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考复习《生态工程》专题测试题

2019届高考复习《生态工程》专题测试题

2019届高考复习《生态工程》专题测试题班级学号姓名1.(09山东)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

由此推知,该反应器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2.(08广东)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3.(08山东)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B.作物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4.(08四川)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牧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5.(08宁夏)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6.(08山东)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体系的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

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等都属于湿地范畴。

湿地的保护与维持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②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③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链④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08上海)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 B.200只C.300只 D.400只8.(07四川)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9.(07江苏)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

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

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10.(07广东)“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

该生态农业模式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11.(07广东)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12.(07广东)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将食用作物改种,其中错误的调整作物为:A.饲料作物 B.观赏作物 C.能源植物 D.纤维植物13.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4.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15.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属于A.点源污染 B.非点源污染 C.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D.二者都不是16.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17.《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①改善了土壤结构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18.下列哪项生态系统对于蓄洪防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B.湿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19.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20.“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城市环境工程C.草原生态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2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其主导作用体现在A.城市的一切设施是人制造的B.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支配作用C.消费者主要是人类D.城市中动物、植物不多,分解者功能不强,人是主要种群22.经过十年努力,我国西北防护林带已经初步建立,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其重要意义是A.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B.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建立了畜牧业的生产基地D.建立了自然保护区23.生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就会破坏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A.整体性原理 B.系统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工程学原理24.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A.多获取农产品 B.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C.使粮食增产 D.减少环境污染25.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是因为发展中哪一原理失调造成的A.协调与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系统整体性原理26.无废料生产体系是指A.废料一产品 B.原料一产品一废料一产品C.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 D.原料一产品一废料27.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二十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

二十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急增,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涌人该湖。

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

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例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

上述的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A.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28.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清洁生产工艺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29.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A.投人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B.投人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C.投人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D.投人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30.“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是①温度失调②CO2含量增高③02含量减少④生物群落不全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31.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蝗虫灾害,严重之时,当地的农作物、牧草全都被毁坏,当地政府和农牧民通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灭蝗虫,2000年夏季发生虫害时,北方某地却邀请来一批养鸭户,把几十万只鸭放养在虫害严重的草原与农田上,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请以上述实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分析,在上述简便的食物链中,鸭子属于第_____营养级,属于_________消费者。

蝗虫与放养在当地草原上的牛、羊之间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关系。

(2)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角度上看,临时把鸭子放到草上的措施,干预了草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目的是使能量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农药灭虫,尽管逐年增加使用农药的浓度,但并没有将蝗虫灭尽,原因之一是通过生存斗争,蝗虫的抗药性__________,这是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利用鸭子消灭蝗虫,除了经济上的良好效益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3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9年,有好事者从英国带了24只家兔放在澳大利亚。

墨尔本动物园中,后来一场大火烧毁了兔笼,幸存的家兔窜入荒野。

现在澳大利亚有野生兔子40亿只,它们与绵羊争饲料,产重破坏了草原,给澳大利亚畜枚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材料二 1999年在我国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为严防危险性有害生物随参展物种传入我国,检疫人员运用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来狙击生物入侵。

美国众议院于1995年通过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美国政府也正为此酝酿着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