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车间培训教材[1]
水平单向流
1.侧送(送风墙满 布高效过滤器) 2.侧送(高效空气 过滤器占送风墙 面积≥40%) 1.回风墙满布回 风口 2. 回风墙局部布 置回风口
非单向流
1.顶送 2.上侧墙送风
非单向流
1.顶送 2.上侧墙送风
非单向流
1.顶送 2.上侧墙送风
1.单侧墙下部布 置回风口 2. 走廊回风(走 廊内均布回风口 或端部集中回风)
9
非单方向流方式
适用洁净等级 1,000-100,000级
乱流式典型结构形式
10
2.层流式
层流式空气气流运动成一均匀直线形,空气过 滤器进入室内,并由高架地板或两侧隔墙板回 风,此型式适用于洁净室等级需求较高之环境 使用,一般其洁净室等级为Class 1~100。其 型式可分为二种: (1)水平层流式:水平式空气自过滤器单方向吹 出,由对边墙壁之回风系统回风,尘埃随风向 排出室外,一般在下流侧污染较严重。 优点:构造简单,运转后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要 求,稳定运转。 缺点:建造费用比乱流式高,室内空间不易扩 充。 (2)垂直层流式:空气由上往下吹,可得较高之 洁净度,在制程中或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尘埃可 快速排出室外而不会影响其它工作区域。 优点:管理容易,运转开始短时间内即可达稳 定状态,不易为作业状态或作业人员所影响。 缺点:构造费用较高,弹性运用空间困难,天 花板之吊架相当占空间,维修更换过滤器较麻 烦。
13
适用洁净等级 10-100000级并装
复合式典型结构形式
14
洁净室设计基础
气流组织型式及换气次数
空气洁净度 1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大于100000级
气流流型
气 主要 送风 流 方式 组 主要 回风 型 方式 织
垂直单向流
1.顶送(高效过滤 器占顶棚面积 ≥60%) 2.侧布高效过滤 器顶棚设阻尼层 送风 1.相对两侧墙下 部均布回风口 2.格棚地面回风
24
人的污染—发菌量:
1、人员产生的污染: (1)皮肤:人类通常每四天完成一次皮肤的完全脱换,人类每分钟脱落约1000片 皮肤(平均大小为30*60*3微米) (2)头发:人类的头发(直径约为50~100微米)一直在脱落。 (3)口水:包括钠、酶、盐、钾、氯化物及食品微粒。 (4)日常衣物:微粒、纤维、硅土、纤维素、各种化学品和细菌。 (5)人类静止和坐立每分钟将产生10000个大于0.3微米的微粒。 (6)人类在头部和躯干做动作时每分钟将产生1000000个大于0.3微米的微粒。 (7)人类以0.9m/s的速度行走时每分钟将产生5000000个大于0.3微米的微粒。 2、分析国外试验资料显示: (1) 无尘室内当工作人员穿无菌服时: 静止时的发菌量一般为10~300个/min.人 躯体一般活动时的发菌量为 150~1000个/min.人 快步行走时的发菌量为 900~2500个/min.人 (2) 咳嗽一次一般为 70~700个/ min.人 (3) 喷嚏一次一般为 4000~62000个/ min.人 (4) 穿平常衣服时发菌量 3300~62000个/ min.人 (5) 无口罩发菌量:有口罩发菌量 1:7~1:14 所以,洁净间的管理,关键是人员的管理,只有每位员工严格遵守洁净间管理规 定,才能真正发挥洁净间的作用,从而有效保证产线的正常运行,减少产品的人为不 良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25
6
感性认知
一般微粒粒径对比
0.3μm 微尘粒径
肉眼可视 (5μm)
人类头发 (15μm)
7
感性认知
一般自然界气体等级
外大气层
1,000
大气层 田园地带
100,000
10,000
街市区
1,000,000
工业地带
10,000,000
8
洁净室之分类(按形式)
1.乱流式
空气由空调箱经风管与洁净室内之空气 过滤器(HEPA)进入洁净室,并由洁净室 两侧隔间墙板或高架地板回风。气流非 直线型运动而呈不规则之乱流或涡流状 态。此型式适用于洁净室等级1,000100,000级。 优点:构造简单、系统建造成本低,洁 净室扩充比较容易 缺点:乱流造成的微尘粒子于室内空间 飘浮不易排出,易污染制程产品。另外 若系统停止运转再激活,欲需达到设定 要求之洁净度,往往须耗时相当长一段 时间。
23
洁净人员管理
发尘源及量:
1、产品及设施 无尘室内的发尘量,来自设备的可考虑通过局部排风排除,不流 入室内; 产品,材料等在运送过程中的发尘与人体发尘量相比,一般极小, 可忽略; 由于金属墙壁(彩钢夹心板)的应用来自建筑表面的发尘也很少, 一般占10%以下。 2、人 发尘主要来自人,占90%左右。在人的发尘量上,由于服装材料 和样式的改进,发尘绝对量也在不断减少。 A、材质:棉质发尘量最大,以下依次为的确良、去静电纯涤纶、 尼龙; B、样式:大挂式发尘量最大,上下分装型次之,全罩型最少; C、活动:动作时的发尘量一般达到静止时间3-7倍; D、清洗:用溶剂洗涤的发尘量降至用一般水清洗的五分之一。
21
洁净室管控手段
制定监测表
22
测试采样
1、方法 计数浓度法 2、仪器 光散射粒子计数器 3、采样点布置
