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先倒一定量的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仰视刻度,得读数78.4毫升,倒去一部分液体后,再俯视刻度得读数63.5毫升,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是A .小于14.9毫升B .大于14.9毫升C .等于14.9毫升D .无法确定2.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 m 。
瓶底的面积为 S ,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 L ,然后倒出小半瓶液体(正立时近弯处), 如图所示,测出液面高度1L ,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2L 。
则液体的密度为( )A .()21-m S L LB .()12+m S L LC .()12+-L m S L LD .()12+-m S L L L 3.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4.8g/cm 3。
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 3,银的密度是10.5g/cm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B .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C .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D .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4.如图所示,A 、B 两个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中分别装满密度为1ρ和2ρ,的液体。
现将两个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实心铁球、铝球(ρρ>铁铝),分别浸没在A 、B 两杯液体中,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1ρ>2ρ,1m 一定大于2mB .若1ρ>2ρ,1m 一定小于2mC .若1ρ<2ρ,1m 可能大于2mD .若1ρ<2ρ,1m 一定小于2m5.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若在其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则剩余的部分,其质量、密度、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四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是A .质量、密度B .压力、压强C .密度、压强D .密度、压力6.学习完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简(满足实验需求)和水完成下列实验,其中能够完成的是(已知金、铜的密度)A .辨别金项链的真伪B .测定一卷铜导线的长度C .鉴定小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D .粗略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7.小贝利用铝块、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是小京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0V 、1V 、2V 、3V 分别是量筒中面所对应的示数。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 .10=V V V -蜡B .23=V V V -蜡C .1023=V V V V ρρ-⋅-蜡水D .2310=V V V V ρρ-⋅-蜡水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的密度是7.9×103kg/m 3,表示1m 3的铁的质量是7.9×103kg/m 3B .标准大气压下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所以一40℃的水银是固态的C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 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D .用焦距为20cm 的放大镜观察昆虫时,昆虫到放大镜的距离可以为22cm二、填空题9.小雪用一架天平和一只空瓶判断妈妈的项链是不是纯金的,她先测得空瓶的质量为0.1kg,装满水的总质量为0.5kg,再将质量为0.192kg的项链放进空瓶中再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0.682kg,则项链的体积为_____m3,密度为_____kg/m3。
10.如图甲所示的铅笔被细铜丝紧密排绕了21圈,由图可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__________mm(保留两位小数)。
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是_____mL。
11.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首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水的意思是:(1)倒入的水不能太少,至少可以_____被测物体;(2)倒入的水也不能太多,物体浸没后液面不能_____。
12.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
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____g/cm3,容器的质量是______g,100cm3该液体质量是______g。
13.在底面积为S的薄壁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0,如图所示:再将一金属球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为h1,最后将该金属球取出放入水中,空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待金属球沉底后测出水的深度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______。
14.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冰的密度。
小丽利用冰的密度(已知冰的密度为 ),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密度:选取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测量出雪的厚度为1h,然后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测量出脚印的深度为2h,她由此估算出积雪密度为_____。
