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与生活的结合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今后数学学习之路的基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掌握数学知识同样重要。
将数学生活化,与实际问题
相结合,让学生多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
问题的能力。
本文结合一些自身经验,对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作了介绍。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归纳和提升,同时又能回归于生活、指导生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教育中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
培养越来越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生活,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将实际生活情境运用到教学中。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动机,是主动学习的来源。
对于处于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这个世界依然充满着好奇,保持着幼儿园的学习特点,
并且有了相对完善的认知能力。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能够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
但是他们的兴趣消失得也快,如何培养他们对数学长久性的兴趣是学习兴趣培养
的重点。
数学是高度抽象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该选取贴合日常生活的事物来教学;并且为了让学
生能够不断深入,循序渐进地对数学产生兴趣,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由易到难,
逐步加深。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因为某位老师讨厌一门课程或者喜欢上某门课
程的现象,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引导学生
的学习兴趣时,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将课堂尽量变得丰富多彩。
二、创建生活化的课堂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增加课堂乐趣。
小学生好奇心较为强烈,教师
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从开始学
习数学的时候就对课程产生兴趣。
教师的备课占据了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从生活情境出发,让数学与
生活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
让学生勇于发现问题,让他们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会
学生研究问题,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
教师在布置作业、设计考试题目时要尽量
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作业中也能发现并解决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
生对数学应用能力的理解。
教师设计合适的课后练习题,能够让学生对数学解决
实际生活问题的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利用日常生活引入新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身边的事物带入课堂,通过日常生活进行教学,
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和亲近感,从身边发现数学的存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特别是结合小学生喜爱的动画短片、多媒体视频等辅助手段,更能够激发学生探
求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在日常生活
中常见的一些物品的图片,例如桌椅、电视、窗户等,引导他们自己说出图片中
物体的形状以及各种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测量计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还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物带到课堂,让学生从身边的事
物发现数学知识,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交融,消
除学生对数学的距离感、陌生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对钱币
的认识时,让学生提前将自己的零用钱带到课堂上,让同学们说出他们带来的钱
的金额,并且让同学们给出购买一个具体的物品需要的金额。
通过日常生活中会
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新知识,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课程内容并且学以致用,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通过动手实践学习数学
数学是抽象的,只通过老师的讲述很难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只有通过学
生的亲自实践、动手操作,才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在生活中随
处可见,数学是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提炼,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学习数学,不仅
能够让学生体验生活,更能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掌握新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
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到数学,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主动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开拓他们
的眼界,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
为了让学生扩宽知识面,掌握书本以外的内容,就要让学生更多地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高他们的观
察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课程中,我让同学们亲
自动手剪出他们眼中的各种图形,并且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他们剪出的图
形进行评比,从而让他们自己找出各种图形的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长期性的兴趣,根据不同阶段学生
的特点设置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学习数学,充分激发学
生的潜能,把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从平时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存在,锻炼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