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关于辛章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联系方式:()优秀。
论点正确,分析精辟,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优美()良好。
论点正确,分析合理,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中等。
论点正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合格。
论点基本正确,内容安排基本合理,语言通顺()不合格。
论点错误,内容粗制滥造,语无伦次,或者大量抄袭关于辛章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调研时间:2014年7月14日——2014年7月27日调研地点: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仁让里乡辛章村调研对象:村子里60岁以上的老人调研主题:农村养老问题调研人员:前言一、调查缘由养老问题是事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大事,国家重视,人民关心。
养老是一个大话题,也是一个大问题,更是一个大课题。
养老是一个大话题。
从古至今,养老都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上至皇帝总理,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会老,人人都需要养老。
古人说:“养儿防老、积谷充饥”,“养儿方知父母恩”。
这是对中国社会长期以来解决养老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深刻认识。
这种“以恩报恩”的抚养、赡养关系,在中国老百姓中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时至21世纪,特别是中共十七大把“老有所养”列入施政目标,国家实施的全民养老、医疗保险的养老政策正在全面落实贯彻之中,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者结合的共同养老方式,养老的话题也更多了。
从国家层面上讲,是如何让中国老人的老年生活有保障,是一个实现老有所养的话题;从社会层面上讲,是养老机构、社区组织等如何为老人做好服务和老人如何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是一个实现老有所处和老有所为的话题;从家庭层面上讲,是子女如何为老人的晚年生活承担赡养义务,是一个实现老有所依的话题;从老人层面上讲,是如何让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健康长寿,是一个实现养生有道的话题。
养老是一个大问题。
中国自1999年人口进入老龄化以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问题。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大陆总人口数13.39亿中,60岁及以上人口1.78亿,占13.26%。
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
独生子女政策的“少子化”与跨区域异地自由就业后的“空巢化”问题日趋严重。
“养儿防老”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养老需求的现实情况。
近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养老政策和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措施,让老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12月印发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提出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着眼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优先保障古老优抚对象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兼顾全体老年人改善和提高养老服务条件要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养老问题终将会得到全面解决。
养老是一个大课题。
养老课题包罗万象,复杂变化,是一个研究不完的人类生活的永续课题。
养老包含了国家政策,理论实务和物质变化;养老包含了老人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养老包含了老人的琴棋书画、文体娱乐和睦家;养老包含了老人的健康养生、医疗保健寿命长。
社会老龄化是整个的社会发展趋势,而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因此,老年人问题也必将成为当代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为此,作为有志向,有抱负的大学生,2014年7月14日到27日,我在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仁让里乡辛章村关于养老问题做了调查。
二、调查任务以访谈形式对老年人的居住条、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医疗保障状况和文化体育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并进行相关资料的记录。
三、调查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并进行慰问;对相应村政府机构提出改良建议;增长自身的社会见识,为明年春天将要进入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撰写阶段打下基础;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思想水平,激发学习动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四、调查经过辛章村分为东街、北街、十字街、西关、后街等若干条街道,此次调查以后街为主,走访了十四户人家,了解了具体情况,记录了相关资料。
五、文章结构本文总体分三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论。
前言,对调查的缘由、任务、目的、经过以及全文的内容作了简单概述。
正文,从农村养老模式、农村养老政策、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低保”、“五保”供养、国家奖扶制度这六个方面进行调查。
结尾,对正文部分进一步延伸,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尚未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和展望。
正文一、调查情况概述1、农村养老模式通过走访交谈,我发现现在的农村地区,除了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积极探索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乡镇(村)集中养老、消费养老等多种模式,形成了农村养老体系。
家庭养老模式。
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以儒家文化的“孝”道为主旨,把赡养老人的义务变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
由于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上不普遍具备,因此,目前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
这种以亲情为基础的家庭养老,在提供老人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方面,是其他养老方式无可代替的。
土地养老模式。
是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被置换为条件,换取养老保险和生活费用的一种养老方式。
它主要有农民宅基地与城镇房产置换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与社会保障置换方式。
已经在全国各地实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就是土地养老的典型模式。
社会保险模式。
它是一种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付费,由社会统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思路。
保险基金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际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并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领取养老金。
这个模式目前在农村比较火热。
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养老制度,符合政策的农村60岁以上老人可以按每月领取养老金。
乡镇(村)养老模式。
是以乡镇村为单位集中养老,主要有三种方式:(1)在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依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做法,给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2)对于五保户、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户等老人,由乡镇集中养老;(3)以村为单位,建设老人公寓,集老人生活、娱乐于一体。
以前村子里有养老院,可这几年迁到县城里面了。
消费养老模式。
是新近崛起的一种养老模式,其核心是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后,企业把消费者的消费视为对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该企业的利润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消费者。
农村养老模式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
在村子里确实存在一些不善待老人、不孝顺老人的村民。
有的老人明明就有好几个儿子,却因为儿子们之间不合或者什么而无处可去,无法正常生活;有的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好,导致老人经常被冷落,没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但终归这些情况还是少数,大部分的老人可以含饴弄孙,荧光满面,物质、精神生活都很丰富,比较幸福。
2、农村养老政策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家、个人相互补充的基本保障体系,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
这类保障是以全体公民为对象,以法定的形式,保障公民的生老病死,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最低生活保障。
个人保险和储蓄保障。
(1)个人保险是由个人出资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以获取定期返还保费或意外保险赔偿金,来保障老年人生活。
(2)个人银行储蓄,是将现在多余不用的资金,存到银行,以备养老使用,同时获取利息收入。
农村的养老政策也很丰富,主要是社会养老保险和个人保险和储蓄保障。
3、社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又称老年保险,是指国家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强制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参保人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退出劳动岗位且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从养老基金中领取养老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离休、退休、退职待遇和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城乡居民,不用缴费,可以按月享受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农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到终身。
基础养老金标准:中央确定为每人每月55元。
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按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计算。
这个在农村实施的很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都可以领到55元,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的心里都乐开了花。
4、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集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生儿出生当年,随父母自动获取参合资格并享受“新农合”待遇,自第二年起按规定缴纳参合费用。
有了农村合作医疗,村民们再也不担心去医院了。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医疗费很昂贵,去医院去不起。
有了这个,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其他人都很受益。
5、“低保”、“五保”供养“低保”标准是指国家确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费用标准,一般由县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
申请“低保”户时要按照审查受理、调查核实、听证评议、张榜公示、乡镇(街道)审核、区县民政审批、张榜公示、发放低保证和低保金的流程进行审批。
“五保”供养是指对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能力的村民,在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上提供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低保户、五保户在办理了相关手续后每月都可以拿到相应的补助,这极大地减少了村子里孤寡老人的痛苦。
6、国家奖扶制度国家奖扶制度是在各地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帮扶救助措施基础上,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实行的一项奖励制度。
奖励扶助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2)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3)现存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4)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妇,按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
这个政策在村里执行的不错,符合条件的夫妇都领到了一笔不少的资金。
二、对调查情况的分析(经验总结或存在问题原因分析)通过此次对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我发现农村的养老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是国家政府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