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飞船进入太空
•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此间中
国载人航天发射场迄今已成功发射四艘无 人试验飞船,为中国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执行首次载人航
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举行出征仪式
•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
号载人飞船,十五日上午九时整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
使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 天测量船的国家。此后又先后建成了“远 望”2号、“远望”3号和“远望”4号航天测
•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
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标志 着中国具备了发射高轨道人造卫星的 发射能力。
• 1981年9月20
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济南第十一中学
据史书记载,中 国产生喷气推进 式火箭的年代应 不迟于12世纪, 距今已有800余 年。
火龙出水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甘肃酒 泉航天发射基地由“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这 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 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自主发射 人造卫星的国家。
返航成功
• 10月16日6时23分,
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 飞船神舟5号的返回 舱在内蒙古预定地点 安全着陆。
•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
五号飞船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景象。
2005年10月12日9时 整,万众瞩目的中国 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 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 由神箭--长征二号F运 载火箭发射升空。 17日凌晨4时33分, “神舟六号”载人飞 船圆满完成了飞行任 务顺利返回,为中国 航天事业续写了新的 辉煌。
•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实用
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2月20日, 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 技术由试验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
1990年4月7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 “长征三号”运 载火箭在西昌卫 星发射基地,把 美国制造的“亚 洲1号”通信卫星 送入预定的轨道, 标志着中国航天 发射服务开始走 向国际市场。
• 1992年9月,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
家计划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命名为 “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为此 研制了载人飞船和可靠性运载火箭, 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 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 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
• 1999年11月20日发
射中国“神舟”号 试验飞船的长征运 载火箭是中国目前 推力最大的火箭长 征二号F型火箭 ,其运载能力达8吨 左右。它是在中国 发射成功率达100% 的功勋火箭长征二 号丙的基础上改造 的。
•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神
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载人 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神州一号交接仪式
“神舟二号” 飞船正与 “长征2号F” 大推力运载 火箭对接
神州二号发射升空
• 3月25日晚10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 Nhomakorabea升入太 空。
• 4月1日,“神舟”三号飞船于下午4
时许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 4月1日,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
区的“神舟”三号飞船舱盖被打开, 阳光照在“模拟宇航员”的脸上。
• 2002年12月29
日,发射了 “神舟”四号 无人飞船。图 为科技人员为 “神舟”四号 加载中国航天 “模拟人”。
• “神舟”四号
• 1971年3月3日,
中国发射了第 一颗科学实验 卫星“实践一 号”。这颗卫 星在预定轨道 上工作了八年。 此后又陆续发 射了“实践二 号”、“实践 三号”、“实 践四号”和 “实践五号”, 大大推进了中 国空间科学的 发展。
1975年11月26日, 中国发射了第一 颗返回式遥感卫 星,卫星按预定 计划于当月29日 返回地面。这使 中国成为世界上 继美国和苏联之 后第三个掌握人 造卫星返回技术 的国家。
日,中国第一 次用一枚运载 火箭发射了三 颗科学实验卫 星,使中国成 为世界上第三 个掌握一箭多 星发射技术的 国家。
1984年4月8日, 中国发射第一 颗地球静止轨 道试验通信卫 星。4月16日, 卫星成功地定 点于东经125º 赤道上空。这 标志着中国掌 握了地球静止 轨道卫星发射、 测控和准确定 点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