a)采样点一般在离地面0.8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b)采样点多于点时,可以在离地面0.8m~1.5m高度的区域内分层布置
4、最小采样量
面积m2 〈10 ≥10~ 〈20 ≥20~〈40 ≥40~〈100 ≥100~〈200 ≥200~〈400 ≥400~〈1000 ≥1000 ~〈2000 2000 洁净度级别 1000 10 000 2~3 2 4 2 8 2 16 4 40 10 80 20 160 40 400 100 800 200 100 000 2 2 2 2 3 6 13 32 63
头发断面
15μm
肉眼可见 5μm
17
送风量及FFU数量计算
1.洁净室的新鲜送风量应取以下两项中的最大值:
a.补偿室内排风量和保证室内正压值所需空气量之和Q1; b.保证洁净室工作人员所需足够的新鲜空气量Q2(依据<洁 净厂房设计规范>每人每小时新风量不小于40m3);
Q=Max(Q1&Q2)或 Q=Max( Q1&Q2 )+ Q泄漏量 Q泄漏量=µA(ΔP)0.5 µ-泄漏系数,A-泄漏面积, ΔP-压差;
11FBiblioteka U垂直单方向流方式适用洁净等级 1-100级
层流式典型结构形式
12
3.复合式
混流方式
复合式为将乱流式及层流式予以复合或并用,可 提供局部超洁净之空气。 (1)洁净隧道(Clean Tunnel):以HEPA或ULPA过 滤器将制程区域或工作区域100%覆盖使洁净度 等级提高至10级以上,可节省安装运转费用。此 型式需将作业人员之工作区与产品和机器维修予 以隔离,以避免机器维修时影响了工作及品质。 洁净隧道另有二项优点:A.弹性扩充容易; B. 维修设备时可在维修区轻易执行。 (2)洁净管道(Clean Tube):将产品流程经过的自 动生产线包围并净化处理,将洁净度等级提至 100级以上。因产品和作业员及发尘环境相互隔 离,少量之送风即可得到良好之洁净度,可节省 能源,不需人工的自动化生产线为最适宜使用。 药品、食品业界及半导体业界均适用。 (3)并装局部洁净室(Clean Spot):将洁净室等级 10,000~100,000之乱流洁净室内之产品制程区的 洁净度等级提高为10~1000级以上。
式
1.单侧墙下部布 置回风口 2.走廊回风(走廊 内均布回风口或 端部集中回风) 3.顶部布置回风 口(有粉尘和有害 物质的洁净室除 外)
1.单侧墙下部布 置回风口 2.走廊回风(走廊 内均布回风口或 端部集中回风) 3.顶部布置回风 口(室内粉尘量大 和有害物质的洁 净室除外)
送 气流流经 风
室内断面 风速(m/s)
5
美国联邦标准(USA Federal Standard)209E(1992年)
1m3=35.3ft3。 对照我国标准及美国标准可以看出,我国的3级标准与美国的1级标 准相当。从而可以看出随着半导体行业从um量级向nm量级发展的过程 中,洁净室等级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目前半导体行业中普遍采用的均为千级(6级)或万级(7级), 只有局部区域的高自动化作业才要求百级(5级)甚至更高。
此外、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应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 1 气流速度降到最低限度。即使更换初效、中效空气过滤器后, 气流速度仍不能增大。 2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阻力达到初阻力的1.5~2 倍。 3 高效空气过滤器出现无法修补的渗漏。
19
温湿度控制
初 级 滤 网
預 冷 盘 管 預 热 盘 管 加 湿 器 截 水 器 冷 却 盘 管
四、洁净室人员管理
1、洁净室最主要的污染源 发尘源及量
人的污染--发菌量
2、洁净室人员管理规定
洁净室之定义
洁净室(Clean Room),也称为无尘室。 洁净室是指能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悬浮微粒、 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湿度、洁净度、压力、 气流速度及静电等影响生产之环境因素控制在某一设计需 求范围内,而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亦即不论外面空气条 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具有维持所设定的洁净度、温湿 度及压力等生产所需环境因素性能的特性。 因此,洁净室是保证诸如医药、半导体、太阳能电池 板等对环境要求较高之行业进行批量生产所必备之条件要
2.FFU数量=QS/QFFU额定风量,
QS=V*ACH (V-房间体积;ACH-换气次数.)
18
滤网的使用寿命
当过滤网达到额定容尘量的时候即需要更换. T=P/N1*10-3Qtη T-过滤器使用寿命;(d) P-过滤器容尘量;(g) N1-过滤器前空气含尘浓度;(mg/m3) Q-过滤器的风量;(m3/h) t- 过滤器一天的工作时间;(h) η- 计算过滤器的计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