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倒班休息室管理制度.doc

公司倒班休息室管理制度.doc

公司倒班休息室管理制度1
倒班休息室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使员工倒班休息室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整齐的环境及公共秩序,使员工获得充分的休息,以提高工作效率,特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自有房产和住宿在该房产内的员工。

第二条本公司分配倒班休息室,原则上由各部门主管确定住宿人员,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指定和选择员工倒班休息室的地点和住所。

第三条本公司提供员工倒班休息室系现住人尚在本公司服务为条件,倘若员工离职,(包括自动辞职,受免职,解职,退休,资遣等)时,对房屋的使用权当然终止,届时该员工应于离职日起三天内,迁离倒班休息室。

倒班休息室统一由倒班休息室内职位最高者担任倒班休息室舍长或由公司指定,也可由内部住宿员工议定,但需报公司行政部备案,其工作任务如下:
(一)总理一切内务,分配清扫,保持整洁,维持秩序。

(二)监督轮值人员维护环境清洁及门窗的关闭(尤其夜晚及台风)。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通知主管及管理部门:
1、违反倒班休息室管理规则,情节重大者。

2、留宿亲友者。

3、倒班休息室内有不法行为或外来灾害时。

4、员工身体不适应需要照顾,病情重大者应通知其亲友及主管并送医院。

第五条员工对所居住倒班休息室,不得随意改造或变更房舍。

第六条公司需经常检查倒班休息室,员工不得拒绝,并听从有关指示。

第七条有关倒班休息室现有的器具设备(如空调、玻璃、卫浴设备、门窗、床铺等)本公司以完好状态交与员工使用。

如有宿舍物品是自然损坏的,由公司承担维修费用。

如有物品是人为破坏,按维修发票由住宿人员自行承担,并视情节轻重论处。

第八条住宿员工(含出差员工)应遵守下列规则:
(一)服从舍长管理,派遣与监督。

(二)室内禁止烧煮,烹饪或私自接配电线及装接电器。

(三)室内不得使用或存放危险及违禁物品。

(四)个人棉被,垫被起床后须叠齐。

(五)烟灰,烟蒂不得丢弃地上,烟灰缸及其易燃物品不得放置寝室。

(六)换洗衣物不得堆积室内,其余衣、鞋必须收入柜内。

(七)洗晒衣物需按指定位置晾晒。

(八)电脑、收音机的使用,声音不得放大,以免妨碍他人休息。

(九)就寝后不得有影响他人睡眠行为。

(十)倒班休息室不得留宿外人或亲友。

(十一)贵重物品应避免携入,遗失由各自负责。

(十二)不得于墙壁、橱柜上随意张贴字画或钉物品。

(十三)污秽、废物、垃圾等应集中于指定场所倾倒。

(十四)各房间的清洁由住宿人员轮流自行清理,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抽查。

(十五)水,电不得浪费,随手关灯及水龙头。

(十六)按时作息,在正常作息时间内不得干扰其他人的休息。

(十七)员工不得于倒班休息室或办公室内聚餐、喝酒、赌博、打麻将或其他不良
或不当行为。

第九条住宿员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除取消其住宿权利(退宿)并呈报公司议处:
(一)不服从舍长的监督,指挥者。

(二)在倒班休息室赌博(打麻将)斗殴,及酗酒。

(三)蓄意破坏公用物品或设施等。

(四)擅自于倒班休息室内接待异性客人或留宿外人者。

(五)经常妨碍倒班休息室安宁,屡告不改者。

(六)违反倒班休息室安全规定者。

(七)有偷窃行为者。

第十条迁出员工应将使用的床位,物品,抽屉等清理干净,所携出的物品,应先经舍长或主管人员检查。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制订,解释权归行政部。

第十二条本管理制度经自公布之日开始实施。

从以上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相关研究对水蒸汽不通过降雨,而通过凝结或者络合水等方式转移到地面或者水体的过程关注比较少。

