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款准备金率表

存款准备金率表

存款准备金率表:TQ_RT_DRRATIOFrom : 市场风险项目组注1:1-法定存款准备金 , 2-超额存款准备金注2:CNY-人民币注3:1-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 , 2-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 , 3-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 4-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注4:0-否 , 1-是第1页数据示例select drrtype, cur, applyobject, drrratio, adjustrangefrom tq_rt_drratiowhere valenddate = '19000101'and isvalid = '1'ratio : 比,比率,系数drrtype cur applyobject drrratio adjustrange--------------------- -------------------1CNY120.0000-0.50001CNY218.0000-0.50001CNY414.0000-0.50001CNY516.0000-2.0000存款准备金率From : 百度文库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存在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

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专家称预计年内存款准备金率或下调2至4次。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交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

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越大。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增长: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下降。

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少,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就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和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存款,就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制度: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时,金融机构可以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发展: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用活期存款的比率。

从形态上来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的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相关名词: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是指人民银行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所支付利息所执行的利率水平,2010年年末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是0.72%。

对外汇存款准备金不计付利息。

一般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会使得利率被迫上升,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

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的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中国央行调整政策的时机到了吗?From : 华尔街日报中国央行上一次动用该行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调整国内货币政策已是近两年之前的事情了。

然而,周五公布的通货膨胀数据显示,中国消费价格水平(CPI)仅温和上涨,生产者价格(PPI)则持续下滑。

有鉴于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是中国央行再度动用政策工具的时候了。

目前,中国主要存款类金融机构实行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不仅能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缓冲,同时也限制了它们的放贷规模。

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释放更多可用于放贷的资金,进而可能对经济起到有利的提振作用。

中国央行不愿调整货币政策的部分原因在于,该行不希望向市场发出其将放松货币政策立场的信号。

当前,出于对现有信贷问题的警惕以及对可能引发新一轮放贷热潮的担心,中国央行仍然坚持其维持稳健货币政策的方针。

但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央行确实需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澳新银行(ANZ Bank)周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现在是中国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了。

澳新银行还称,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正在上升,实际经济活动依然不温不火。

野村(Nomura)经济学家张智威也表示,由于中国通胀率下降且房地产市场风险上升,央行放松政策的可能性正在变大。

野村预计,中国央行将在第二季度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个基点。

第3页北京福盛德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Beijing Fost Economic Consulting Co.)经济学家冯建林说,如果央行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将面临通货紧缩风险。

他表示,现在已经有点晚了,他认为没有理由再等了。

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26个月下滑。

中国的经济增速正在放慢,第一季度同比增速由去年第四季度的7.7%回落至7.4%。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政府可能无法实现今年全年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尽管低通胀通常是好消息,但通货紧缩却不是。

令人担心的是需求疲软将压低主要原材料钢材、煤炭和水泥的价格。

这将侵蚀相关企业的利润,使得这些企业更加难以偿还债务,进而对中国的金融系统构成威胁。

中国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了1.8%,创18个月来新低,较3月份2.4%的同比升幅有所缩小。

4月份PPI同比下降2%,并且没有很快会掉头向上的迹象。

不过中国央行称,物价水平以及经济增长基本稳定。

中国央行在本周早些时候公布的第一季度政策报告中指出,当前内外部环境相对平稳,国内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货币环境相对稳定,工业生产能力较为充足。

虽然中国已经宣布下调部分符合要求的农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但此举不太可能对银行系统产生大的影响。

同时,并非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现在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良机。

而且他们也怀疑央行可能并无此类计划。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经济学家彭文生在周四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只有经济指标出现恶化,才会促使央行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他补充说,央行承诺稳定总体信贷供应以及改善信贷结构,这意味着决策者们对放松货币政策保持谨慎。

摩根大通(JP Morgan)经济学家诸海滨称,短期政策调整更有可能侧重于汇率政策和维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稳定。

他表示,如果央行确实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其目的也可能是为了抵消外汇流入减少的影响,而不是为了试图抑制通货紧缩。

诸海滨认为短期内不太可能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经济学家们在是否需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问题上或许意见分歧,但是他们在一件事情上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改善与央行之间的信息交流很重要。

中国智库北京安邦咨询公司(Beijing Anbound Information)的研究员刘肖说,市场并不清楚央行想要做什么,这种情况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刘肖称,像这样没有获得良好指引的预期不会让任何人受益,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

Liyan Qi银行间的隔夜业务From : 资金业务项目/百度问答作为资金借入方,我行隔夜交易的做法(其他银行应该也一样)是: 人行大额系统关闭之前(大概4-5点左右的样子)借入他行资金,第二天上班大概8-9点左右的时候返还他行借入资金。

因此,不免有疑问: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借入资金?其实,看下面的百度问答可以理解:银行拆借是银行间为了调剂准备金而互相拆借资金的行为.因为准备金是保证银行偿债能力的重要条件,所以国家对银行准备金有一个法定的最低额,就是法定准备金.当一家银行不能达到这个法定准备金的时候,就必须想办法进行周转.其中向另一家准备金有赢余的银行借入资金,就是一种.这种业务行为就叫银行拆借,即同业拆借.同业拆借的时期较短,通常就只有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结束。

全国性商业银行信用拆借交易最为活跃。

货币政策不能承受之重作者: 汪涛(系瑞银证券特约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各国都依赖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主要作用,中国也不例外。

央行刚刚公布了新一轮定向降准措施,但市场仍在期盼央行全面降准,以放松信贷条件、扭转实体经济下行的局面。

但我们认为这样的期待是一个误区——存款准备金率并非信贷扩张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制约因素,而信贷也并非当前实体经济困境的主要症结。

不应过分期待全面降准能提高信贷增速或者对实体经济活动产生持续的影响。

随着经济增速下滑,最近市场对于更大程度地放松货币信贷政策的呼声越来越大。

虽然最近央行已两次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农村和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但市场上许多人仍在期盼央行通过全面降准来更明确、更有力地放松货币政策以遏制经济下滑势头。

决策层也已多次要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而央行和银监会也纷纷介绍和说明为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中国应不应该降准?应该。

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高企(平均19.5%,大型国有银行20%),且法定准备金获得的收益率仅1.62%、低于市场利率。

这本质上是对银行的赋税,并且会扭曲银行的行为模式,例如促使银行依靠理财产品和同业存款来扩大资金来源、支撑信贷扩张。

因此,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银行的成本、减少其扭曲行为,进而有可能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第5页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还可以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不过逆回购和再贷款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央行最近几个月已经通过后两种措施放松流动性,因此银行间市场利率降至了2013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私人部门的边际借贷成本同样有所下降。

当然,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更“长久”地释放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引导银行用这些新增流动性进行更长期限的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