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 《晋阳秋》的记载:诸葛亮去 世当天夜里,一颗赤色大星, 光亮有角,自东北向西南陨落, 坠入五丈原之蜀军营地。
目录
天文 地理
纪 年 纪 时
姓名字号
礼仪 制度
• 天文 • 地理 • 纪年 • 纪月 • 纪日 • 纪时 • 姓名字
号
• 礼仪 • 制度
二十八宿
天文
分 野 斗、牛、女、虚、危、室、壁
北方
玄武 七月流火
七宿
(奎、娄、
东方苍龙七宿
胃、昴、 西方白虎
角 、亢、
毕、觜、七宿
参)
南方 朱雀 七宿
氐、房、心、 尾、箕
井、鬼、柳、星、 张、翼、轸
“五纬”与“七政”
古人把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合起 来称为“五纬”。
“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
来称为“七政”或“七曜”。 中国古代有七曜日,西方与之对应
• 地支纪月法
• 孟仲季纪月法
孟冬寒气至, 一年分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称为 孟、仲北、季风。 何惨栗。
返回
纪• 年干支纪日法 纪• 时序数纪日法 之• 月相纪日法 纪日★★初初三一::朔朏
★十五:望 ★十六:既望 ★月末:晦
• 传统节日纪日法
• 特殊称谓纪日法
三是月五丁之未夜, 明月半墙。
传 元日--人日---
• 4.称谥号
姓名字号 例:周武王、范文正、靖节先生、缪丑
• 5.称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例:聊斋先生、饮冰室主人、杨诚斋
• 6.称籍贯 例:张曲江、柳河东、孟襄阳、王临川、康南海 • 7.称郡望 例:韩昌黎、苏赵郡
• 8.称官名
姓名字号 例: 贾太傅、王右军、刘宾客 杜工部、杜拾遗、王右丞 柳屯田、苏学士
• 郡(秦) • 国(汉) • 道(唐) • 路(宋) • 省(元) • 县(清)
返回
纪纪年年纪时之• 帝王纪年法 • 干支纪年法
• 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纪年年纪时•天之干干:支甲乙纪丙丁年戊法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
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 戌亥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
号
60年。
纪
年号长短和社会治乱大体成正比关系,康 乾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唐玄宗“开元” 年
年
号历28年,史称“开元盛世”。
法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皇帝频
繁更换年号,如,徽宗之崇宁、大观、政和、
重和、宣和。国号的更替也和皇帝的寿命、政
治改革等因素有关。
纪年 纪时 之 纪月
• 序数荒纪村月建法子月是,年夏五 独树老夫家。
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
【虚左】
礼仪制度6.成之人礼 礼仪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加冠的礼节。
【婚冠礼】婚礼、冠礼的合称。
《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 成婚,女子十五岁行笄礼后也可结 婚。
7.讳 称 礼仪制度之 礼仪 A.称钱:
赋、禄 、饷、孔方兄、铜臭等。
【稽首】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
君王时所用。后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 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 也都用此大礼。
【座次】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
礼礼仪仪制度即之贬官。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
面”,称臣叫做“北面”。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
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席次】一般筵席用八仙桌,桌朝大门,
夜时夜对间辰 应夜关达黄五五系昏三五五鼓 夜更峡更人。星鼓定河角夜影声半动悲摇鸡壮鸣。,平明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现代 时间
19-21 21-23 23-1 1-3点 3-5点
点
点
点
返回
姓名字号
春秋 秦
汉
姓氏 姓氏
姓
• 1.直称姓名
姓名字号 (1)自称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厌恶、轻视的人
制度
院试 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殿试
内容 科别
项目考场 学政巡回案临 京城和各省 京城贡院(礼 皇宫(宫殿)
9.称爵名
例: 武侯、谢康乐、魏郑公、王荆公
• 10.称官地
例: 刘豫州、孔北海、贾长沙
陶彭泽、骆临海 、柳柳州 岑嘉州、贾长江、韦苏州
• 11.谦称与敬称
姓名字号 (1)谦称 A.表谦逊的自称
寡君老身
愚、鄙、敝、卑、窃、拙、仆等。
抛砖引玉 B.古帝王的自谦 孤、寡、不谷等。
C.官吏的自谦
下官、末官、小吏、在下等。
例莫:逆庖之丁交、、师患襄难、之优交孟、竹马之交、
忘年交、忘形交、车笠交
• 14.称年龄 称呼 年龄 称呼 年龄
姓名字号
襁褓
未满周 岁婴儿
而立
30
初度
孩提 2~3岁 儿童
不惑
40
龆龀
齿龀 儿童
换牙
知命
50
幼学
总角 幼年 垂髫 儿童
花甲 60
耳顺
13~16
豆蔻 岁女子
耆
60
花甲重开
束发
15岁 男子
古稀 70
夜阑:
古诗文与纪时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暮春:
