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全生产月考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22道题,每题2分)
1、2016年是全国第 15 个“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月”的主题强化安全发展观,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2、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我国消防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4、安全生产“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5、施工中要严格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即: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6、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放过、事故人员责任人及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7、“四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8、现场带电电气设备、带电机械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连接线。
9、对安全生产事故隐瞒不报,晚报拖延不报的个人或单位,视情节,给予清退出场或经济处罚处理。
10、事故隐患泛指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11、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在红区域表示灭火器已经不能使用。
12、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必须使用干粉灭火器,严禁使用
水和泡沫灭火器。
13、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报警,任何单位、个人应当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14、安全色分类及含义:红色代表禁止、停止标准;蓝色代表指令标志黄色代表警戒标志;绿色代表提示标志。
15、安全生产五要素是: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16、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脱离低压电源主要有切断电源、割断电源、挑开电源线、拽开触电者和垫绝缘物等5种办法。
17、修理电器设备和移动电器设备时,要安全断电,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安全表示牌。
18、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驾驶车辆应注意交通标志、标线,保持安全行车距离,不强行超车,不疲劳驾驶,不酒后开车,不开故障车。
19、“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本原则。
20、对于蛇咬伤患者,为防止毒素扩散,应立即结扎、消毒和冲洗三步处理。
21、《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2、我国的第一个安全生产周活动是从 1991 年开始至2001年,于2002年开始将安全生产周活动改为安全生产月。
二、选择题(共23分,每题1分)
1、我国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月" 活动是从( C )开始的?
A.1989年B.1992年C.1991年D.1990年
2、我国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在每年的( B )份开展。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A )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 停止作业
B. 继续作业
C. 向上级汇报
D. 等待上级指令
4、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中,首先需要( C )。
A.安全带B.安全网C.合格的工作台D.安全监察人员
5、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应( C )。
A、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
B、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穿防滑鞋
C、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穿防滑鞋和紧口工作服。
6、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C )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7、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应站在?( A )
A.上风位B.下风位C.无一定位置
8、对总承包的施工项目,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 B )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A.总包
B.分包
C.监理
9、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 A )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A、从业人员
B、安全管理人员
C、特种作业人
10、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 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全部工程
B、辅助工程
C、主体工程
11、根据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 C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2、安全色中红色表示( A )
A.禁止
B.警告
C.提示
13、脚手板铺设必须双拼,两端伸出支撑点不得少于( A )
A.0.3米
B.0.5米
C.1米
14、未熄灭的烟头最高温度可达( C ),极易引燃物体,所以现场严禁随地丢弃未熄灭烟头,现场严禁吸烟。
A、100多度
B、900多度
C、850度
D、950度
15、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 A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 2m
B. 3m
C. 4m
16、《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 A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
17、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 C )责任。
A.领导
B.管理
C.直接
18、以下哪项作业不属于特种作业范围( C )
A.电工作业;B.焊工;C.木工作业
19、劳动法规定,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 A )。
A.健康检查B.职业卫生教育C.休息和休假
20、对于工作岗位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单位应该( B )。
A.不告诉作业人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B.如实告知作业人员
C.有选择地告知作业人员
21、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远离至少( C )以外。
A.10米 B.15米 C.20米
22、工人操作机械时。
要求穿着紧身适合的工作服,以防( B )。
A.着凉B.被机器转动部分缠绕C.被机器弄污
23生产经营单位的( B )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A 安全管理人员
B 主要负责人
C 班组长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
1、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
(对)
2、三不伤害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对)
3、施工过程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对)
4、室内发生火灾,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对)
5、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低于一定数值时,在短时间内,电压对人体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我们称这种电压为安全电压。
(对)
6、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系围巾以及留长发辫而又不将其放入工作帽内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
(对)
7、根据分析,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两方面。
( X )
8、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系围巾、打赤膊以及留长发辫而又
不将其放入工作帽内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
()
9、两人或两人以上在一处工作时,只要自己注意安全就可以了,其他人的事不要去管。
()
10、根据国家规定,安全色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其中黄色引人注目,主要用于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标志。
()
11、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上者为高压电,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下者为低压,对地电压低于40伏,则为安全电压。
我国通常采用36伏、24伏和12伏为安全电压。
()
12、电闸箱内可以放置水杯、手套等其它杂物。
()
13、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体以及在吊钩下通过和停留。
()
14、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绝缘可靠,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措施,并应戴好绝缘手套进行操作。
()
15、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有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
()
16、搬动风扇、照明灯和移动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
17、穿脚趾及脚跟外露的凉鞋、拖鞋,严禁进入作业场所。
()
18、可以站在旋转工件或可能飞出物体部位的正前方进行操作、检查、清扫设备。
()
19、运转的设备,不准跨越、横跨运转部位传递物件。
()
20、需要移动照明灯、电焊机等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时,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移动。
()
四、简答题(共两题)
1、《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参与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请简述安全生产的五项义务?(7分)
答:
2、请简述安全工作中的“安全三原则”具体内容?(6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