时,由 会计部审核和记录,交由证券部办理。 2.与证券投资有关的活动要由两个部门控制,而有关的 协议未经独立的部门审查,会使 有关的条款未全部在协 , 议载明,可能存在协议外的约定。该公司与营业部的协 议应经会计部或法律部审查。 3.证券部自己处理证券买卖的合计处理,业务的执行与 记录的不相容职务未分离,并且未得到适当的授权和批 准。该公司应由会计部负责对投资进行核算。
(三)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测试
1.了解筹资活动内部控制 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检查筹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并做出相应记录。 ⑵公司债券和股票交易是否均经董事会人员办理,属巨额交易的, 是否对被授权者规定明确的限额,超过限额是否获得董事会的批 准,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⑶借款是否均签订合同,抵押担保是否获得授权批准。 ⑷是否按照债券契约的规定及时支付债券利息,利息支出是否按 期入账,是否划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⑸债券持有人明细账是否定期核对,是否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⑹债券的偿还和购回是否根据董事会授权办理。 ⑺实收资本是否经审计人员验证并作会计处理。 ⑻是否将筹资活动记入恰当的账户。
(二)筹资活动的关键内部控制
1.借款或发行股票经过授权审批; 2.签订借款合同或协议、债券契约、承销或包销股票 协议等相关法律性文件; 3.筹资业务的会计记录与授权和执行等方面明确职责 分工; 4.借款合同或协议由专人保管; 5.建立严密完善的账簿体系和记录制度; 6.核算方法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实质性测试的内容
精要: (一)短期借款的实质性测试 (二)长期借款的实质性测试 (三)应付债券的实质性测试 (四)长期应付款的实质性测试
(一)短期借款的实质性测试
1.取或编制短期借款明细表。 2.函证短期借款的实有数。 3.检查短期借款的增减变动。 4.检查有无到期未偿还的短期借款。 5.复核短期借款利息。 6.检查外币借款的折算。 7.检查短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否恰当。
1.股票或债券 2.股票或债券登记簿 3.经纪人通知单 4.债券契约 5.被投资企业的章程及有关的投资协议 6.有关的记账凭证 7.有关明细账和总账
(二)投资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1.股票或债券 . 2.股票或债券登记簿 . 3.经纪人通知单 . 4.债券契约 . 5.被投资企业的章程及有关的投资协议 . 6.有关的记账凭证 . 7.有关明细账和总账 .
案例:投资内控要点
某企业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的投资权限为 1 亿元以下, 董事会决定由总经理负责实施。总经理决定由证券部 负责总额在1亿元以下的股票买卖。 公司划入营业部 的款项由证券部申请, 由会计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划 转入公司在营业部开立的资金账户。经总经理批准,证 券部直 接从营业部资金账户支取款项。证券买卖、资 金存取的会计记录由会计部处理。证券部在某营业部 开户的有关协未经会计部或其他部门审核。根据总经 理的批准,会计部已将 8 千万元汇入该户。证券部处理 证券买卖的会计记录,月底将证券买卖清单交给会计部。
(二)投资循环流
投资循环是指企业为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获取经济效 益,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或将资产投放于其他企业的活 动所组成的业务循环
1.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第一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 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第二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 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 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 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 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 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而投资循环中涉 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包括为赚取差价为目的所购的有活跃市 场报价的股票、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
2.测试筹资活动内部控制 ⑴取得债券发行的法律性文件,检查债券发行是否经 董事会授权、是否履行了适当的审批手续、是否符合 法律的规定。 ⑵检查企业发行债券的收入是否立即存入银行。 ⑶取得债券契约,检查企业是否根据契约的规定支付 利息。 ⑷检查债券入账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⑸检查债券溢(折)价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⑹取得债券偿还和购回时的董事会决议,检查债券的 偿还和购回是否按董事会的授权进行。
第三节 负债审计
一、审计目标 二、实质性测试的内容
一、审计目标
