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强计算压轴题

压强计算压轴题

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液体压强类【考点说明】1.液体压强问题主要集中在柱形容器压强问题,非柱形容器压强问题也有,但是压轴题的可能较小。

2.液体压强问题涉及到深度、底面积、体积、质量、密度、重力、压力、浮力及液体压强等多个知识点,其中以压强为核心。

计算上既可以用p=ρgh,又可以用p=F/S,逻辑推理严密而灵活。

3.题目情景:相同容器不同液体的问题,不同容器相同液体问题,不同容器不同液体的问题。

4.解题思路:首先,确定公式的使用条件,基本公式p=F/S和p=ρgh在柱形容器情况下是通用的。

其次,压强变化量△p=p2– p1或△p=p1– p2的理解和运用。

压强变化量△p=△F/S须面积不变,△p=ρg△h则要保证密度是不变的。

(具体问题中运用)最后,常规的结论或方法要熟练掌握应用。

比如:h-a-S-V四者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m-G-F三者的变化趋势也是相同的;②液体质量的增加或减少效果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改变原有压强状况的;体积的增加或减少会改变压强状况;③画图对解题大有好处;④可以适时的反用公式,比如液体的用p=F/S,多用逆向思维和整体法处理问题。

【习题分析】一、相同容器的液体吸加问题练习1.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重2牛,底面积为0.01米2,容器高0.5米。

现在两个容器中分别倒入一定量的水和酒精,使得两容器中离底部0.3米处A、B两点的压强都为980帕,求:(1)A点离开液面的距离hA。

(2)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

(3)为使水和酒精对甲、乙两个容器底压强相等,小华和小芳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请判断,同学设计的方法可行,并求出该方法中的深度h。

(ρ酒精=0.8×103千克/米3)练习2.如图2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容器高50厘米,分别装有2×10-3米3的水和3.0×10-3米3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求:(1)水的质量。

(2)A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3)是否有可能存在某一深度h,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同时增大或减少同一深度h后,使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达到p水>p酒?若有可能请算出h的范围,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二、不同容器的液体吸加问题练习3.如图3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盛有质量均为2千克的水和酒精。

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乙的底面积为0.016米2。

求:(1)水的体积V。

(2)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F、压强p。

(3)为了使水和酒精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小明和小红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右表所示。

请判断,________同学的设计可行;并求该方法中所要求的体积V’。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练习4.如图4所示,薄壁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装有1.8千克的酒精和2千克的水。

甲的底面积为0.016米2,乙的底面积为0.01米2。

(已知ρ酒=0.8×103千克 / 米3)求:(1)水的体积V。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压强P。

(3)为了使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小明、小红、小华和小强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方法(无液体溢出),如表所示。

请判断,_________同学的设计可行;并求出该方法中所要求的质量或体积。

练习5.如图5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1)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试分析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

(2)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后,试分析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

(3)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试分析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三、固液综合问题练习6.重为10牛、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内盛0.18米深的水。

若在此容器内再放入一密度为0.5×103千克/米3,质量为0.5千克的塑料块,使水面上升0.02米(水未溢出)。

求:(1) 塑料块受到的重力;(2) 放入塑料块后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 现在小张和小李两位同学想计算塑料块静止在水面上时,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

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请判断:小张的计算过程是________,小李的计算过程是_______。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练习7.重力为2牛、底面积为1×10-2米2,高为0.13米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重力为11.76牛的水,现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容器中水的深度。

(3)现将一个质量为540克的铝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其中ρ铝=2.7×103千克/米3)【对应训练】1.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8kg的酒精(酒精=0.8×103kg/m3)。

求: (1) 酒精的体积V酒精;(2) 液面下0.1m处酒精产生的压强P酒精;(3)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2. 有一质量为0.12千克的圆柱体空玻璃瓶,按如图7所示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的底面积为2.94×103米2,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5千克,求:(1)玻璃瓶内水的体积。

(2)装满水后玻璃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在此空瓶中装入一些金属颗粒,测得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51千克。

若再在这个瓶中装满水,此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79千克,求金属颗粒的密度。

3. 如图8所示是一个一次性饮料杯,重力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内盛有重为3牛的水,水深为0.1米,容器内、外底面积均为2.0×10-3米2,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3)、若在杯中轻轻放入一块重为0.2牛的糖块,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化的范围。

5. 底面积分别为4×10-2米2和1×10-2米2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深度的酒精和水,如图10所示,通过测量得到甲容器内酒精的体积为2×10-2米3。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求:(1)甲容器内酒精的质量m。

(2)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p。

(3)某同学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去相同体积的液体后,剩余部分的液体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

6.如图1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金属容器A、B,每个容器质量为0.5千克,底面是边长为0.1米的正方形,高为60厘米,分别装有2千克的水和3.0×10-3米3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求:①水的体积。

②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③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立方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是否有可能使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达到p水>p酒?若有可能请算出金属立方体体积的可能值,若没有可能,通过计算说明理由.7. 如图12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

容器A中盛有0.1米高的水,容器B中盛有质量为1.6千克的酒精。

(ρ酒精=0.8×103千克/米3)①求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②求容器B中酒精的高度h酒精。

③若要是使容器A和B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可在容器______倒入金属细颗粒(选填“A”或“B”);求倒入金属细颗粒的体积V金属。

8. 如图13所示,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容器中盛有质量为2千克的水。

.求水的体积V。

②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③若在容器中抽出一定质量的水,使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小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抽出水的质量范围。

9. 如图14所示,已知薄壁圆柱形容器A、B的底面积分别为0.01米2和0.02米2 ,高均为0.12米,现分别盛有0.1米高的水和酒精。

求:⑴A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⑵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

(ρ酒=0.8×103千克/米3)⑶若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小明和小华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下表所示:○1判断,两位同学的设计是否可行,在()用“√”或“×”表示。

○2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方法,通过计算说明该方法是否可行。

10. 如图15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

(ρ酒精=0.8×103千克/米3)①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1.6 千克,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

②求乙容器中O.1米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③现有物体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在物体A、B和容器甲、乙中各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可使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最大且压强最大。

求该最大压力F最大和压强P最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