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

(极锋)。形成温带多雨带(锋面雨)
总结:高压,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少雨。 低压,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2、六个风带
风从海洋吹来,湿润多雨。 风从陆地吹来,干燥少雨。
• (1)信风带 • ①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当地的东北信风来
自亚欧大陆内部,干燥少雨。 • ②如中美洲墨西哥湾沿岸,当地的东北信
4、森林,水域(如湖泊,河流等)等下垫面网校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压带
600N 300N 00 300S
600S
• 3、副热带高压带 • 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干燥。 • 形成副热带少雨带。
• 4、副极地低压带 • 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在此相遇,形成锋面
第二章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一、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 气候由气温、降水、气压、风等多种 要素构成。
• 气温和降水是最主要的两个要素。
(一)气温
• 1、全球气温总体分布规律: •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 原因: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比高

纬度地区多。
• 2、影响气温的因素:
• 除太阳辐射外,还受到大气运动、下垫面 (海陆、洋流、地形)的影响
风来自海洋,湿润多雨。
• (2)西风带
• ①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当地的西风来 自海洋,湿润多雨。
3、季风
• (1)东亚季风 • 冬季:西北风,来自陆地,少雨。 • 夏季:东南风,来自海洋,多雨。
• (2)南亚季风 • 冬季:东北风,来自陆地,少雨。 • 夏季:西南风,来自海洋,多雨。
2、给出陆地和海洋, 判断季节。
方法一: 方法二: 北半球: 用“高高低低”原则: T气A>温18高℃,,等T温B<线1向8℃高 所纬温以凸线T出 向A>; 低TB气 纬。温 凸低 出, 。等 即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北半球: 说明:北半球的夏季。 即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南半球同理:为南半球 的说冬明季为。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同理。
陆地
海洋


3、给出季节, 判断陆地和海洋。
16℃
18℃ 20℃
00
20℃ 18℃ 16℃
(1)假设是7月等温 线图,问甲乙分别是 陆地还是海洋?
解:①利用刚刚讲的那 两种方法之一,来判 断出甲乙的气温高低。
②7月,北半球(夏季) 气温高的是陆地,气 温低的是海洋。南半 球(冬季)相反。
A
B
• 3、北半球等温线弯曲。

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南半球等温线平直。

原因:南半球绝大部分是海洋。
分析等温线弯曲情况(重点)
16℃ 18℃ 20℃
1、判断南北半球: 根据等温线:气温 分布规律来判断。
00
20℃
18℃
16℃
陆地
A C
海洋
B D
16℃
18℃ 20℃
00
20℃ 18℃ 16℃
(2)若为1月,同理
(二)降水
• 气温:由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决定。 • 降水:由大气环流决定。
• 影响降水的因素: (重点)
• 1、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7个气压带、6个风带)、季风。
• 2、地形: ①山地迎风坡多雨(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②山区比平原多雨。 3、洋流: ①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②寒流经过,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