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为0称硅酸盐水泥Ⅰ型,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不超过5%称硅酸盐水泥Ⅱ型。
2.安定性:硬化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3.熟料粉化:熟料冷却速度慢,在小于5000C时β-C2S会转变γ-C2S,发生体积膨胀,使熟料颗粒膨胀成细粉。
4.熟料的SM:表示熟料中的SiO2与Ai2O3和Fe2O3之比。
5. 烧结范围:烧结所需最少液相量的温度与开始结大块时的温度之差。
7.理论热耗:烧制1Kg熟料,无任何物料和热量损失所需的热量。
8.废品:凡水泥的安定性,初凝结时间,MgO,SO3任一项不合格。
9.抗渗性:抵抗有害介质渗透的能力。
10.不合格品:除初凝时间,安定性,SO3,MgO不合格外,其它指标任一项不合格。
11.火山灰质混合材:以Si2O、Ai2O3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原料,磨成细粉和水后不硬化但与气性石灰加水混合后,能在空气中硬化和水中继续硬化。
12.熟料的KH:生成C3S,C2S需CaO与理上全部SiO2生成C3S需CaO之比。
13.化学减缩:硬化中总体积减少。
14. 急凝:纯熟料磨细拌水,很快出现不可逆的固化,同时放出大量水化热。
15.抗冻性:抵抗冻融循环的能力。
16.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7.游离氧化钙:未与酸性氧化物化合的CaO。
18.硅酸盐水泥熟料:由适当成份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
19.石灰质原料:凡以CaCO3为主要成份的原料,统称石灰质原料。
20.原料预均化:在存取料的过程中,采取特殊堆取料方式,使成分波动减小的过程。
21.碱——集料反应:水泥中的碱(NaO,K2O)与砼集料中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碱硅酸盐膨胀。
导致砼开裂。
23.水化程度:一定时间内,已水化的量与完全水化之比。
24.假凝:水泥加水后几分钟内即出现的固化。
发热量不大,经剧烈搅拌,水泥浆又可恢复塑性,并达到正常凝结。
对强度无影响,但影响施工。
25.熟料热耗:等于理论热耗+损失的热耗。
二、判断正误(正确:填A,错误:填B,每题1分)2.急冷对提高熟料质量有好处,所以应延长熟料在冷却带的时间。
( B )3.烧成温度偏低,可能会使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增多。
( A )4.入窑生料分解率越高越好。
( B )5.影响矿渣活性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和玻璃体的含量。
( A )6.铝率越大,窑内液相的粘度越小。
( B )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
( B )8.石膏是缓凝剂,石膏的掺量越多,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
( B )9.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合格,则该水泥为不合格水泥。
( B )10.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
( B )11 .强度等级为的水泥,表示其28d抗折强度的最小值为。
( B )12. 熟料的冷却以急冷为好。
( A )13.水泥中掺的混合材料越多,其早期强度越高。
( B )14.熟料的热耗表示生产1kg熟料所消耗的热量。
( A )15.熟料KH值越高,一般熟料强度较高,所以实际生产中KH越高越好。
( B )17.熟料率值要稳定,KH控制波动范围为±0.015,合格率不得低于80%。
( A )19.加强磨内通风,可将磨内微粉及时排出,减少过粉磨现象,粉磨效率提高。
( A )21.生产早强型硅酸盐水泥,希望C3S和C3A含量多些。
( A )22.水泥中的C3A和C4AF的作用是促进C3S形成。
( B )23.熟料在煅烧中由于慢冷造成C3S分解出f-CaO。
( A )24.熟料中的SO3较多会导致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
( B )25.熟料的SM的作用是控制C3S与C2S的相对含量。
( B )26.熟料的IM越高C3A越多,液相粘度越高。
( A )27.生产水泥的粘土质原料,主要为熟料提供SiO2,其次提供Al2O3和少量Fe2O3。
( A )28.石灰质原料为熟料提供CaO,所以CaO含量越高好。
( B )29.生产熟料的原料可用,白云石,粘土,铁粉。
( B )30.原料预均化可保证原料成份均匀。
( B )石灰石和15kg粘土及5kg铁粉,能生产100kg熟料。
( B )32.用无灰份燃料生产熟料,灼烧生料+煤灰=熟料。
( B )33.熟料的烧结温度范围等于1300-1450℃-1300℃。
( A )34.熟料在煅烧中的固相反应是吸热反应。
( B )35.熟料冷却速度慢,C2S易粉化出f-CaO 。
( B )36.熟料的KH的作用是控制C3S与C2S的相对含量。
( A )37. 水泥的组成材料包括熟料和石灰石或矿渣和石膏。
( B )38.由生料烧至1300-1450-1300℃,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称酸盐水泥熟料。
( B )39. 通用水泥中掺加石膏的作用是改善性能,调节强度等级,提高产量。
(B )40. 导致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熟料中的fCaO、MgO、SO3 。
( B )41 GB175-99规定水泥安定性试验合格,中的MgO可放宽到6% 。
( B )42.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CaO含量在62-65%。