三、实验题15.现要测量一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只有如下实验器材:溢水杯、小空桶、量筒和水,请你帮小明完善实验步骤:(1)将小空桶竖直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所示;(2)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V1;(3)将小烧杯中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所示;(4)___________,测出溢出水的体积V2。
(5)计算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_____(用ρ水、V1、V2表示)16.小陆同学在实验室测量酸奶的密度。
他准备了量筒(如图甲所示)和天平。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接着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______g。
然后,他打算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对测量影响较大;于是他找到了5m L针筒(如图乙所示),用针筒抽取V1=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7.5g;则酸奶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同组的小明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5mL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空隙”里面也充满了酸奶,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值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为了减小针筒尖端对测量的影响,他设计了另外一种测量方法:将此时抽满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3,记下______,则酸奶密度表达式ρ酸奶=______。
(表达式用题中已知物理量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4)小明接着利用弹簧测力计、玻璃杯、金属(不吸水)、水、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操作测量酸奶的密度。
酸奶的密度是______g/cm3。
17.某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秤称它们的重力,数据如下表:液体的密度(g/cm3)0.8 1.0 1.2 1.4弹簧秤的示数(N) 1.4 1.6 1.8 2.0(1)分析此表,小红同学发现液体的密度与弹簧秤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_______。
A.B.C.(2)若小桶盛满某种密度未知的液体,弹簧秤的示数是2.3N,小红推算出了该液体的密度____g/cm3。
(3)小亮同学根据小红的发现,将实验时用的弹簧秤和小桶改装成了一个液体密度计,使用时只要在小桶内装满待测液体,就可从弹簧秤指针指示的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请你帮他在图中把液体密度计的零刻线和最大刻度线向右延长,并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________)(本题g取10N/kg)四、综合题18.如图甲所示,900多年前僧人怀丙打捞铁牛时,用大木棒把两艘船拴在一起,在船中装满沙子,再将绳索一端系在铁牛上,另一端系在大木棒上,当把沙子逐渐卸入河中时,铁牛逐渐被拉起来。
小聪同学利用一个大水槽和一个高为h 的圆柱形杯子、细线、四个完全相同的合金块和水模拟打捞铁牛的情景,操作过程如下:a.用合金块4模拟铁牛,用细线把它与杯子底部相连,将另外三个合金块放入杯中,稳定后杯子露出12h,如图乙所示。
b.将杯中合金块1投入水中,细线恰好被拉直(无拉力),稳定后杯子露出23 h。
c.再将杯中的合金块2投入水中,合金块4被拉起,稳定后杯子露出34 h。
(1)步骤a与步骤b中杯子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 a______F b。
(2)步骤b与c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大小关系:p b______p c。
(3)由a、b、c三步操作可得出ρ合金=______ρ水。
(4)小聪发现在进行步骤b 时有少量水溅入杯中,步骤c 中没有水溅入杯中,分析发现这样会导致测出的合金块密度比合金块的真实密度______。
19.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设计并进行了河水含沙量的研究。
第一阶段是理论分析:分别以ρ水、ρ沙、ρ泥水表示水、泥沙、泥沙水的密度,以x 表示每立方米泥沙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称作含沙量),导出了ρ泥水与ρ水、ρ沙、x 的关系式;然后作出了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随含沙量x 变化的图象。
第二阶段是实验验证:在一个量筒里放入一定量干燥的黄土,再倒入一定量的清水,计算出含沙量x ,并测出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接着再多次加入清水配制成不同密度的泥沙水,进行同样的计算和测量,由此得出ρ泥水与x 的多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作出了表示泥沙水的密度与含沙量关系的x ρ-泥水图象。
他们惊喜地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第三阶段是实际测量:在一次山洪冲刷地面时,他们采集了40L 的水样,称出其总质量为40.56kg 。
前已经测出干燥的泥沙的密度332.410kg /m ρ=⨯沙,于是求出了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1请你参与环保小组第一阶段的工作,导出ρ泥水与ρ水、ρ沙、x 的关系式。
然后根据关系式作出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随含沙量x 变化图象的草图。
()2请你参与环保小组第三阶段的计算工作,求出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20.为了测定西凤酒的密度,进行了以下的实验:(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_________后,发现指针静止时所指的位置如图(a )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才能使天平平衡;(2)天平调平衡后,在烧杯内倒入一部分酒,并将它放到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 并移动游码,待天平重新平衡后,右盘上的砝码与标尺上的游码所对的刻度如图( b)所示, 则烧杯与酒的总质量为_______g ;(3)用针筒从烧杯中抽出部分酒,如图(c)所示,针筒内酒的体积为______cm 3,然后再用天平测得烧杯与剩余酒的总质量为 15.8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