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 第3章 企业的社会责任

管理学原理 第3章 企业的社会责任


20世纪30年代,国家通过立法硬性要求企业不仅约束自己的经营行为,而
且实施就业机会均等以及为员工提供适当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20世纪 70年代美国企业中的道德起源运动,倡导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融为
一体,建立企业与社会相互信赖关系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趋势
1971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企业的社会责任》58种要求企业促进 社会的行为。包括10各方面
哈佛大学教授莱维特(Theodore Levitt 1958):企业承担社会责
任是一种危险行为,企业逐步具有支配经济、政治、社会权利的中 心是危险的,重视政治会轻视产品品质。最求利润是企业的责任,
解决社会问题是政府的责任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62):企业管理者的主要任务 就是按照股东利益来行使控制权,企业参与社会责任行动,是追求
企业原始资本积累期:社会责任道德水平---前惯例水平。符合企业 利益的事情才去执行 企业规模扩张期:社会责任道德水平—惯例水平。主要受外期望影响 企业公民时期:社会责任道德水平—原则水平。这一原则可以与社会准则与 法律不一致,甚至超出法律及准则水平
三、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势在必行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要求 (二)澄清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概念
(六)企业对社区居民的责任
一方面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直接影响到当地环境和 居民身心健康。应关心社区文化、福利、慈善等
第3节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中国企业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上世纪80年代以前)
企业不仅是生产组织和经济组织,更是行政组织和教育组织。承担的 职责较多,该承担的职责有些却没有很好承担,阻碍了企业活力
(三)社会责任基本要素
市场行为要素 社会责任市场行为是企业通过竞争市场体现社会责任,如扩大就业等
监督行为要素
企业经营行为必须符合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规则、社会契约的规定。比 如通用汽车排气标准必须满足多个国家的多项要求
自愿行为要素
超越法律基本要求 社会舆论的要求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 捐资善款 911事件中通用捐资100万美元
第2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1、提供安全、舒适、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 2、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的激励与奖励机制 3、工会是代表员工利益的组织,应该主动支持工会的工作 4、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二)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 应积极开展市场开拓与竞争,确保投资者收入和资产增值,财务状 况及时准确报告给投资者
第2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四)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如何治理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称为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 。迈克尔.波特 企业塑造“绿色竞争力” (五)企业对竞争者的责任
竞争必须是公平的,不能有人力的障碍,不能有损市场竞争秩序。例如企
业不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制定垄断价格,控制市场;不能借用行政权利 干预竞争
二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随着改革深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将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的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和实践带到中国
企业也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强调“绿色” 世界500强企业大都定期发布《企业公民报告》或称《企业社会责任
报告》
对于社会责任私营企业具有追随意识和学习精神;国有企业是主力 军;三资企业具有更长远眼光;集体企业具有务实精神;个体企业
根据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经过长期平衡这些投入者只能获取过去市场 平均收益。
3、企业社会责任审计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回顾,其宗旨是确保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和掌 握受企业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和实践。
社会审计内容包括
1、社会责任的种类 2、企业应对社会问题的方式 3、社会问题本身
(二)与社会责任相关的三个概念 1、企业的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s)最初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随着人 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分为经济层面的社会契约和社会 伦理层面的社会契约。 保持诚信—对人的伦理进行规范的社会契约。 要求企业遵守有利于人类自然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契约。 企业社会契约的核心内容是基于企业伦理的企业社会责任。
长远资本收益率的最大化
2、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容易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树立良好的形象 3、企业是拥有强大势力的社会主体 ,必须立足于社会整体系统安全运 行,对一些社会问题应采取更加主动的态度,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4、经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大,社会公众主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的态度更加坚定和迫切
古典观:
第2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三)企业对服务对象的责任
1、尊重消费者,维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9条 ,如消费者在购买、使用享有人身和财产安 全不受损失的权利 等 P44
2、履行对消费者的道义责任 优质安全可靠产品和优良快捷售后服务,服务对象满意是企业经 营的道德标准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趋势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及其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变化同社会化大生产、工业
化进程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经历了从被迫到自觉,从被动到主
动,从慈善捐款、解决环境污染和种族歧视等具体事务性问题到对社会压力 作出积极的反映,直至将社会责任制度化、程序化作为企业战略确定下来。
认为以企业为中心,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视为实现经济责
任的手段和一种投资行为;基于环境及舆论的变化企业应该负有一定 的社会责任,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也要顾及社会效益。功利色彩浓厚,
能为大多数企业接受
社会经济观: 以社会为中心,把社会责任视为企业最主要的责任,并不仅仅是 对企业有利才这样做,它同样追求利润但是放在第二位。 超越了功利主义的局限性,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境界
美 国 管 理 学 家 斯 蒂 芬 .P. 罗 宾 斯 : 社 会 责 任 ( social responsibility )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 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社会义务:是工商企业参与社会的基础,一个企业在履行其经 济和法律责任时,已经履行了自己的社会义务(social obligation) 社会责任是以遵守法律或者说以承担社会义务为前提的,具有 比社会义务更高的道德标准。
管理学原理
第3章 企业的社会责任
1 2 3
对社会责任的基本认识
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熟悉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掌握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了解构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一、社会责任的概念
(一)社会责任的概念
对社会责任的基本认识
企业社会责任不同于贸易壁垒 有的企业认为实施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后产品成本会上升,产品出口受影 响等同于贸易壁垒。跨国公司害怕供应链上的企业触犯法律或国际劳工标
准,损害品牌形象,所以要求履行产品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不同于“企业办社会” 办社会是办企业学校、医院、社区等
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 1965)<公司战略> • 企业必须对受企业行为影响的诸多群体的生活质量负责,这些相
关利益团体包括组成企业环境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内部的利益相关者
• (如业主、员工、股东)外部利益相关者(顾客、工会、消费群体、 金融机构、供应商、行业协会等)