( B )43.生产低热水泥,选择C3S,C4AF和C3A应多一些。
( B )44.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S的含量一般在50%左右。
( A )45.回转窑内煅烧熟料所需时间大约为10-20分钟。
( B )46.煅烧熟料时,排风机的主要作用是加速烧结反应。
( B )47.用天然气作燃料煅烧熟料,灼烧生料=熟料。
( A )48.生产水泥熟料,当粘土质原料的硅率大于,需加硅质校正原料。
( B )49. 密封好的散装水泥的存放期不超过3个月。
( A )50原料预均化的目的是降低原料成份的波动。
( A )51.矿渣水泥国标规定SO3≤3.5%。
( B )52.高铝水泥熟料磨细就是高铝水泥。
( A )53.水泥水化放出的水化热是有害的。
( B )54.国标规定:通用水泥的初凝时间都相同。
( A )55.提高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的措施之一是改善水泥的粉磨方式。
( A )56.慢冷矿渣的外观形态为块状。
( A )57.高铝水泥不得与硅酸盐水泥混合使用。
( A )58.高铝水泥耐高温性好。
( A )59.生料的TCaCO3的测定结果:实质上是指生料中的Cao和MgO。
( A )60.硅酸盐水泥开始是在含碱的Ca(OH)2和CaSo4溶液中进行的。
( B )61.火山灰水泥中,国标规定火山灰质混合材掺量小于40% 。
( B )62.影响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fCaO,方美石。
( B )64.回转窑可分五个煅烧区间,立窑只能分三个煅烧区间。
( B )65.灼烧生料是不含煤灰的熟料。
( A )66.粉磨系统可分为开路和闭路粉磨系统。
( A )=硅酸盐矿物为C2S, C3A, C4AF。
( B )68.水泥细度越细水泥强度越高。
( B )69.一般袋装水泥的存放期≤3个月。
( B )70.挂窑皮的目的在于延长耐火砖的寿命。
(A )在水泥硬化后才体积膨胀,造成建筑物破坏,所以在水泥原料中完全是有害无益的。
( B )73.一个正确的配料方案应满足①得到所需矿物的熟料②配成的生料与煅烧制度相适应。
( B)75.因闭路磨比开路磨粉磨效率高,所以开路磨改闭路磨可增产。
( A )76.影响水泥早期强度的矿物主要是C3S的含量。
( A )77.石膏的加入改变了熟料中熔剂矿物的水化过程及速度。
(A )78.回转窑的操作手段主要指风、煤、料、窑速的调节。
(A )79.一般袋装水泥存放期不宜超过3个月。
( A )80强度等级为的水泥,其28天抗压强度最低值为。
(A )81.铝率越大,窑内液相的粘度越小。
( B )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
( A )83.初凝时间不合格的水泥为不合格品。
(B )84.水泥是一种气硬性胶凝材料。
( B )85.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
( B )86.强度等级为的水泥,表示其28d抗折强度的最小值为。
( B )87.熟料的冷却以急冷为好。
( A )88.石膏的掺量越多,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
( B )89.硬化水泥浆体又称水泥石。
(A )90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为废品。
( A )91水泥中掺的混合材料越多,其早期强度越高。
( B )较高时,物料烧结范围变窄。
(B )93.熟料中fcao水化后,会使体积增加约1倍。
( A )94.窑内气流运动方法为强制通风。
( A )95.熟料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配料。
( B )96.物料在窑内均为吸热反应。
( B )三. 填空题(每题2分)1.袋装水泥的存放出期为(≤3月)。
2.提高水泥粉磨产质量最有效的措施是(降低入磨物料粒度)。
3.既能作为生产熟料的原料,又能作掺入水泥中混合材料有(石灰石,矿渣,粉煤灰等)。
4.确定硅酸盐水泥中的石膏掺量时首先应考虑(C3A的含量)。
5.熟料煅烧时液相粘度的大小与(IM )有关。
6.预分解窑的预热器系统的传热方式为(料气混合传热,料气分离传热)。
7.研究熟料矿物特性的目的是(了解矿物特性与水泥特性的关系,设计配料方案,开发新品种水泥)。
8.要得到熟料四种矿物,需要用(熟率值料)控制氧化之间的相对含量。
9.熟料中C3S的水化特性:(早强高,后强高,凝结正常)。
11.降低熟料中f-CaO 的主要措施有(原料选择,配料合理,生料细度均齐成份均匀, 锻烧正常)。
12.熟料SM在煅烧中的作用(控制液相量)。
13.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控制三个率值的范围可在(KH:, IM: )。
14.石灰质原料中的有害杂质(石英,燧石,白云石,不均匀夹杂的粘土)。
15.生料中卸提升循环磨系统中有(两个分离器,次粉磨,次烘干 )。
16.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入窑生料的细度要求(80um筛余:8-12%,200um筛余:<% )。
17.生料中R2O、cl-、SO3在煅烧中产生挥发与凝聚循环,会导致(预分解窑预热器系统结皮、堵塞,回转窑内分解带结硫碱圈,熟料质量降低)。
18.生产熟料、选择设计配料方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及等级,原燃料品质、工厂具体条件等)。
的分解过程包括(两个传热,两个扩散,一个化学反应)。
20.熟料热耗与熟料理论热耗的关系是(熟料热耗=熟料理论热耗+物料损失和热量损失的热量)。
-99规定:( P。
S )水泥中SO ≤4%……。
22.硅酸盐熟料的矿物有( C3S,C2S,C3A,C4AF ),其中硅酸盐矿物有(C3S,C2S ),溶剂矿物有( C3A,C4AF ) 。
23.通用水泥包括( ,, , , , , , )七种。