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实训课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12-8-6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4期作者:王彩霞[导读] 实训课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当重要,它是保证实训质量和完成实训任务的前提。
王彩霞北京金隅科技学校信息系 102403
摘要实训课,顾名思义就是实习训练课,或者叫实践操作课,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同于文化理论课教学,也不同于企业那样组织生产,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原则。
实习实训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就业或就业以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实习实训课教学实效性,就是我们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必须考虑并且迫切解决的问题。
笔者结合这两年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课的实际教学,对如何提高实训课的实效性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训前准备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教学评价
一、充分的准备,是保证实训实效性的前提
实训课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当重要,它是保证实训质量和完成实训任务的前提。
实训教师要拿出多于实训课2至3倍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各项准备。
首先,从物质上,要准备好场地及所需教具等。
比如,我们为了保证《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课的顺利开展,从设备上做到了充足的准备,除了有宽敞明亮的实训中心及工具外,我们还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型号及不同作用的计算机。
其中,一部分是用来用于学生初始练习,让学生在这部分计算机上能熟练掌握硬件的安装。
第二部分是能通过自检的计算机,学生只有在通过在第一部分计算机练习的基础上,才能用这部分计算机进一步练习硬件组装,学生在安装完成后,计算机能通过开机自检,如
不能通过开机自检,则要学生分析原因,并解决计算机故障。
第三部分是用来分区格
式化、软件安装、维护及互动学习。
其次,根据实训教学大纲及实训要求达到的目标,强调以人为本,根据学生专
业的特点和需求,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粗到细、由慢到快的原则,精心设计
实训内容及教学环节。
在内容上主要选择生产、生活中实用的案例展开讲解,使职业
技能与常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特点,分为四个任务,按8
个阶段进行。
第1个阶段为实训动员,用于布置和了解实训任务、要求与时间安排;
第2阶段为认识部件,用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功能部件的功能、性能参数和主
流产品;第3阶段为配置与选购,用于认识部件的基础上,通过调研,确定实训中需
要装配的计算机配置;第4阶段为动手组装硬件,用于指导学生完成硬件的组装任务;第5阶段为动手安装软件,用于指导学生完成软件的各种设置与安装任务;第6阶段
为测试系统性能,用于对组装完成的计算机进行性能测试与调整;第7阶段为系统安
全与维护,用于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安全维护的基本方法;第8阶段为实训总结,用于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总结与考评。
再次,要备好课。
备写实训教案力求从各个方面入手,即要扣紧实训内容,又
要突出讲解重点、难点;既要考虑训练过程中学生的理论基础,又要预测学生技能掌
握情况及容易出现的错误;既要考虑教师怎样示范、怎样指导,更要突出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操作。
教师对实训内容,特别是操作方法要熟练,做到胸有成竹。
凡是要求
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应按要求提前操作几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提高驾驭实训课的能力。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实训实效性的关键
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
子舍是则无以学。
”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密不可分。
所以教师
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实习实训实效性的关键。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
训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方法,采用“教”“训”合一、模拟
工厂、小组抢答、网上模拟攒机、小组竞赛等手段,将学生置身于动态的学习环境中。
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让学生“真刀实枪”的演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另外,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
根据不同的实
训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硬件安装、CMOS设置及分
区格式化时充分利用实拍的照片、画面、视频等手段,展示操作过程,化不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我们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实训形式,通过四天半的实习,学生们普遍感到都非
常有收获,比如:
三、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实训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学生在课堂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巩固,乃至智慧的迸发,都需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融洽的气氛心境下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
1.设置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该是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那么,如何
来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之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力,从而引导学生自主
地创新性的学习呢?那就是——音乐。
在实际的实训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爱听音乐的
特点,在上课前用“音乐”召唤我的学生,他们会迅速回到课堂,在实训过程中我用“音乐”来鼓励奖励我的学生,他们会更积极主动、高效率的完成实操任务,在下课
结束时,我又用音乐送走我的学生。
2.投入情感,激活课堂气氛
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
从学生的情感领域入手,诱发学
生学习的内在动因,促使他们能以最佳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中去,从而实现情感侧面上
的“乐学”,认知侧面上的“会学”,能力侧面上的“善学”,开辟一条既能减轻学
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
感连接起来,使老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
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老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
实施情感教学,以老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
比如,在讲硬
盘工作原理及使用时,内容本身枯燥抽象,于是我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块硬盘
给我的教训”讲给学生听,同时我也将教学内容贯穿到了整个故事当中,学生被我的
故事吸引,当故事结束后,我问他们我该怎么办?学生的回答让我欣喜,因为教学目
的达到了。
在我情感的渲染下,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形成了,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积极暗示,提高学习效率
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迅
速影响的过程。
对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
暗示,是运用手段,激
发个人的潜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在教学中,微妙的暗示对学生不付诸压力,但
使学生受到的影响是积极的。
例如:在故障机排除时,学生很容易放弃,记得材料02班王旭同学所在的组当不能点亮机子时,我只是竖起大拇指并拍了一下她们俩的后背。
经过反复调试,她们兴奋的跳起来,“老师我点亮了”。
记得我在实训中发现几位同
学的实训台很乱,我走过去亲手把其中一个学生的实训台整理干净,并将掉在地下的
螺丝钉捡起。
这种行为提醒了其他同学,从那以后每当我下课的音乐响起时,每位同
学在离开实训室之间都要将实训台整理干净,偶尔忘记了看到的同学也会主动去整理
一下。
实践证明,合理、适当、适时、巧妙地运用表情、手势、言语和其它暗号来表
达的暗示法,可使师生之间产生默契,使学生处于最佳思维和超强记忆准确状态,从
而达到激发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完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
完善实训教学评价方法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的重要措施,
也是提高实训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公开、公平、公正的对学生进行考核评比,不
但可以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实训情况,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实训的教学质量。
从另一方
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公正无私的态度。
通过过程的检验和最终的评比,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那里,差距有多少,自己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使下次的实
训或以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专心、细心,从而培养他们一个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工作态度,同时也灌输给他们一个合作的意识和竞争的精神。
在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中,考核的
不仅是结果,而且要把过程列入主要考核对象。
过程的考核涉及多方面,比如:日常
行为是否符合行为规范;操作过程是否符合具体操作流程、课堂任务完成的质量和速度、小组协作能力如何等。
考核形式随着考核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采取笔试、动手
实操、综合分析和现场解决问题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建立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课堂任务与课堂表现相结合等开放式、多元化考核
评价制度,引导学生重视实训教学,提高实训质量,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
五、结束语
通过实践证明,训前充分的准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轻松良好的课堂气氛
及完善的评价方法,大大提高了实训课教学实效性。
营造一个愉快的实训氛围,使学
生能快乐学习,体会实训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确实让这门课程变成大家想学
又愿意学的一门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较好,收效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