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鳜鱼的养殖方法PPT(共76页)

鳜鱼的养殖方法PPT(共76页)


22.03.202
4
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鳜鱼的病害日趋严重。主 要有纤毛类和单殖吸虫引起的寄生虫病,柱状纤维 粘细菌引起的烂鳃病,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病; 危害最为严重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暴发性传染病(主 要症状为脾脏、肾脏坏死)。从1994年起,珠江三 角洲因鳜鱼暴发性疾病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 过2亿元,严重影响特种水产养殖的发展。这是各养 殖单位在鳜鱼人工鳘殖成功后,忽视了亲鱼的选育 和种质的提纯复壮,造成种质退化,繁殖后代的免 疫力极差,极易感染鳜鱼病毒而引起暴发性死亡。
22.03.2Biblioteka 216(三)食 性
鳜鱼上下颌骨有尖锐的牙齿,肠道很短, 胃壁较厚且有较强的伸缩性,肠胃交界处有 300条左右形幽门垂。这些都说明,鳜鱼胃典 型的食肉性鱼类。而且较其他肉食性鱼类更突 出:鳜鱼苗出膜4d~5d后,当卵黄囊消失时, 鳜鱼苗内源性营养转为外源性营养,一开始就 必须摄食其他鱼类的鱼苗,即便是饿死也拒食 浮游生物或其它商品饲料。
22.03.202
7
22.03.202
8
22.03.202
9
22.03.202
10
22.03.202
11
22.03.202
12
22.03.202
13
22.03.202
14
一、鳜鱼的生物学特征
(一)形态特征
鳜鱼体高而侧扁,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的3倍。 鳞为细小圆鳞,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颈部、鳃盖 及腹面在鳍之前均被鳞。眼较大,侧上位。口大端 位,口裂略斜,下颌突出、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 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鳃盖骨后缘有两个扁平得棘。 上下前颌前部有厅犬齿状小齿,背鳍发达,有12根 坚硬的棘;胸鳍圆形;腹鳍近胸部,尾鳍呈扁圆形。 体金黄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 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1条黑 色的带纹,在背鳍下方,有1条较宽的暗棕色的垂直 带纹。奇鳍上均有暗棕色的斑点连成带纹。
22.03.202
6
江苏靖江采用: 1.长江野生鳜鱼2.5公斤以上(3龄)的亲鱼作为亲 本,进行人工繁殖; 2.在发塘池将鳜鱼苗与家鱼苗混养,饲养到4~5厘 米; 3.放入长江滩涂的低坝高网池塘(15~30亩)中饲 养,利用河口地区每天二次涨潮,将长江中大量稚、幼 鱼带入,作为饵料鱼;并及时更新水质,形成长江活水 的生态环境,促进鱼类生长。 5.当年鳜鱼苗,年底都长到500克以上,最大的达 900克,而且肉味比内塘饲养的鳜鱼好。
鳜鱼在1月~2月份摄食强度较差,6月~ 7月份摄食强度最为旺盛。生殖季节强度稍有 下降,冬季摄食很少。
22.03.202
19
(四)生长
鳜鱼喜欢生长在水质清晰、溶氧充足的环境里, 如果是在激流水,又在充足适口的饵料条件下,鳜 鱼的生长速度特别快。表3-1-19生长在不同水体中 的生长速度。
鳜鱼的生长速度还存在这雌雄差别。雄性鳜鱼 第一年生长比雌鱼快,从第二年开始情况完全相反, 雌鱼的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均超过雄鱼。
22.03.202
20
(五)繁 殖
鳜鱼在水库、湖泊、江河中能自行产卵。它的 生殖季节就全国来讲为4月~7月。天然水域的雄性 鳜鱼一年性腺就可以成熟,最小个体仅几十克。雄 性一般两年至三年才能成熟,最小的成熟个体也只 有100g左右,一般在250g。
鳜鱼的养殖
鳜鱼,又称桂花鱼、季花鱼、桂鱼等,属鲈形 目,鮨科,鳜亚科,鳜属 。其它种类还有长体鳜、 大眼鳜、波纹鳜、斑暗鳜等。在我国的南北各大水系 均有分布,以江西省鄱阳湖、湖南省洞庭湖、湖北省 洪湖等湖泊中的鳜鱼最为名贵。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 凶猛鱼类。在不少水库、湖泊的渔业生产中对家鱼的 危害比较大。加强对其习性的抑制是发展淡水渔业生 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鳜鱼又是一种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的名贵鱼类。随着人们对高 档名贵水产品的要求,发展鳜鱼的养殖就显得更加重 要。
22.03.202
5
近年来珠江水产研究所对鳜鱼病毒病研究 发现,珠江三角洲的亲鱼和苗种大部分都带鳜鱼 病毒,而长江野生亲鱼及当年产的子代则不带病 毒,而且子代生长快,抗病率强。
因此广东省打算在广州建立长江鳜鱼原种 基地,引进长江野生翘嘴鳜鱼,采用封闭式养殖 和繁殖技术,并对水源和养殖水体进行严格的水 处理,建成无特定病原(SPF)的鳜鱼亲鱼苗种 基地。
22.03.202
17
鳜鱼在鱼苗阶段,能吞食相当于自
身长度50%的饵料鱼,在饵料鱼投喂不足
时,相互残杀相当严重,常常会发现一
条鳜鱼吞食另一条鳜鱼而双双死亡的现
象。这也说明了鳜鱼养殖成活率不高的
一个原因。
22.03.202
18
鳜鱼终生以活的鱼虾为饵料,在天然水 域中,幼鱼阶段主要以虾类、鰟鮍等小型鱼 类为食,当长到25cm以上则以鲤、鲫等大型 鱼类为食。鳜鱼在捕食饵料鱼虾时,还有先 小后大,先弱后强的习性。
22.03.202
3
翘嘴鳜鱼
其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 剌,在海外称为“淡水石斑鱼”。翘嘴鳜鱼是我 国的特产,目前是我国淡水鱼类出口创汇的拳头 产品。特别在广东省,2000年养殖面积已超过10 万亩,产量6万多吨,产值10多亿元,成为发展 快、效益高的淡水名优种类。其养殖产量占全国 总产量80%左右。而且带动了全省家鱼鱼苗(作 为饵料鱼)生产,新增了一大批鱼苗孵化场。
22.03.202
1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2.03.202
2
• 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渔歌 子》,使人完全沉浸于山光 湖色的雨景中。一句“桃花 流水鳜鱼肥”,更使人望鱼 生津,垂涎欲滴。词作者张 志和留下来的诗词极少,但 这寥寥数语,仅有二十七字 短短的一首词,却使他由此 跻身于唐代名家之行列。成 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 的著名词作。他本人对自己 的成功之作也颇为惬意,以 词意自诩为“烟波钓徒”。
22.03.202
15
(二)生活习性
鳜鱼一般生活在静水或缓急的水体中, 尤其是生活在鄱阳湖、梁子湖这样的水草茂 盛、水质清晰的湖泊中。冬季常常在深水处 和洞穴中越冬。春季,鳜鱼则游向浅水中觅 食。白天卧穴,夜间在水草中捕食。生殖季 节的亲鱼集群到产卵场进行产卵,溯水游向 水岸、湖泊支流的浅滩或较浅处的水草中产 卵,幼鱼喜欢在沿岸的水草丛中游动、觅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