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岭南的贬官文化
三等(远小)
广东、广西、福建、梓州、利州、 夔州
2. 岭南贬官溯源
岭南第一个贬官是谁?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 殛鲧于羽山。”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2年),“发诸尝逋亡 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 海”。第二年,又“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 越地”。
3.为什么选择宋代?
(1)岭南在宋代贬官最为集中
远恶州军,南恩州、新州、循州、梅州、 高州、雷州、化州、宾州、容州、琼州、万 安军、昌化军、吉阳军 史弥远 “新恩” 英州 “人间生地狱” 昭州 “大法场”
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和宋代所处的多元政权并立 的外部环境有关。 宋代整个岭南地区的贬官,仅见于史籍者,即有 400多人次,湮没无考者,则更是不计其数。陈瓘 戏言:“岭南之人见逐客不问官高卑,皆呼为相公, 想是见相公常来也。”苏轼自岭南北返,至大庾岭, 也赋诗慨叹:“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 回?”
三 贬官的活动及其对岭南的影响
心似槁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 州惠州儋州。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 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
吾始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 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 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 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 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 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 此可以一笑。 平生万事足,所欠惟一死
唐代以后,岭南一跃成为最重要的流放地。 据统计,唐代仅贬流广东有史籍可考者,流人近300 人(次),左降官近200人,其中皇亲国戚37人(家),宰相 49人(次),还有一批高官名士等。
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唐代岭南贬官流人人数之多。武 则天长寿二年(693年),遣酷吏万国俊按察岭南 流人謀逆事,万国俊到了广州后,遍召流人,置 于别所,矫制赐自尽,流人一起号哭称冤不服。万 国俊于是派兵士将流人带到水边,以次加戮,三百 余人,一时并命。 尽管这里说的是流人,但想必也 包含了不少贬官。
哲宗亲政、绍述新法,章惇报复元祐党人。 “绍圣中,贬元祐人苏子瞻儋州,子由雷州,刘莘 老新州,皆戏取其字之偏旁也。时相之忍忮如此。” 而在贬谪刘安世时,“蒋之奇颖叔云:‘刘某平昔 人推命极好。’章惇子厚以笔于昭州上点之云: ‘刘某命好,且去昭州试命一巡。’” 元祐党贬官概况
(3)岭南的经济情况
唐宋时期,人口密度非常低,地广人稀。农业生产 , 粗放经营。即便相对发达的广州地区,耕作也“往 往卤莽,一犁之后,无复用力”。 宋时全国十八路,按行政级别可分成三等五个级别, 其中广南二路都为末等:
宋代路分等级表 等级 一等一级(重路) 一等二级 二等一级 二等二级 路分 河北、陕西、河东 成都府路 京东、京西、淮南 江东、江西、湖南、湖北、两浙
姜唐佐 苏轼:“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 破天荒。”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目长。
六榕寺 “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 秧马 方言 谢觉哉在儋县题诗云:“迁移流放说儋州, 方语分歧各有由。就中一种东坡话,千载诗人口 泽留。” 1961年,郭沫若:“先生请再听我言,我有一事 想高扳。汝与汝子苏斜川,二人住此仅四年。西 蜀之话至今传,何以致之请教宣。老人于是换欢 容,善哉汝问不汝蒙。父子食力耕自躬,我与农 民如兄弟。心同言语自相通,学我口舌习成风。 一人传十百千从,代代相传无始终。”
(2)宋代出现过数次大规模贬官岭南的事件
“异论相搅”。 有宋一代,党争十分激烈 太宗朝的卢(多逊)赵(普)之争;真宗朝的寇 (准)丁(谓)之争;仁宗朝的新政与反新政;英 宗朝的“濮议”;神宗朝的变法与反变法;哲宗朝 的更化与绍述;徽宗朝的建中与党禁 南宋在战火中重建,围绕着战与和也是斗争激烈, 再加上权臣相继把持朝政,顺其者飞黄腾达,逆其 者则远窜流亡。
中国古代岭南的 贬官文化
——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主讲人:张其凡 暨南大学教授
一 缘起
1.古代岭南的概况
(1)岭南的范围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两广和海南
(2)岭南的环境
气候炎热 “岭南天气卑陋,气蒸溽, 而海南尤 甚。秋夏之交,物无不腐坏者, 人非金石,其何以能久?” 瘴气 “予至之日,适又甚焉,素巾满郊 廛,丧鼓连昼夜,故老言数十年无有也。尝 于苍埃白雾中怪鸟正飞而堕,鸡豚狗彘正行 而颠仆,问之他人,则曰:‘发瘴然也。’”
(1)刺配
五刑——笞、杖、徒、流、死。
(2)编管羁管
编管和羁管都是将贬官遣送到远处并进行监督 管制和人身自由上的限制,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别, 羁管稍重,编管次之。
(3)安置
安置适用的主体主要是宰执、侍从官
(4)居住
居住是宋代惩罚贬官的最轻手段,惩罚中又含有 优容。
2.地域分布
远恶州军贬官人数相对要多一些 地理位置比较重要的府州军容纳贬官相对要 少 经济条件落后的州军贬官就多,相反,得到 较好开发的地区贬官就少 贬官在岭南的地理分布与当地文化发展程度 也有很大关系,文化越发达,贬官相对就少; 反之,则贬官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