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三年级▲说明文阅读特点和技巧:阅读说明文.首先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同时.把握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在比较、分析中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具体答题时.要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来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及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词语的作用.要体现出说明方法及词语所说明的知识。
一、整体感知。
就是通过快速的浏览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
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在说明文的这几个地方表现的:⑴文章的题目⑵文章的开头一句话。
⑶文章中的一句话⑷具体指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文章要说明的对象。
二、研读品味。
在粗读的基础上.这次阅读是要带着题目进行阅读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很多题目是基础题目.要我们解决的是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文中的文段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前五种却是我们最常见的。
我们要把他们把握住.不仅能区别他们是哪一种说明方法.而且还要把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文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具体说明列数字.准确说明打比方.生动说明作比较.突出说明下定义, 准确说明2.如何区分作比较和打比方: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二)说明的语言。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点。
(三)文段在语境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总起等。
片段(一)在西沙群岛的海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海鸟自由自在地飞翔(xiáng)。
海鸟中数量最多的是白鸟。
清晨.白鸟成群地飞向大海哥找鱼群;傍晚.它们又成群地飞回岛上.住进巢(cháo)里。
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
它的一只翅膀有近两米长.它能连续飞行好几百公里.不用停歇。
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用它的羽毛制成的衣服又轻又软.穿在身上暖和极了;最勇敢的海鸟是海燕.每当暴风雨来临时.它们总是在欢快的叫声中.一会冲向乌云.一会儿又低飞过海面。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用“一一”画出来。
2.在文中的“——”上.给这段话加上一个结尾。
3.填空。
读了这段话.我知道西沙群岛海面上的海鸟种.数量最多的是.最大的是.最珍贵的是.最勇敢的是。
4.读读下面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照样子写两个。
各种各样自由自在又轻又软答案:1.在西沙群岛的海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海鸟。
3. 白鸟信天翁野鸭海燕片段(二)蛇有许多敌人.但它有保护自己的办法。
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想办法不被敌人发现。
蛇很会伪装.因为身上有非常复杂的大斑点和条纹.所以身体和周围的环境很容易融合在一起.敌人不易发觉。
这用伪装外形以迷惑敌人。
然而.在蛇的家族中.还有一些有着鲜艳色彩的伙伴.它们靠什么来保护自己呢?原来.这鲜艳的色彩是用来警告或恐吓埋伏着的敌人的。
此外.艳丽的色彩还能够制造一种视觉效果:当蛇移动的时候.这些鲜艳的条纹快速地掠过.天敌可能会看得眼花缭乱.搞不清蛇向哪个方向逃跑了。
如果蛇不能避免被发现.或者警告颜色不能使敌人退却.那么它就要采取攻击的方法了。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两组意思相近的词.写下来。
()——()()——()2、这段话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请把它抄写下来。
3、蛇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答案:1.发现——发觉鲜艳——艳丽2.第一句3.有3种方法:用伪装外形来迷惑敌人;鲜艳的色彩是用来警告或恐吓埋伏着的敌人的;攻击。
苏州的桥苏州是个(圆园)林城市.也是个多桥的城市。
有个外国人游览苏州后说:“苏州有桥三千。
”这虽是夸张.但苏州桥多(却确)是事实。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曾有书记载过苏州有370座桥。
现在的苏州.桥更多了.(竟竞)有649座.比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还多249座呢。
苏州的大多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如宝带桥、凤凰桥等。
好多桥还有美丽的传说。
其中的宝带桥.传说是唐代有个叫王仲舒的人.用捐(买卖)玉带的钱建造了这座桥。
人们为(记纪)念他.就把这座桥取名叫宝带桥。
它就像长长的飘带.横卧湖上。
1、把括号内不恰当的字划掉。
2、写出近义词。
有名——()修造——()记录——()美观——()3、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4、第3自然段写苏州的桥大多有 .还有。
答案:2.著名、建造、记载、美丽3.苏州的桥很多。
4.一个美丽的名字.美丽的传说。
啄木鸟一天上完体育课回班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离我们班窗户不远的一棵树上.有两只啄木鸟。