传统投入产出模式下,供应商、投资机构和员工被当做投入要素,
1、经济增长与效率:提高生产率与政府合作 2、教育:给予学校和大学资助 大学资金的重要来源 3、雇佣和培训:培训后进员工和被替换员工 4、人权与社会平等:平等就业 5、城市改进与开发:建设低收入公寓、改进交通系统 6、污染防治:安置污染控制装置 发展循环利用 7、资源保护与再生;保护生态 恢复耕地 8、文化与艺术:保证社会创造性 倡导个性自由 9、健康:资助社会健康计划 开发低成本医疗项目 10、政府:改进政府管理;政府重组和管理现代化
8、工资报酬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趋势 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两股力量
一是企业外部力量,如联合国、世界银行、OECD、亚洲开发银行、民
间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生态环保组织及各种非正式组织(NGO)
等 另一种是企业本身力量
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观点
20世纪初股权分散,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伯利(Berle 1931):企业管理者掌控公司控制权
利润最大化的过程,目的不仅在于公共利益,更重要的是企业自己
的利益。如果企业资源用于“社会产品”会使市场机制打折扣,利 益相关者受损失。增加企业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
企业管理者的任务是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社会总价值,而不仅仅是最
大化股东的投资回报。企业首要目标是生存,然后才是追求利润 1、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求得企业的长远生存,应该关心的是企业的
第 2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
(一)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原则
经济目标是首选,社会目标只能促进而不能代替经济目标 (二)法律要求与社会要求的原则 法律责任是基础 (三)企业契约与社会契约的关系原则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总和,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是一种复杂的契 约关系,履行利益相关者契约式社会责任。企业与社会也存在一种 契约关系,要求企业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期望,努力承担责任。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21世纪: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责任有各种所有制的企业承担(外资、乡镇、 个体和私营企业),责任承担不均衡。企业领导者排斥社会责任。 不应该卸下包袱的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观念 第三阶段: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对中国供应商实施企业社会责任 机制。沃尔玛100多人团队检测供应商是否合规。国际化诉求提高了 社会责任的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