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之比较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之比较


曾经相似“富强”梦
知识巩固1 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相同点
背景 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史实)
目的 途径
都要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内容 性质
都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史实)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影响)
近代化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梦醒命运已不同
学以致用培能力
Hale Waihona Puke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 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 理由。(3分)
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 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3分。答具体内容也可。)
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认为是沙 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与此同时农民还可以赎买份地。(3分。答 具体内容也可。)
二、目标要求:
<一>、识记: 1、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2、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
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二一九
法令”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
1、知道从哪些角度对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 的异同点进行比较
2、能够将“改革的一般性规律认识”运用 到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之比较
知识巩固2 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不同点
★近代三大改革要解决的不同矛盾焦点?
俄国1861年改革: 农奴制影响了社会进步,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 日本明治维新: 幕府统治带来的落后,外族入侵激化的社会矛盾 中国戊戌变法: 甲午战败,半殖民地危机加深激化的社会矛盾
★同样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同样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样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什么俄日成功,中国失败?
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 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 当。
改革的启示:
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 潮流 ②改革要符合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 不急于求成 ④ 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 发展等。
③概括指出材料三中光绪帝的主要观点(3分),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主张:变法是人们的共识;变法遇到一定的阻力;主张向学习
西方。
意图:通过变法实现自强,巩固封建统治。
④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俄国
日本
中国
国际环 工业革命,资本

主义的进步潮流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阶段,瓜
列强侵略中国
分世界、资本输出
背 景
资本主 义发展 程度
受工业革命影响, 一些部门出现机 器生产
封建势 力的强

封建专制势力 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专制不强,幕 府成为众矢之的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但不充分,资产阶 级力量弱小
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准备
较充分
较充分
不够充分
改革者实力
有实权的亚历 山大二世
西南大名、中下级武 士,商人等实力强
资产阶级维新派, 没有实权的皇帝
措施有效性 有效可行
有效可行
空文,无法实施
群众基础
广泛
广泛
没有群众基础
以史为鉴谈规律
★改革的基本要素:
★从相同点: (1)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 (3)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 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 (4)过程:具有曲折性、艰难性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材料二
②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 明治维新时期哪些方面的改 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起 到什么作用?(2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某一场景
生活习俗西化,引进西方文明。(1分。如答倡导“文 明开化”也给分) 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促进了日本社 会的近代化。 (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给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正确认识军事强国俄罗斯和经济强国日本, 他们是我们榜样和超越的目标
2、我们今天正在进行新一轮改革,近代中日俄 改革对我们有何启示和借鉴。
教学内容:
导入:1904年,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 义战争,大家知道是那两个国家吗? (日本和沙皇俄国 ) 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 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 而清政府无力约束交战双方,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 我们知道中日俄在19世纪后半页都通过改革来实现 “富强”梦,但他们结果却不同。本节课我们对此加 以探讨。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堵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 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 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 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 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 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 之弊。”
★从不同点: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决定了改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从改革的结果:
对改革持肯定或否定评价的依据: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否推动了 社会历史的发展。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
要看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进步的改革也可能失败,这 就取决于改革与保守势力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 强弱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如戊戌变法。
备考复习系列二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四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之比较
白河县第二中学 祁 涛
一、期末考试考法:
1、选择题考法: 一般是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
治维新、戊戌变法内容三选二,从背 景、目的、内容、性质、影响等多角 度进行单一或对比考察;
难易度:简单题
2、材料题:通过材料(图片、文字)展示: 将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 变法进行二二比较或三者一起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