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测试内容公开
2004/09/03 15:23 来源: 北青网法制晚报王青
近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量表研制专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梁宝勇接受本报记者的提问,就今秋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
新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主要包括4种心理健康相关量表。
(1)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
长期的或过于强烈的应激或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一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精神压力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此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可为心理干预(例如心理辅导或咨询)提供依据和目标。
利用这个量表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一段时期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可以用来筛查出那些可能需要给予特别心理关照的学生。
(2)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这个量表主要用来测量心理困扰的症状。
本量表的编制思路是:心理困扰症状是心理障碍的主要(有时甚至是唯一)表现形式,而且症状越多越严重,心理健康受损程度便越大;反之,心理健康状况可能较好。
本量表可以用来作为主要的筛查工具,以便检查出那些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以特别心理干预的学生。
(3)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本量表尝试从适应的角度来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所达到的水平。
良好的适应状态和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本量表从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情绪、自我和满意度等方面来评定大学生的适应情况。
(4)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
这个量表用来测量人格或性格特征。
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健全人格,因为人格是介于精神刺激(应激源)和情绪困扰之间起重要中介和调节作用的心理因素。
本量表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从7个侧面来评估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
梁宝勇教授特别强调,心理测量是一柄双刃剑,不适当的使用和对结果的不适当解释也会对受测人构成危害。
因此,进行心理测量应当遵守“知情同意”的原则。
要把心理测量的目的告诉学生,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参测学校要向参测学生郑重承诺,对心理测评的结果严格保密,仅供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使用,以便在需要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新闻背景
近年来,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为了准确、真实地评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为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的老师们提供急需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日前,教育部组织我国心理学界一批知名专家共同研制完成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
今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将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北京等少数省市所属高校展开,总计近10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