水蒸气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空气进入地表水、转变为土壤水、植物用水的总水量是跟蒸发量相当的。

是不容忽视的一种影响气候的因子。

蒸发和凝结的速度与水汽压和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在水分供应一定的条件下,主要受温度控制。

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情况相反,基本上由温度决定。

在气温高于水温的时候,空气中水蒸气的凝结速度大于水面的蒸发速度。

水汽压的年变化和气温的年变化相似。

最高值出现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

因此在夏季,气温高于水库温度,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向水库中融入,为库区周边空气升温贡献部分热量。

而冬天水库水温比气温高,库区水面的蒸发速度大于凝结速度,使得库区水体以水蒸气的形式补充到干冷的大气中。

三峡大坝建设之前,长江水给四川盆地带走一部分盆地内的热量。

而三峡水库建成蓄水至175m正常蓄水位后,淹没632km2的陆地,水面平均宽度由0.6km 增大到1.6km。

由于大面积陆地变为水体,比热增加,水库白天吸收的热量不会被水流带走,而被滞留在库区,对库区周边的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对大型水利工程响应较为敏感的气候要素是气温、风、蒸发和空气湿度。

美国航天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员撰写的研究报告指出,三峡大坝增加了大巴山和秦岭之间的降水,减少了大坝附近地区的降水。

这项研究表明三峡大坝对气候的影响是地区性的,影响范围是100公里,而不是专家组给出的10公里。

2.三峡库区气候变化特征
三峡水库蓄水后,陈鲜艳等利用1961-200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三峡库区局地气候变化作了分析。

张天宇等将资料扩展到2008年。

库区近48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低于全国平均趋势。

库区增温主要从1990年开始,且有加快趋势,年平均、秋季和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升温显著。

从平均极值气温来看,秋季平均最高气温增温显著。

近48年库区年高温日数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2001-2008年显著偏多,尤其是2006年为历年最多。

近48年三峡库区年降水量整体上表现为弱的减少趋势,秋
季减少趋势显著。

2001年后降水偏少主要原因是降水日数严重偏少。

从雨日来看,库区降水日数、小雨日数和中雨日数整体上均为减少趋势。

大雨日数和暴雨以上日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从季节降水的贡献来看,2001-2008年降水偏少主要是由于夏季和秋季降水偏少造成的,而20世纪60年代的降水略偏少主要表现在夏季降水偏少,90年代的降水略偏少主要表现在春季和秋季降水偏少。

近48年库区年日照时数整体上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夏季和冬季日照时数显著减少。

库区年平均相对湿度整体上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和冬季增加趋势显著。

年和四季平均风速整体上都呈显著减小趋势。

通过对三峡库区及其周边地区气象观测站1961-2008年降水及气温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尚未发现三峡水库蓄水后周边地区降水量的明显变化,近几年降水较常年偏少趋势与西南地区的降水变化基本一致。

同时观测发现三峡水库蓄水后近库地区的气温在冬季有增温效应,夏季有降温效应。

此结论与陈鲜艳等的结论是一致的。

三峡工程局地气候影响将是一个复杂、长期的气候调节过程,由于以上只是三峡峡水库蓄水至2008年共5年时间的观测分析结果。

上述的观测结果是否只是大背景气候变暖下库区升温的时间差还是水库水域扩大影响造成的局地效应,还有待更长时间的观测分析及更多研究力一法及模式结果的验证。

参考文献:
[1]毛以伟,陈正洪,等,三峡水库坝区蓄水前水体对水库
周边气温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5,33f4):335-339.
[2]张洪涛,祝吕汉,张强,长江三峡水库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2):133-136.
[3]张强,万素琴,毛以伟,等,三峡库区复杂地形下的气温变化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4):164-167.
[4]陈正洪,万素琴,毛以伟,三峡库区复杂地形下的降雨时空分布特点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5):623-27.
[5]黄真理,吴炳方,敖良桂,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陈鲜艳,张强,叶殿秀,等,三峡库区局地气候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47-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