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州西湖公园水生植物景观营造Aquatic plants of Fuzhou West Lake Park Landscape闫晨1学号:3106495 年级专业:10级城市规划与设计班级:硕-城规10Yanchen1摘要/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不断深入,湿地、生态宜居环境的加快建设,水生植物的栽培与园林应用也日趋广泛,逐渐成为园林绿化的崭新主题。
本文介绍了水生植物的类型和景观作用,以福州西湖公园为案例,分析了其景观价值和生态意义,并且总结了目前福州市水生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水生植物的景观营造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水生植物福州西湖景观特性生态应用问题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urban landscap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etlan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vable, the cultivation of aquatic plants and garden applica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which has become a new them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ypes of aquatic plants and landscape effects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scenic value and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s an example of Fuzhou West Lake Park.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quatic plants in Fuzhou,and aquatic plants Landscape of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 Aquatic plants, Fuzhou West Lake Park, Landscape feature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Question.中图分类号:TU394文献标识码:A水生植物因其形态优美、色彩丰富、种类繁多,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中,它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水源,是现代园林造景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随着园林建设科学性和文化内涵的提高,为适应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型园林城市的目标,城市景观绿化受到政府及公众的重视,水生植物的应用已扩大到公园景观、湿地保护、盆栽观赏、河道美化、水体净化、小区绿化等多方面。
随着近几年来福州市园林建设的发展,水生植物在福州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福州西湖公园作为福州市中心最大的城市开放性公园,其水生植物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意义。
1 水生植物的类型与景观作用水生植物(Aquatic plants)泛指生长于水中或沼泽地的观赏植物,以大型的草本植物为主,通常按照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将其分为4类:挺水类(Emergent plant)、浮水类(浮叶类) (Loating-leaved plant)、漂浮类(Floating plant)和沉水类(Submerged plant)。
水生植物不仅可以美化水面,打破水面的宁静,增添水面的情趣,使水面景致生动活泼,还可充实水陆交接带。
在河岸密植的芦苇林、大片的香蒲、慈菇、水葱、浮萍,能使水景野趣盎然,给水岸线带来清新怡人的自然景观和四季分明的季相。
此外,水生植物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可以让游人观叶、赏花、品姿,映照在水中的倒影还能使整体植物景观虚实相生,令人浮想联翩。
2 福州西湖公园现状福州西湖公园是一个拥有17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典园林,亭台楼阁星罗棋布,名胜古迹掩映其中。
福州西湖公园总面积约40hm²,水域面积占2/3 以上,达30hm²。
公园古朴典雅,精巧玲珑,陆面绿树成荫,湖面波光粼粼,轻舟荡漾,湖心岛和北湖岛镶嵌其中,风光旖旎。
近年来,西湖公园几经扩大,集福州古典园林造园风格,利用自然山水形胜,并以乡土树种配置为主,讲究诗情画意,“小中见大”,使西湖景色愈见秀丽,遐迩闻名。
(图1)作者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收稿日期:2011-01-11福州西湖公园目前有挺水植物荷花、慈姑、旱伞草、千屈菜等十几种,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有睡莲、水禾、狐尾藻等几种。
近年来应用实践证明,传统的水生植物种类能够适应本地的生长环境,生长表现良好,已成为景观水体中水生植物造景的基础材料和主要种类。
其中尤以荷花、再力花、美人蕉、梭鱼草和睡莲等应用频率最高、分布最广。
1 福州西湖公园整体景观3 福州西湖公园水生植物景观特性 3.1 景观配置特点公园内借鉴传统水生植物的造景手法,依水域形式不同,将水生植物归纳为四种基本配置模式。
