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本大纲适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中西结合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中西结合精神病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精神病学基本概念、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精神障碍的检査和诊断、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各种常见精神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和康复等。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精神疾病基础理论知识、举握精神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危重疾病的处理原则,通过理论、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基本上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后续课程有“行为医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儿童精神病学”、“神志病学”等。

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精神病学进展,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精神疾病的分类及诊断原则,举握精神疾病症状学及接触检査精神障碍患考的技能,重点第握脑器质性椿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及儿童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西医诊断、中医辩证分型方法和屮西医结合治疗预防措施。

目标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将来在综合医院、儿保、社区全科医学匸作中识别、筛査精神疾病的能力,并促进中医精神病学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概述:精神病学、梢神障碍、其他相关学科;2. 脑与精神活动:3.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4. 展望。

【目的要求】1. 掌握脑的结构,脑的神经化学,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2. 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生物学因素、中医的理论解释、心理和社会因素3. 了解精神障碍的定义与相关医学的联系及展望。

【难度与重点】1. 教学重点:精神障碍的概念2. 教学难点:精神病学病因学【参考学时】2学时第二章精神障碍症状学1. 感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注意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自知力的临床表现。

2.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3. 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综合征。

【目的要求】1. 节握感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注意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自知力的临床表现。

2. 熟悉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3. 了解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综合征。

【难度与重点】1. 教学重点:常见的精神症状。

2. 教学难点:精神病学中的齐种综合征【参考学时】2学时第三章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教学内容】1•讲解精神疾病病史采集过程、注意事项2. 详细讲解精神状况检查的基本过程3. 精神疾病的诊断思维,十字交叉诊断思路【目的要求】1. 掌握精神状况的检查和精神检查原则。

2. 熟悉躯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诊断过程、病历书写。

3. 了解病史采集及医忠关系。

【难度与重点】1•教学重点:精神疾病的诊断思维,十字交叉诊断思路2. 教学难点:精神状况检查的基本过程【参考学时】1学时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分类、诊断标准【教学内容】1•精神疾病的分类原则2. 几大诊断分类系统及其差别3. 楮神疾病的常见类别,介绍等级诊断原则【目的要求】1. 堂握国际常用精神障碍的分类和国内精神障碍的分类系统・2. 熟悉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及主要指标。

3. 了解精神障碍的分类特点及意义。

【难度与重点】1. 教学重点:精神疾病的常见类别,介绍等级诊断原则2. 教学难点:精神疾病的分类原则【参考学时】1学时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教学内容】1. 谗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原则2. 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诊断与中西结合治疗3. 其他常见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4.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与中西结合治疗原则【目的要求】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临床综A征熟悉痴呆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了解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急性、慢性)【难度与重点】1. 教学重点: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2. 教学难点:谄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鉴别【参考学时】2学时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教学内容】1. 精神活性物质及其相关概念2. 精神活性物资滥用的遗传、社会心理等因素3. 阿片类物质、中枢神经兴奋剂、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急性屮毒症状、戒断症状及慢性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中西结合治疗4. 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表现【目的要求】1. 掌握阿片类药物、酒精、镇静、催眠、抗焦虑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导致的精神障碍与依赖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2. 熟悉常见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

3. 了解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精神障碍的原因。

【难度与重点】1. 教学重点:阿片类物质、中枢神经兴奋剂、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急性中毒症状、戒断症状及慢性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中西结合治疗2. 教学难点:阿片类物质成瘾的机制【参考学时】1学时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教学内容】1.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特征2. 精神分裂症病因与发病机制3. 精神分裂症各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4. 妄想性障碍及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目的要求】1. 学:握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

2. 熟悉偏执性精神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 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难度与重点】1. 教学重点:精神分裂症各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2. 教学难点:精神分裂症病因与发病机制【参考学时】2学时第八章心境障碍【教学内容】1. 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与发病机制2. 抑郁症、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3. 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的中西结合治疗及心理治疗【目的要求】1. 学握躁狂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

2. 熟悉心境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了解心境障碍的概念及其危险因素。

【难度与重点】1•教学重点:抑郁症、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2. 教学难点:心境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参考学时】2学时第九章神经症性障碍【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易患因素及人格基础2. 讲解神经症的概念及共同特点3. 介绍神经症的分类及临床表现4. 诊断:[CD_]0 诊断标准.5•鉴别诊断:器质性精神病71青神病性障碍和心境障碍, 人格障碍,应激相关障碍。

6•治疗:心理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目的要求】1 •掌握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恐惧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屮西医结合治疗。

2 •熟悉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3・了解哪些内科疾病容易出现神经症样症状。

【难度与重点】1 •教学重点: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恐惧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2•教学难点: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参考学时】2学时第十章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教学内容】1 •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2•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目的要求】1 •掌握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熟悉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中西结合治疗。

口山3・了解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

【难度与重点】1・教学重点: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教学难点: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参考学时】1学时第十一章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教学内容】1. 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2. 饮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3. 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目的要求】1. 学握神经性灰食、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中西结合治疗。

2. 熟悉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3. 了解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难度与重点】1. 教学重点: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的诊断2. 教学难点:神经性灰食和神经性贪食的病因【参考学时】0. 5学时第十二章应激相关障碍1. 应激相关障碍概述2. 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目的要求】1. 学:握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2. 熟悉人类的认知水平对应急性障碍产生什么作用。

3. 了解哪些中介机制参与了应激反应。

【难度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2. 教学难点:应激相关障碍的病因【参考学时】0. 5学时第十三章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教学内容】1.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的基本概念,病因,2. 常见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3. 诊断: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诊断标准.4. 治疗与预后:1药物治疗2心理治疗【目的要求】1. 字握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2. 熟悉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

3. 了解人格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难度与重点】1•教学重点:各型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2.教学难点:人格障碍的病因【参考学时】1学时第十四章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自学)第十五章会诊-联络精神病学与精神病学急诊(自学)第十六章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教学内容】1.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概念及临床特点;2.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诊断要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

3.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目的要求】1. 学:握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多动症、注意缺陷、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2. 熟悉品行障碍、儿童少年期的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3. 了解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

【难度与重点】1. 教学重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多动症、注意缺陷、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2. 教学难点:多动症与儿童孤独症的鉴别诊断【参考学时】2学时第十七章躯体治疗【教学内容】1.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物及电抽搐的临床应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2. 抗精神药物分类、作用机制。

3. 抗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目的要求】1. 学握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物及电抽搐的临床应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常用治疗精神疾病的中药及方剂。

2. 熟悉抗精神药物分类、作用机制。

3. 了解抗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难度与重点】1•教学重点: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物及电抽搐的临床应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2.教学难点: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参考学时】1学时第十八章心理治疗【教学内容】1. 心理治疗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