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引言
高光谱遥感技术,又称成像光谱遥感技术,是20世纪最后20年中遥感领域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将传统遥感的成像技术和物理中的光谱分析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图像和光谱二合一(图谱和一)的优势,在探测物体空间特征的同时,研究地球表层物质特征,识别其类型,进行物质成分分析。
十几年来,高光谱成像技术和理论一直是遥感对地观测领域内一个活跃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随着本世纪初多个星载高光谱成像仪器的发射和实用化机载商业系统的出现,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开始进入主流遥感数据源的行列,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在资源管理、农林矿业调查、环境监测等方面发现其独特的作用。
高光谱遥感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技术,主要由信息获取系统——“成像光谱仪”或“高光谱成像仪”和高光谱图像数据处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成像光谱仪的突出特点是:光谱分辨力高、空间分辨力高,波段数多,数据量大,因此高光谱图像数据包含的地物信息更加丰富,要充分发挥高光谱数据的潜能,必须深刻全面地了解要测量的地表物质的光谱特性及其与高光谱传感器的真实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并开发适合高光谱数据特点的严密、精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理论。
正是高光谱成像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和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实用化的进程,这两大支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是该技术的应用能否走向辉煌的保证。
1.高光谱遥感的原理
任何物质都会反射、吸收、透射和辐射电磁波,且不同的物体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反射或辐射特性是不同的,物质的这种对电磁波固有的波长特性叫光谱特性,是由物质本身包含的原子、分子与电磁波的关系决定的,因此分析物质的光谱曲线是识别物质的有效手段。
遥感成像光谱学所研究的波长范围包括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以及中-热红外波段,在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地表物质以反射太阳光能量为主,固体盐矿物质、水体、植被、冰雪、土壤等物质都有诊断性识别信息的特征谱,而在热红外区,地表物质以热辐射为主,其辐射光谱也可以作为矿物岩石等的物质识别的判据[ ]。
本文主要介绍反射光的高光谱图像。
反映物质差别的特征光谱的吸收峰或反射峰的宽度一般在5~50nm左右[ ],且越精细的物质分类需要越高的光谱分辨力,而传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源的光谱分辨力(几十到几百nm)显然无法满足需要,必须采用高光谱图像数据,例如图1为三条光谱曲线,分别属于健康叶面,病害叶面和松软土地,其中土地和叶面的光谱差别很大,利用多光谱数据就可以区分,而两种状况的叶面光谱差别比较小,只能利用光谱分辨力更高的数据才能区分。
目前国际上典型的高光谱成像仪,包括我国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高光谱成像仪的光谱分辨力都优于5-20nm,基本满足地物分类的要求。
图1 光谱曲线与相应的地物波长
反射率
大多数高光谱图像采用线列探测器或面阵探测器推帚成像方式产生,仪器多光机扫描或探测器本身形成空间的一维,空间的另一维靠飞机的飞行运动来形成,光谱维利用分光装置将光学系统汇聚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分散开来,投射到不同的探测单元上形成,也就是每次曝光对地面垂直于飞行方向的一行空间像元色散为几十到几百个窄波段后同时成像,随着飞行器的运动,实现飞行方向的扫描,如图2 所示。
空间采样
光谱采样
飞行方
图2 高光谱成像方式
1、引言
2、成像光谱技术的原理
3、典型成像光谱仪介绍:
机载成像光谱仪一栏表
1、HyMap (Australia)
2、OMIS
3、WHI
星载成像光谱仪一栏表
4、美国EO-1 Hypersion
5、MODIS
6、CMODIS
4、成像光谱技术的发展
1、从航空到航天
2、从定性探测到定量探测
3、定位技术
5、成像光谱仪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