对于宽阔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注重远观、宏大和连续的景观效果,主要以量取胜;小面积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手法往往较为细腻,更注重水生植物的单株观赏价值,如姿态、色彩、株高等,适合细细品味;在河流等条带状水域中,水生植物配置则要求水生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体现节奏与韵律;而人工溪流的水体宽窄、深浅要求水生植物配置与之协调,植物体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往往起点缀作用。
3.2 景观文化内涵水生植物造景的文化内涵实质是中国古代儒家“比德”思想的一个反映。
通过水生植物的形象表现出与人的品德、情操相类似的特征,引起人们对大自然中的山川草木产生美感。
比如在周敦颐《爱莲说》中 “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都是对荷花自然属性的最好形容。
作者通过把荷花的自然属性与自己鄙薄世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联系起来,就是对比德思想的发挥和延伸。
在利用水生植物造景时,根据园林主题、文化内涵和大众的审美观来选择不同的水生植物种类,可以充分展现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园林水景具有较强的可观性、可赏性,进一步提升了游赏者的文化素养。
西湖公园“鉴湖慕鱼”景区内,岸边碧桃杜鹃迎春绽放, 水中锦鲤嬉啄落英悠游, 假山边虬劲的苍松、鲤池畔依依的垂柳、知鱼廊旁妖娆的石榴、寻芳榭外丹桂飘香, 粉墙前芭蕉摇曳, 漏窗外观音竹翠, 都营造出小巧精致而意境深远的植物景观,但画龙点睛的一处就是岸边的红荷映日,成片的荷花向外舒展地延伸,围合出了一片中心水面,锦鲤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尤为鲜活,与荷花相互映衬,把“慕鱼”这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
(图2)2 西湖公园“鉴湖慕鱼”景区3.3 景观意境美水生植物的美是一种自然美。
包括具体的形态美和抽象的意境美两种。
具体的形态美是对水生植物的外形、姿态、色彩的比喻。
如睡莲“仙姬出浴眼迷离,翠帐罗纬着睡衣”,王莲“硕叶凌波可荡船,万叶丛里号王莲”。
抽象的意境美是表现在大环境中的水生植物景观。
如荷花“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碧叶红花,映日连天,无限风光,尽在眼前。
公园内在不同的水域种植不同的水生植物,在岸边使用了大花萱草、千屈菜;在浅水区使用鸢尾;沉水植物选用了金鱼藻、,挺水植物选用了莲、菖蒲等。
此外,叶连天际的紫菱、花繁似锦的鸢尾、婀娜多姿的垂柳、浓郁苍翠的青竹等,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里,表现各自不同的意境。
亭牌坊亲水平台两边沿湖广植荷花3000m ²,夏天漫步在荷叶形的钉步上,轻风徐来,荷浪翻滚,荷香阵阵,令人心旷神怡。
在著名景点“桂斋”前的“荷亭晚唱”,池中荷叶青翠欲滴,粉红的荷花娇艳迷人,东望“仙桥柳色”,北眺“湖心春雨”,有“人行柳色花光里,身在荷香水影中”的园林意境。
(图3)3 桂斋景区荷塘景观3.4 景观色彩营造水景可以通过植物色彩组合,表达或热烈、或宁静、或开朗、或内敛各种情绪。
在进行水生植物配置时,应考虑不同植物叶色及花色的组合效果。
水生植物叶色丰富,如茭白黄绿、慈菇草绿、菖蒲亮绿、黄菖蒲粉绿、海寿花油绿、水葱深绿等,各种绿色之间巧妙搭配,可使水景大为增色。
环湖栈道一带应用了一些此类色彩进行搭配,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此外,利用水生植物丰富的花色进行合理搭配是很重要的。
黄色花的水生植物主要有荇菜、萍蓬草、黄菖蒲、黄花美人蕉、黄睡莲等;白色花的水生植物主要有慈菇、泽泻、水鬼蕉、白睡莲、王莲、姜花等;蓝紫色花的水生植物有凤眼莲、芡实、雨久花、海寿花等,紫红色花的水生植物有再力花、千屈菜等;红色或淡红色花的水生植物主要有花蔺、水廖、红睡莲等。
蓝色与白色、粉红色与白色、黄色与白色都是极佳的组合方式,尽显雅致宁静。
萍蓬草是很好的浮叶植物,黄色的花朵绽放于水面之上,星星点点,十分动人。
(图4)4 园内水生植物的缤纷色彩3.5 景观生态功能大多数水生植物都具有良好的水质生态净化功能,它们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它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
睡莲的根能把水中的微粒过滤,根周围的菌类可以分解水中有机质,包括苯酚等有毒物质;其植株可吸收无机污染物,包括铅、汞等有毒重金属,还可去除水中的N、P 及降低水体的浊度和pH 值,从而使污染严重的水质得到净化。
另外浮萍科植物生长速度快,吸收氮磷能力强。
黑藻对污水中的Cu 有一定净化能力。
水菖蒲、马蹄莲对COD(化学需氧量) 、TN(总氮) 、TP(总磷) 的去除率较高。
香蒲的生长对N、P有吸收作用,特别是其营养生长旺盛时期效果更加明显。
香蒲还有利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对重金属污染的去除效果很明显。
近年来兴起人工湿地景观,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体现。
人工湿地景观已成为城市中极富自然情趣的园林景观。
西湖公园水生植物的种植目前主要采取自然式种植和容器种植等,与周围环境景观协调一致,建植效果良好。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虽然西湖公园种了些水生植物,但与湖面相对较大比,品种多样性仍显不足且配置单调。
目前,仅局限在荷花、黄菖蒲、千屈菜、睡莲等常用的十几种范围内,量也很少,造成多数水生植物景观雷同现象。
因此,进一步提高水生植物应用的物种多样性,尤其要积极推广应用适应强的野生水生植物资源(如芦苇、水葱等)。
在水生植物配置上,已采用平面上的自由式灵活布局,注重植物群落边缘线的曲折多变,但由于缺乏与高大的湿生乔灌木的搭配种植,水际的立面景观效果较差。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种植适宜水湿环境的乔灌木,以丰富立面效果, 尤其是当冬季大部分水生植物枯萎以后,更需要有高大的湿生乔灌木丰富水岸边际的景观。
此外,对于水生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普遍认识不足,冬季景观较差,往往水面一览无余,或枯枝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