啄木鸟的头是红色的.身体是黑颜色的.尖尖的小嘴东敲敲.西敲敲.找出树里的小虫子吞进肚子里。
下午放学后我回到家里问爷爷啄木鸟吃的是书上的益虫还是害虫呢啄木鸟不停地啄木头会不会得脑震荡呢爷爷找出《百科全书》给我.说:“你自己来找找答案。
”书中说:啄木鸟是益鸟.是森林里的医生。
如果没有啄木鸟.树木里的小虫子就会慢慢地毁坏树木.所以要保护啄木鸟。
书中还说啄木鸟每天需啄木500~600次.速度甚至比音速还快。
它的头是一台天然的防震器.头颅坚硬.肌肉发达.脑子被松软的骨骼包围着.外脑膜与脑髓之间还有一条狭长的空隙.刚好可以减弱啄木头时带来的震荡波。
所以啄木鸟得不了脑震荡。
1、补上第2自然段缺少的标点。
2、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毁坏——()增强——()3、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4、你还知道哪些益鸟的名字?写在下面。
答案:2.保护、减弱3.我和同学看见了树上的两只正在捉虫的啄木鸟。
海象北极海域里有一种“象”叫海象。
海象和陆地的象有相似的地方。
陆地的象有四条粗壮的大腿.而海象要在水里游来游去.所以四肢变成了鳍状。
母海象非常喜爱它的子女。
母海象常常用前肢抱着孩子.母子形影不离.相依为命。
在水中游泳时.母亲让小海象骑在背上或紧紧抱住自己的脖子。
小海象一旦不幸被捕.母海象会不惜冒生命危险.奋起攻击捕象船只.营救自己的孩子。
如果母海象被捕了.小海象就要一直叫着寻找妈妈.有的竟跟踪捕运母海象的船只.久久不忍离去。
海象有团结互助的精神。
海象的大敌是北极熊和虎鲸.但在海象遇到它们袭击时.总是群起抵抗.进行自卫.别看北极熊个头那么大.样子那么凶.面对海象群的自卫反击.也只有落荒而逃。
海象群在水上睡觉时.往往有一头海象担任警戒.以防意外。
1、填上合适的词语。
奋起()()的海象样子()()的精神2、按要求填表。
3、母海象怎样喜爱它的子女.用“~~~~~~”画出来。
4、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5、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如果母海象被捕了.小海象就要一直叫着寻找妈妈.好像在喊:“”有的竟跟踪捕运母海象的船只.久久不忍离去。
答案:2.依①、营③ 4. 海象有团结互助的精神。
风筝风筝.是一种玩具.也是精美的特种工艺品。
风筝.又叫纸鸢(yuan)、鹞(yao)子.是用细竹扎骨架再糊上棉纸、着色而成。
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禽、鸟、鱼、虫.还有人物故事图形等。
最早用纸扎制风筝是我国五代时的李邺。
他在纸鸢头部装上竹笛.风入竹哨.鸣声如筝.故名“风筝”。
最长的风筝是我国山东民间老艺人杨同科制作的龙头蜈蚣.由350节“腰子”组成.全长320米;最小的风筝是我国微型风筝制作家夏振国精心扎制的长约4厘米的“沙燕”风筝.在1988年2月10日山东潍坊风筝会上.引起了中外人士的极大兴趣。
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运动项目.深受全世界风筝爱好者的欢迎。
1、造句。
精美——。
2、填空。
(1)风筝既是一种().又是精美的()。
(2)最早用纸扎制风筝的是()。
因为().故名“风筝”。
(3)最长的风筝是()制作的();最小的风筝是()制作的()。
3、短文只要写什么.用“√”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放风筝这项运动已深受全世界风筝爱好者的欢迎。
()(2)风筝是一种玩具.也是一种工艺品。
()(3)风筝的来历、种类及有关制作的情况。
()4、读了本文.你知道了什么?答案;2.(1)玩具特种工艺品 (2)李邺他在纸鸢头部装上竹笛.风入竹哨.鸣声如筝 (3)杨同科龙头蜈蚣夏振国“沙燕”风筝3.(3)白色山茶花席慕容山茶花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
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zh6n)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
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
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sh6n)重和认真地迎接着惟(w6i)一的一次春天。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温润.( ) 端.详( ) 仔.细( ) 迎.接(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端详:慎重:惟一: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洁白温润的花朵.从开始.到到 .从 .到 .到。
(2)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
原因是。
4.认真阅读短文.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 )的山茶花 ( )的花朵 ( )的小芽儿( )地绽放 ( )地迎接 ( )地端详5.联系下文说一说.为什么“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6.本文主要写了( )A.山茶花的美丽。
B.山茶花的开放过程。
C.通过描写山茶花.赞美了生命的美丽。
瀑布从天山下来的流水.傍在高高的悬岩上。
它在向四处观望.寻找出路。
在这没有路的地方.在这高悬的空处.流水.你要向哪里流去呢?流水没有回答.它昂起了头.挥动着手臂.用尽所有的力气向前跳起来了……流水朝它所选定的方向冲过去.溅(jiàn)起了白色的浪花.散发着白色的烟雾.在山岩上发出了生命的叫喊……那闪闪的白光.那滚滚的浪花.那不散的烟雾.冲向无底深渊(yuān).摇震着万丈岩石。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悬岩 ( )的烟雾 ( )的白光( )的浪花()的深渊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傍.在(bàng báng) 空.处(kōng kòng) 散.发(sàn sǎn)瀑.布(pù bù) 手臂.(bèi bì) 昂.头(áng àng)3.按要求奄’#典.4.给下面的字换一个部首.成为一个新字并组词。
傍 ( ) 空 ( ) 摇 ( )瀑 ( ) 昂 ( )5。
从文中找出两个拟人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仿写两个拟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