“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春: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三秋: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仰天色头纪相时向、鸣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
【长揖】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
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
表示敬意。
“子路拱而立。”——《论语·微
子》
【跪】《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
礼仪制度瓿之,因跪请秦王。” 礼仪 【坐】“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九拜】《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
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 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 曰肃拜。”
统 上元-社日---
节 寒食--端午---
日 伏日---七夕--
称 中秋---重阳--
谓 至日---腊日--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七 正月十五 农家祭祀祈年的日子春分 前后 清明前两天 五月初五 夏至三伏 农历七月七 八月十五 九月九 夏至日、冬至日合称 农历十二月初八 年末
纪年 纪时 之 纪时
D.读书人的自谦
小生、晚学、不才、不佞、不肖等。
E.称自己一方:
(2)敬称
家~ 舍~
陛下、殿下、麾下、节下、令尊、尊堂、 泰水、先考、先慈等。
• 12.称庙号
姓名字号 例:唐太宗、元世祖、清圣祖
• 13.特殊称谓
A.百姓: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
C.朋黎友庶:、苍生、黎元、氓等。 B贫.职贱业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交、
古稀双庆
及笄 15岁的女 子
耄耋
70~80 80~90
弱冠
20岁 男子
期颐 100返回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一) 礼仪
1.节日礼仪
2.家庭礼仪
(1)排 行 【伯(孟)仲叔季】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
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加“父” 或“甫”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 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礼仪制度之 礼仪 【牺牲】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用于祭祀的牛、羊、猪, 后也称鸡、鱼、猪。一指夏商周三
代所王用师牺牲北的总定称。中原日,
【太牢、少牢】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
祀用家少祭牢。无忘告乃翁。
【家祭】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 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 仪,相沿施行。
礼仪制度4.之朝拜礼仪
鲁迅《自嘲》:“运
天文
•
其他星宿
交华盖欲何求,未敢 翻身已碰头。”
★华盖
★月亮
银钩、玉钩、玉弓、
★文曲星
弓月、金轮、玉轮、
★太阳
金镜、玉镜、银兔、 玉兔、金蟾、银蟾、
蟾宫、桂月、桂轮、
东曦指初 桂宫、桂魄、广寒、
升的太阳。 清虚、望舒、嫦娥、
婵娟等。 返回
天文地•理山之 川关隘名
地理 ★江:长江 ★河:黄河 ★山:崤山(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 ) ★关:函谷关、潼关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礼仪制(度2之)婚 配 礼仪 【十二生肖】
【生辰八字】
举案齐眉
【六礼】 秦晋之好
1.纳采 2.问名 3.纳吉
4.納征 5.请期 6.亲迎
礼仪制度(之3)宗法 礼仪 【孝悌】
孝,对父母要孝顺、服从;
悌,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父母在,不远游。”——《论语》
“孝为百行之首。” ——《孝经》
3.祭祀礼仪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四渎 :长江、黄河、淮水、济水。
(江淮河济为四渎。——《尔雅》)
阴
我国古代常以“阴”“阳”构成地名,
阳 以“山”或“水”为坐标标识地名。在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取名“阳”;在
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取名为“阴”。如:
“洛阳”在洛河北面;
“辽阳”在辽水北面;
“江阴”在长江南面;
“淮阴”在淮河南面。
礼仪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
【朝聘】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 派大夫朝见为“小聘”;每隔三年派 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 见为“朝”。
【朝觐】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 见曰觐”。
5.宾主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