1.确定被审计单位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借款、发行债券业务 是否均已记录完毕,有无遗漏。 2.确认被审计单位所记录的借款、债券在特定期间是否确实 存在,是否为被审诗单位所承担。 3.确认被审计单位所有借款、债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确定被审计单位各项借款、债券的发生是否符合有关法律 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有关债务契约的规定。 5.确认被审计单位银行借款、债券的余额在有关会计报表上 的反映是否恰当。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 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如:政府 债券、金融机构债券、公司债券等。 3.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 性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 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 响的权益性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 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 益性投资。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 生金融资产。而投资循环中涉及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除了上述 三种以外的金融资产。
第十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学习要点及目标】 学习要点及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 使学生熟悉筹资与投 通过本章的学习 , 资循环内部控制的要点及进行符合性 测试的步骤, 测试的步骤 , 掌握筹资与投资循环涉 及的主要账户的实质性测试, 及的主要账户的实质性测试 , 理解筹 资与投资循审计的特点,了解筹资与投 资与投资循审计的特点 了解筹资与投 资循环涉及的业务活动及相关账户。 资循环涉及的业务活动及相关账户。
(四)分析评价筹资活动内部控制
审计人员在完成上述程序后,应对企业筹资活动的内 部控制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其在实质性测试工作 中的影响,并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 如果前一年度该企业已经过审计,审计人员应将调查 重点放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变动部分,掌握各项变动的 原因和影响。如果在上一年度审计中,针对内部控制 提出过审计建议,审计人员还应证实各项审计建议是 否已得到落实,并弄清未予落实的原因。
案例
借款需授权审核
某公司控股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同时兼任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总经 理是聘任的。在公司章程及相关决议中未具体载明股东大会、董 事会、经营班子的融资权限和批准程序。经了解,公司由财务部负 责融资,当年根据总经理的批示向工商银行借入了 1 亿元贷款。 分析提示: 借款缺少适当的授权或批准程序。该公司在公司章程或有关决议 中应具体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班子关于筹资的权限和批 准程序。
二、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精要: (一)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目标 (二)投资活动的关键内部控制 (三)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测试
(一)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目标
1.投资账面余额为资产负债表结账日确实存在的投 资,投资损益是由被审计期间实际发生的投资交易 事项引起的。 2.投资增减变动及其损益均已登记人账。 3.投资均为被审计单位所有。 4.投资的计价方法正确,期末余额正确。 5.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正确。
(二)投资活动的关键内部控制
1.合理的职责分工。 2.健全的资产保管制度。 3.详尽的会计核算制度。 4.严格的记名登记制度。 5.完善的定期盘点制度。 6.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
(三)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测试
1.了解内部控制 . 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风险 . 3.测试投资的内部控制 . 抽取投资业务的会计记录。 ⑴抽取投资业务的会计记录。 ⑵审阅内部审计人员或其他被授权人员的定期盘 核报告。 核报告。 ⑶分析投资业务管理报告 4.评价投资的内部控制 .
(一)筹资循环
筹资循环是指企业为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过改 变企业的资本及债务规模、结构而涉及有关活动所组 成的业务循环。
1.借款 借款是指企业向债权人举借的债务,承担到期还本付息的义务。 主要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2.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其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本)、直接计入所 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二)长期借款的实质性测试
1.获取或编制长期借款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 明细账和总账核对相符。 2.了解金融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授信情况以及被审计单位的信 用等级评估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获得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抵 押和担保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和融资能力。 3.对年度内增加的长期借款,应检查借款合同和授权批准,了 解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期限、借款利率,并与 相关会计记录相核对。 4.检查长期借款的使用是否符合借款合同的规定,重点检查长 期借款使用的合理性。 5.向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函证重大的长期借款。 6.对年度内减少的长期借款,审计人员应检查相关记录和原始 凭证,核实还款数额。 7.检查年末有无到期未偿还的借款,逾期借款是否办理了延期 手续,分析、计算逾期贷款的金额、比率和期限,判断被审计单 位的资信程度和偿债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